归一云思
主页海天散文天涯旅人
文章内容页

伤游三清山

  • 作者: 孟冰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7-11
  • 热度223
  •   下了外双溪索道,来到最近一处地图点,看游玩地图的指示,向西海岸游玩的方向在上山前就已被否定。于是我柱着木杖,向另一个方向,去上一段阶数很多的石阶。在许多向西海岸方向去的人流中,我一人在伤痛中,走上这样多而陡的台阶竟显得有几分孤独。回望,却见一孩童有些诧异的望着我。神情仿佛在说,伤成这样了,怎么还要上这么多的台阶。他看看地图,再望望我。似乎亦不解,为什么人流尽熙熙襄襄的走向西海岸,我去要孤独地上这一段石阶。

      前些天在游其它山时膝盖受了伤。旅伴本取消了几处爬山的计划,而在昨日游篁岭时,见我恢复的可以。遂决定今日来游三清山。几日来在伤痛中行走,我也摸索出在台阶上如何避免用伤腿发力的方法,上台阶时,好腿与木杖先上,再将伤腿放上。下台阶时,先将伤腿放下,好腿与木杖再下。在上这段台阶时,游伴打了电话,让我勿必攀到一线天,他们在哪里等我。

      而指示牌显示,这一段石阶之上,便是名为万寿宫的景点。只见地面用外长内短的木板组成八边形,很像没有阴阳鱼的八褂。想着会不会是行某种仪式的场所。这里一片寂静,便使我怀疑是不是一处不通别处的幽所。环顾周围,见到一处的山体被雕成神像,神像秃顶,须发皆长,道骨仙风,不知是老子还是寿星。虽然一副豁达,乐观神情,却是孤独地守着这一处寂寥偏避,等着少许来这里的游人。

      若是一处不通别处的幽所,我要去一线天岂不是走错路了?直到见到一人从栈道走来,才打消我的顾虑。我问了来人一线天如何走,来人导航把一线天导出,便是从这栈道走。只是牛背石的石阶非常陡峭,我凭着伤腿可能难以上去。我便从栈道走出如幽所一般的万寿宫,视线便开阔了起来。见到许多的山峦,在远处秀着他们的曲线,或巍峨,或秀美,重峦垒嶂,近浓远谈,仿佛无穷。

      前日游黄山,没有尽兴,一是因为那时我腿伤严重,坐不敢坐,站不敢站。二即是遇见雨雾天。我本想着,雨雾天或许黄山是另一番别样之美,会如诗中所写,水光滟潋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然黄山终不是西湖。黄山之美只于晴日方能淋漓尽致。雨雾天美景尽被遮掩。我下了锁道,因为腿伤,只到近一处观点便回转。而坚持登上山顶的游伴,则说满眼皆雾,只获满腹遗憾。

      而今日三清山的晴光大好的风景,仿佛还在对我们诉说着,前日登黄山,应该见到的美景。寒阴则收敛,晴暖则欢跃,原来风景也是如此。

      而上观音台时,我并不知道,观音台是否是去一线天的必经之路。在观音台上,见到这观景台背面的一处山石,形状宛若立着的观间。而周遭的山石,如聚于圣殿的几百罗汉。巍峨地从郁郁葱葱的松植中挺立而出,却仿佛被几百罗汉,簇拥着做为主角的观音。这般万寿朝宗般圣景,只有在观音台上才能全景观望,感受。

      虽然观音台不是去一线天的必经之路,但我想,趁现在尚有体力,多游些景点也好。尽量少留下些遗憾。因为腿伤,我走路以寸为步,在山中慢走。虽然山路并无岔口,我还是担心失路,为此问了多位路人。

      期间遇见一个年轻人,用专业的设备拍摄山中的松鼠,我靠近时,松鼠却想跑开,表现出野生小动物怕人的一面。然而年轻人却不怕松鼠会远逃,用食物吸引着它,仿佛是它的宠物。很少接触野生动物的我很是欣喜,也借机用手机这不专业的拍摄设备拍它的照片与视频。捕捉这大山中的蕴含生命的动态细节。松鼠仿佛舍不得年轻人,跑跑跳跳,却绝不远循。

      倘若说,山石与植被,是大山容貌静态的细节。流水与野生动物,便是动态的细节。亦是今日这晴光滟潋的日子,山中小动物亦是活跃,草长莺飞。与前日雨雾黄山的对比更是鲜明。

      之后又登上一处观景台,我是在明知这不是去游玩的必经之路而上去的,而这处观景台,专为欣赏知名的景点海狮吞月而有。台阶很陡,我仍然忍着腿疼攀上。带着伤游山,免不了会留下许多遗憾。我想趁这时体力尚足,多游览一些景点,尽量给这次游山留下少一些的遗憾。海狮吞月是一块宛如一只敦胖的动物,伸着粗脖,张口向天的异石。这石还有名为蒲牢鸣天。至于张口的样子,我觉得更象是鸣吼,不太象是在吞吃。

      或者更为适合的,是不把它想像成海狮或者蒲牢,就把它视为一只敦胖的动物。在山石上仰天鸣吼,表达着自己的情绪。使自己成为景区的看点。如虎啸山林,是向山中所有的动物说明自己的存在。

      在这观景台上,已远远地能望见牛背石。之前向其问路之人所说的,极陡的石阶,其实是一个高于一个的脚窝。自然比任何台阶都要陡。而且从这些脚窝上牛背石,伤腿必须要发力。由不得有伤在身的我生出踌蹰。心中暗暗打算,倘若上牛背石时伤腿受不了疼痛,今日的游程便到此为止,返身而归就是。

      望向高处,山向天间展示着它雄壮的轮廓。山石于巍峨之中,仿佛是大山健美的肌体。或峥嵘,或遒然,刻画着力量之美。而郁郁葱葱的植被,则象大山满怀的柔情。绿意浓浓,以松柏剧多。在这刚柔并济的山躯之中,一条人工建造的,长长栈道仿佛腰带,缠绕于这硕美的身躯。亦是风景的点缀。

      上牛背石。我以伤腿踩入第一个脚窝。双手抓住两侧锁链,好腿蹬向更高一个脚窝,伤腿的疼痛虽然加重,但觉得自己可以承受。便坚持下来,再以伤腿蹬向更高一个脚窝。一个脚窝一个脚窝地登上,于是攀上了牛背石。站在牛背石上,因为在伤痛之中,战胜一份困难,此时有一定小小的成就感。而自己的游程也将继续。而自己写下一首粗陋的七律,记录此时小小的成就感。

      山路难行多陟阶,以寸为步行路艰。
      宁忍膝伤谋远上,坚持残志为高攀。
      观音台上极眺远,牛背石前踌躇徊。
      伤游难免几多憾,也赏青山尽巍然。

      从牛背石另一侧下来。便攀到了刚才仰望的栈道。接着路牌的指示,向一线天的方向走去。对面来几位游人,一女子指着前方笑道:“看,那块石头多可爱,象抬着头的胖狗……”从这里看海狮吞月那块异石,会觉得它更象是在山石上闹腾的敦胖动物。而如果事先不知海狮吞月,蒲牢呜天的命名,远远看见的这块石。每个人心中应该都会不同的形象联想。

      对面走来的游人,应该是从西海岸上山,游至山顶,从这里取道下山。我带伤游山,可能很多景点不能到达。免不了留下遗憾。而游伴发来了很多风景照片,也算能部分弥补。游伴发了多张山石图片,无不是充满力感,峥嵘峻峭。据说三清山的得名,便是一处著名景点,山石宛如道教的三清祖师。我由其爱山石上,生长出松树的照片。石的峥嵘,与松的挺拨,共同烘托着力的主题。纵然只是幼苗细枝,也绝不柔弱,一幅守志坚贞的风骨。

      终于见到了一线天,然一线天引人入胜之处,是两壁夹持,天空如一线的景观,还是望不到尽头的石阶?望不到尽头的石阶,似乎自己就是气势逼人风景,而非只是让人在这里仰望头顶的一线蓝天。且这些石阶的陡度极大,似乎仅次于之前牛背石上的脚窝。对于有伤在身的人而言,这望之无穷的陡阶,便似是天阶一般。

      我深吸了一口气,便走上这些看似无尽的陡阶,右手拉着锁链,左手拄着木杖,右手能拉着锁链发力,当然是一份好,减轻未受伤的右腿的压力。而时间一长,右臂有些酸累。只好暂歇。\r\n上了许多的石阶,仍然望不到石阶的尽头。我想起自己写的散文《等》,那里写到:“远方出现梦想的轮廓,是你用多少年华等待而来?”表达对人生远方的向往。这一份向往,便决定了漫漫的征程。带着浓烈的相思,进行着遥远的跋涉。

      前方,依然望不到石阶的高处尽头。而向下回望,也已看不到台阶低处的起点。如我所想,游至这里,很多人只关注多少时间,能踏完长长的夺命陡阶,而忘了抬头,欣赏被两侧山体夹持的一线蓝天。而那才是美景。我自己亦未想起,向上向下拍照时,只想起拍令人生畏的无限陟阶。

      几乎付出了半条命的代价,终于来到一线天的石阶之顶。然我并未在这里见到游伴。也早已想到,毕竟我用这么长时间才到这里。当然可以给自己一个休息的理由。坐着石墩,听游客们各种聊,如有人说,一线天的介绍陡度有七十度,我看不七十度。相当于一口气上四十层楼等。也见到一些从山上下来的游客。一个小孩向下望了一眼一线天的石阶,生出惧怕,问他父亲,可不可以另走他路。

      这里并不是游玩的尽头,游伴打来电话,让我继续向上,到玉女开环,玉虚台等景点。看到指示牌的介绍,距离玉女开环有一百五十米,一百五十米,应该不是什么远距离,我于是又踏上石阶。

      而这以后,见到的植物便更为茂盛。石阶两侧尽为高过石栏的禾本植物。故而这里的几段石阶,便尽是丛中之阶。一线天是石中之阶,气势雄浑。而从中之阶,则是一片柔和。似置身草木之洋。

      上这丛这中之阶时,又两次见到松鼠从石栏外的木丛中窜到石阶之上,几分好奇,几分惊恐的样子,仿佛很想与人类接近。然而当游人走近它们,还是窜回草木之丛。

      我用一只手按着石栏,若在一线天,拉着锁链发力一样的,凭着石栏发力。减少未伤的右腿的压力。较长时间后,右臂亦会酸累。因为要借助石栏发力,我亦只能走在石阶的边缘,以寸为步。本想着一百五十米,应该不是太难的距离,却走了很长时间,未至目的景点。

      而在向前,望见三段长长的石阶之时,终于察觉到不妙。之前想,一百五十米,不会是难以战胜的距离,是以平地距离难度判断。却并非判断爬山的难度适用。爬山的一百五十米,恐是有相当难度的距离。这三段石阶,陡度与一线天不遑多让。自己又倾刻悟到,山越到高处,登山之阶应该会越陡,因为山势既是底宽而顶尖。

      其实这一路,很多时候,都想给自己一个理由,中止,折回。而衡量遇到的困难,还是觉得可以克服。所以这些理由终是没有充分过。只是之前我的思想有所松懈,对突然袭来的困难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三段首尾相顾的石阶,很是有些飞流而下的瀑布气势。仿佛这些石阶不是被人工凿出,而是石借着山势,从草木丛中泻而冲出。

      上这三段石阶,借着石栏发力,以寸为步。还是用了不少时间。则来到名“玉女开环”的景点。本以为,即名“玉女开环”,应该是形似少女一般的石。然这石从多个角度看,并看不出若是少女的形像。看了介绍方知,此石若年轻女性胸部,而有此名。然后再看这石,才看出端倪。而三清山真正若少女的景点是玉女峰,游伴拍了照片给我传来,仿佛长发美女。

      游伴打电话说,希望我能最终登到玉虚台。游伴发来玉虚台的照片,照片中玉虚台和万寿宫有些相似的地方,地面亦有外长内短的木板组成的,若没有阴阳鱼的八褂形状。象进行什么仪式的场所。他们的景尽是在哪里拍摄,若不登上肯定是莫大遗憾。我有些茫然地走了走。遇到有向上的石阶,不敢贸然登上。给游伴打电话,问此处与玉虚台距离,游伴说已经不远了,一百米。

      当然,这一百米,便使我想起之前,自己之前后知知觉的意识到,登山的一百五十米不能等闲视之。自己以寸为步,少不了要几个小时才能下山。弄不好赶不上下山的索道。恰在这时,景区广播告知,索道关闭的时间是五点半。自己以寸为步,少不了要几个小时才能下山。

      之前自己无论登什么山,都立志至山顶,如此才觉自己是胜利者。倘若不是腿伤,自己绝不需要在意索道的关闭时间,索道关闭,自己亦可步行下山。倘若不是索道的关闭时间,自己也完全可以用多些时间,去到玉女峰,玉虚台等处。若非腿伤,用这么长时间才到这里,也就不会没有时间再游他处。总是多重原因吧,免不了要留下几分遗憾。

      我选择了原路线下山,主要是担心失路,坐不上览车。也顾不上从其它路线下山,能欣赏到更多风景。下一线天时,为抓紧时间,我尝式用伤腿发力,在好腿下台阶时做支撑。不再以寸为步。尽量多坚持几步。原路下山的其它过程,也就不再多笔了。

      本文标题:伤游三清山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408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