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小说言情小说
文章内容页

错面人生(三)(短篇小说)全文完

  • 作者: 宋家园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7-15
  • 热度27
  •   五、"老蔫"

      当来到丙三号一看,是一个用砖头和土坯砌成的小平房,有两米来高,歪歪扭扭的,房盖是用小块油沾纸铺上的,用砖头压着。房前有个小院,也就五、六平方米大小,院里停着一辆小号的倒骑驴,像是"鳖三"的那辆车?难道是"鳖三"的家?

      院墙才一米来高,是用树条扎的,院里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堆着很多杂物,一看就知道是捡破烂的。相对来说,院门可挺大,可能是为了进出那辆倒骑驴,是对开的木门,用破铁皮钉的。

      "耗子"把破铁皮门摇得"哗哗"响,高声向屋里喊:"有人吗?"

      一会儿,房门开了,走出来一个人,正是"鳖三"!一脑袋乱糟糟赶粘的头发,一张发育异样的崎形脸,一身褶褶巴巴的衣服!

      "鳖三"见来了这么多人,有点发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忐忑地问:"你们找、找谁?"

      声音就像夹舌子,就是发育不良的声音。

      "耗子"说:"就找你,快把院门打开!"

      "鳖三"迟疑了一下,还是走过来,把院门打开了。

      院子太小,站不了那么多人,屋里看样子也没有多大的地方。

      "小诸葛"因此说:"还是让‘老蔫他们家人进院里去吧,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我们就不进去了。"

      老张当然也有外号,叫"老蔫",他媳妇没有来,他的弟弟两口子来了,就一起进了院子。

      "鳖三"见是他们,有些紧张,说话也有些结巴了,说:"是、是你们?!"

      本来"老蔫"是要好好说话的,可刚掏出来存折,还没有等说话,他弟弟就突然一下子抓住了"鳖三"的衣领,厉声吼道:"那几个存折呢?快交出来!"

      "鳖三”是真被吓着了!脸腾地红了,眼神也慌乱了,更结巴了,说:"你、你说什么?我、我听不明白?"

      "老蔫"赶紧把弟弟拽了回来,说:"你这是干什么?怎么能跟人家这么说话?"

      他弟弟说:"跟他这样的人还客气啥?我小舅子走后,他肯定是把火弄灭了,东西都拿到家里来了,不一定有几个存折呢?"

      他的媳妇也跟着这样嚷嚷!

      "老蔫"彻底来劲了,他很少来劲,对弟弟吼道:"哪有你这样的?事情还没有弄明白就动上手了,既使是人家寄的挂号信,也是有恩于我们,怎么?你要恩将仇报呀?咱妈有多少钱,你不知道呀?"

      我们在院外,也看不惯他弟弟的做法,也劝好好说,他弟弟两口子才不吱声了。

      "老蔫"拿着存折和挂号信皮,转而对"鳖三"说:"兄弟,对不住啊,咱俩是第一次见面,我们是那天办丧事那家的哥俩,今天来是要弄明白,这个存折是不是你寄给我们的?我们是来感谢的。"

      "鳖三"脑袋摇晃得像拨楞鼓,连连说:"不是,不是!"

      "老蔫"见状继续说:"你别害怕,我们不是来找你麻烦的,看得出来,你的生活也挺艰难,替别人家烧东西,挑能用的,偷偷地拿回来留自己用,虽然不太好,也是可以理解的,要不这存折怎么能剩下呢?所以说,我们不但不怪你,还要重重地感谢你呢……"

      可"鳖三"不等"老蔫"说完,又赶紧说:"不是我,不是我!"

      "老蔫"又掏出那张字条,问道:"这是不是你写的?别害怕,我们真的是来感谢你的,你绝对是个好人!"

      "鳖三"又连连地说:"不是,不是!"

      这时,"小诸葛"进去了,说:"破案得讲究证据,这两个物件的笔迹一模一样,让他写一个供词,如笔迹一样,不就清楚了吗?"

      遂拿过存折,面对"鳖三"厉声喝道:"这上面有多少钱?你取出来多少?"

      "鳖三"没加思索,立马说:"五万,我一点都没有动!"

      "小诸葛"听后,哈哈大笑!把"鳖三"抱了起来,抡了一圈,说:"小兄弟,对不住了,不这么诈你,你不说实话呀,我们真的是来感谢你的,你放心吧。"

      说完,把存折还给了"老蔫"。

      再看"鳖三",刚才被惊的两眼发毛,脸更红了,一脸的热汗,此刻,仍惊魂未定,什么话也说不出来!

      "老蔫"笑了,对"鳖三"说:"我妈也捡破烂,攒了几万块钱我们是知道的,但她突然去世了,存折不知道放哪儿了?我们把家里翻遍了也找不到,你帮烧的那些旧东西,我们也曾经翻过,也没有找到。但我们想,有人把存折寄给我们,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存折在你烧的那些旧东西里,你发现后,就寄给了我们,这说明你肯定是动了那些旧东西,可能挑一、二件能用的,拿回来自己用了。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好,死人的旧东西也有送人的,只要你不嫌弃就行,所以,我们不但不怪你,还要感谢你,你真是个好人。否则,你怕我们怪罪,干脆把存折撕了、扔了,受损失的不是我们家自己吗?"

      "小诸葛"接着说:"听明白没有?真的是来感谢你的,不过我问你,你是怎么发现存折的?

      "鳖三"这时真的听明白了,怕人家怪罪的担心没有了,回答说:"我这个损样你们也看到了,烧旧东西遇到什么能用的,确实有留下来的时候。在那天,刚点上火,你们跟去的那个人嫌乎有味,就立马走了,我早就看见有一件尼外套挺好,冬天我可以穿着挡风,就赶紧把它拽了出来,还好,它在里面还没有烧着。我回到家仔细地看了看,这件衣服还真不错,可能老人家平时也没怎么舍得穿,还挺新的。但我就这么穿有些担心,虽然我们住得离很远,也怕有一天被你们看见,就琢磨能不能改一改?怎么改呢?所以就翻过来、掉过去地看。在反复看的时候,无意中发现,兜里虽然没有什么东西,但怀里的兜里还有兜,里面稍微硬一些,像是有东西?原来这里兜里还有一个不易发现的小拉锁,打开之后就拿出了这个存折。"

      "老蔫"说:"你这个人很善良,不忍心不告诉我们,但又怕告诉我们后受到怪罪,就采取了用挂号信寄的办法,是不是?"

      "鳖三"不好意思地笑了,说:"是."

      "小诸葛"接着说:"你不但善良,还考虑得挺周全,你为了寄挂号信,特意去落实了一下地址,既使是这样,你也怕邮丢了,所以,无奈写下了你真实的寄信地址。这样,如万一寄信地址写得不对,存折也不能丢,还可以回到你的手上,你再想办法怎么送去,对不对?"

      "鳖三"又笑了,抬起头,望着"小诸葛",说:"你怎么知道?"

      "小诸葛"哈哈大笑,拍拍"鳖三"的脑袋,说:"我是神仙,什么事都知道!"

      "老蔫"问他弟弟说:"那天是谁跟去烧的东西?"

      他弟弟说:"是我小舅子。"

      "老蔫"又问:"给没给辛苦钱?"

      他弟弟媳妇说:"我让他给了十块钱."

      "老蔫"转问"鳖三":"给了吗?"

      "鳖三"说:"给了,给了二十元。"

      "老蔫"问:"怎么回事?"

      "鳖三:"说:"不好意思,那天确实先给了我十块钱,我说哪有赏十元钱的,最少也得赏二十元,他就又给了我十元钱。"

      "老蔫"说:"那也少。"

      又问"鳖三":"一般的辛苦钱,都给多少呢?"

      "鳖三"说:"赏多少钱的都有。"

      "老蔫"问:"有给一百、二百的吗?"

      "鳖三"说:"有。"

      "老蔫"点点头,他弟弟两口子可是脸不红不白的。

      "老蔫"又问"鳖三":"你为什么给我们写那个字条呢?"

      "鳖三"说:"你们认识的那个‘大磨盘,确实不是好东西,坑蒙拐骗还买好,东家被蒙在鼓里根本就不知道,还以为他是好人呢,我气不过,才写了那张字条。"

      "老蔫"说:“你跟‘大磨盘不对付吧?"

      "鳖三"想想后说:"是不对付,我们不是一路人。"

      "老蔫"问:"你们不是一个团队的吗?"

      "鳖三"说:"干这一行的,确实都有一伙人,真有合起伙来骗人的,可人家根本就不带我。"

      "老蔫"问:"怎么不带你呢?"

      "鳖三"说:"不是一路人呗,我不跟他们同流合污,像我这样的人,人家也看不上,给人家团队掉价呗。"

      "老蔫"问:"那怎么、怎么那天你还去了呢?"

      "鳖三"说:"我虽然不是他们团队的,但有机会挣俩钱还是要去的,咱凭的是辛苦,不像他靠骗。那天,本来他与‘大虾米都事先定好了,但‘大虾米’突然有事去不了了,她就给我打电话,我去属于临时救场。"

      "‘大虾米’是谁?"老蔫”问。

      "鳖三"说:"‘大虾米是个女的,大高个,勾勾眼,水蛇腰,‘大磨盘可得意了,人家可是配套,逢丧事是成双成对地出面,如在烧活前,‘大磨盘就先让东家出一百、二百的,不像我去了,人家根本就不管,有时还让她做供菜、做纸活,钱搂老了!"

      "老蔫"点点头,说:"我明白了,谢谢你,墓地的事我们也去问了,确实是像你说的那样,卖我们一万,说看他的面子便宜了二千,其实是花六千买的废穴,他挣了四千。"

      "鳖三"说:"什么浑账东西,还跟你们认识呢!"

      小诸葛问:“你是最后那天才去的,你怎么知道‘大磨盘’跟我们认识?你怎么知道他的外号叫‘大磨盘’?”

      “鳖三”说:“我本来不知道,可跟我烧活的那个人,坐在我的车上跟我讲了一道,我才知道了是怎么回事,他干的都是骗人的事儿,你们还当他是好人在帮忙呢!”

      "小诸葛"也说:"你跟‘大磨盘应该有过节吧?"

      "鳖三"又想想后说:"是有过节。"

      "小诸葛"问:"什么过节?"

      "鳖三"说:"那过节可多了。"

      "小诸葛"说:"说说看。"

      "鳖三"说:"说也说不过来,只说一个例子吧。有一次净宅,他装神弄鬼用破拂尘瞎胡撸,镜子不都是用白布蒙着的吗?他不用手,而是用拂尘把去瞎挑,结果,把整个大镜子给扯下来摔坏了,那可是个古装老镜子,值老钱了,东家心疼坏了!我当时在等着最后归弄旧东西烧,在旁边吓了一跳,无意中顺口说,糟了,这下完了,也赔不起呀?‘大磨盘心眼飞快,瞪了我一眼,胡说什么……嗷,是说,‘西方灵台空自明,是人是妖人去空,同赴极乐魂魄在,他年瑶池方知情,说这是静宅必须的程序。东家虽心疼,可也不好说什么。过后,‘大磨盘狠狠地踢了我一顿,说我瞎呲呲,从此,就更不愿意带我了。"

      我们听了都笑了,认为"大磨盘"是有随机应变的能耐。

      "小诸葛"问:"你念过书吧?"

      "鳖三"说:"初中毕业,念书还不错呢。"

      "小诸葛"说:"这就对了,要不说话唠嗑怎么还挺在行呢,不过对那首诗不可能能背下来呀?”

      鳖三说:“是,他要是瞎编一个顺口溜,我只能记住意思,不可能背下来,但那首诗不是他瞎编的,干我们这一行的,都有专门的书,我也有一些,他说的那首诗,就是书里介绍的,他是临时用上的,我也早就知道。”

      “小诸葛”点点头,又问:“看来,你念书真能不错,那为什么不继续念呢?"

      "鳖三"说:"我父母都是残疾人,那时候有人管哪,就是政府管,可后来,父母都不在了,就没法念了。"

      "老蔫"说:"原来是这样,你还有兄弟姐妹吗?"

      "就我老哥一个。"鳖三"苦涩地说。

      老蔫问:“你还有其他亲属吗?”

      鳖三说:“没有。”但又说,“我本来还有一个大伯,但早就牺牲了,没有留下后代。”

      “小诸葛”闻听后,马上问:“牺牲的?怎么牺牲的?”

      鳖三说:“我大伯早年参加了红军,后来变成八路军,在打日本鬼子的时候牺牲了,那时候,他刚二十来岁,还没有结婚,所以没有后代。”

      “小诸葛”说:“哎呀,那是烈士呀,你应当享受烈属待遇呀?”

      “鳖三”说:“我父母都没有享受着,说不是直系亲属。”

      “小诸葛”说:“这有些不对劲,烈士如果没有后代,但兄弟姐妹,包括你这当侄子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也享受一些烈属待遇才对呀?”

      “鳖三”说:“弄不明白,我大伯牺牲很多年后,家里才知道,我父母都没有享受过待遇,我就更别想了。”

      "小诸葛"不继续问这个问题了,指着院里的杂物问:"你还捡破烂?"

      "鳖三"说:"不捡怎么办?"

      "老蔫"问:"你主要靠什么营生?"

      "鳖三"说:"本来我什么都可以干,可打工时人家一看我这样不愿意用,只好干点下三滥的活儿。烧活也不是常有,每个月能有几次,而且不能指望‘大磨盘,我跟别的阴阳先生也有联系,但也不是固定的关系,都是临时垫场,不像‘大虾米不但天天有场,有时一天有好几回。"

      "小诸葛"说:"所以你为了生计,只能捡破烂?"

      "鳖三"说:"是啊,我也不想捡,可没有办法呀,但捡破烂也不是容易的,都是成伙成帮的,老头和老太太捡很少有人欺负,我捡就不让,老挨揍!"

      "老蔫"闻听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叹了口气!

      "小诸葛"拍了拍"鳖三"的肩膀,也叹了口气,说:"不容易啊,兄弟!"

      "鳖三"说:"光站在院里说话了,到屋里坐坐吧,我给烧点水喝。"

      "老蔫"说:"不用了,但屋里我是要看一看的。"

      “老蔫”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他是想多了解一下“鳖三”的生活状况。

      "鳖三"赶紧把屋门打开。

      屋门没有一米八高,"老蔫"虽没有一米八,也得低头哈腰进去,看了几眼就出来了。

      "小诸葛"也进去看了几眼。

      屋里只有一张床,是小号的,上面窝着一床破被,还有一个过去小学生用的长条旧书桌当作桌子,可能也是捡来的,相当的破旧,剩下除了锅碗瓢盆,什么也没有,也就五、六平方米,阴暗,潮湿,还有一股味,就不用说了!

      "老蔫"出来后,问:"你也应该是残疾人吧?"

      "鳖三"说:"就是残疾人,可街道不承认。"

      "小诸葛"问:"你有没有低保?"

      "鳖三"说:"街道不给办,说我是成年劳动力。"

      "小诸葛"骂了一句:"浑账东西,我认得几个开小车做生意的,还有低保呢,真正应该办的,有的就是不给办!"

      "老蔫"说:"兄弟,我们这就回去了,等我们把存折里的钱取出来,再来感谢你。"

      "鳖三"说:“不用,不用。”

      并送出老远,一再说千万不要谢!

      六、“二驴”

      过后,"老蔫"为答谢我们这帮哥们,特意请我们吃了顿饭,也请了"鳖三",可人家没有来。

      "老蔫"说,他跟弟弟商量了一下,五万给"鳖三"一万,哥俩每人分二万,可弟弟不干,他只好用自己的钱给"鳖三"送去了一万,可人家怎么也不要,这件事愁死了,他可不愿意欠人家这么大人情!

      我们说:“你弟弟怎么那样?驴活活的?”

      "老蔫"说:“要不怎么叫‘二驴’呢,就是驴活活的,没有办法!”

      我们说:“你弟弟叫‘二驴’?名副其实呀!”

      "老蔫"说:“小时候这么叫,现在不能叫了,在小时候,我在外边护着他,在家里让着他,老妈惯着他,他就成这样了,没有责任心,更别说侧忍之心了。”

      我们问:“那天看你弟弟那样,最后还是不相信‘鳖三’那个人,回家后有没有闹腾?”

      “老蔫”叹了口气,说:“还没闹腾?没少闹腾呀!那天硬把他拽回来后,跟我吵吵,说肯定还有别的存折和东西,还可能把钱已经取出来了一些。我说,这存折我们都不知道密码,我们取都费劲,得证明我们的身份后才能最后取出来,得费不少劲。‘鳖三’怎么取?就是取出来了一些,存折上也应该有记录呀?有记录吗?‘鳖三’要是因为贪心和有能力取出来,为什么不都取走?还告诉我们干什么?反倒给我们留下了发现的线索?他吃饱了撑的?所以,那是不可能的事儿。至于还有别的存折和东西,那也是不可能的,咱妈有多少钱和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咱们不知道吗?对于爱占便宜的人来讲,有机会了,会乐得蹦高,有什么好东西都会留下,有可能还把存折送给我们吗?”

      我们大家也跟着叹息,说:“你弟弟真是个名副其实、地地道道的‘驴’!”

      从表象上看,他弟弟可比“老蔫”带劲多了,可能是娇生惯养的原因,长得白白净净的,个子也比“老蔫”高,穿的也带劲,而“老蔫”是黑面皮,是一脸憨厚样儿。

      “小诸葛”说:“拉倒吧,别说了,谁摊上这样驴活活的弟弟,也没有办法。

      七、期盼

      尔后,我们又问“老蔫”:“你去送钱时,没有再跟‘鳖三’继续唠一唠?”

      “老蔫”说:“唠了,能不唠吗?”

      “小诸葛”问:“都唠什么了?”

      “老蔫”说:“他说烧旧东西还曾经烧出过银元,他给那家送去了,不但没有得到感谢,还挨了顿揍!”

      我们都问是怎么回事?

      “老蔫”说:“有一次烧旧东西有一个枕头,烧到最后不爱着,他就反复扒拉枕头里的糠,让它烧透。扒拉来,扒拉去,竟扒拉出来五个银元,就给丧家送去了。但没承想,丧家不相信只有银元,还问有没有金子?他说没有,丧家不信,就把他揍了一顿!”

      我们听了这个气呀!有些人怎么会这样?!

      “老蔫”说:“所以我问他,给我们送存折时犹豫过没有?他说哪能不犹豫,怕也挨揍,但不送又不忍心,就只好采用寄的办法,不敢直接送。”

      我们叹息,说真是好人哪!

      “老蔫”说:“他还解释了为什么送那个纸条。”

      我们问:“这也有原因?”

      “老蔫”说:“他说,本不想说,因为已经成为事实了,说出来还怕我家心里不得劲,但要不说出来,我们这里的人还以为‘大磨盘’是好人呢,以后,还会借谁家办丧事坑大家。”

      “好心人,好心人哪!”我们大家唏嘘。

      我们唏嘘了一阵子后,问“老蔫”:“那你到底想怎么答谢‘鳖三’?”

      "老蔫"说:“按‘鳖三’所说,街道说他只是背有些驼,身体是正常的,我想先帮他找一找,看能不能办下来残疾人证?”

      "小诸葛"说:“如能办下来,就能按残疾人安排就业了,工作和生活就解决了。”

      "老蔫"说:“是啊,要是办不下来残疾人证,就想办法帮他支个摊子,卖点什么,也比捡破烂强。”

      "大炮仗"说:“捡破烂收人其实也不错,就是老受人欺负不太好办,干脆,帮他在早市支个摊,我们早都下岗了,干什么的都有,帮他在早市支个摊,也不错啊。”

      "老蔫"说:“那太好了,不过,还有房子的事儿。”

      "耗子"抢过话头说:“这个我能整明白,据说,市政府对那片贫民区已有定夺了,虽都是违建房,无奈也得管,很快就会拆迁,建成适用房,属实无住房的,都能分到一套。”

      "老蔫"乐了,说:“那可挺好,不过、不过还得给他找个对象。”

      大家哈哈大笑,说:“‘老蔫’真够意思,干脆认他做干儿子吧!”

      “小诸葛”还说了烈属待遇的事儿,也应当帮助跑一跑。

      过后,也就是现在,这些事都正在办理中,但愿"鳖三"能有个好的转机,因为最可喜的是,现在的社会风气正在好转,有些事情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对“老蔫"来讲,一好换一好嘛,如果读者有兴趣,等事情办完后,再告诉大家结果。

      还需要说一下,为什么都叫他“鳖三”呢?“小诸葛”也调查了,确实有“大磨盘”所说的罗锅原因,不过“瘪三”是上海人的叫法,咱们这地方是东北,传来传去,就都叫他“鳖三”了,这多少符合点他身体的弱点,表象确有点猥琐的样子嘛。

      其实,他的真名叫匡前途,是父母给起的,可见其父母的期盼,也可见好人不见得就肯定有好的表象和好名声,有时候,还真有错面人生啊……

      本文标题:错面人生(三)(短篇小说)全文完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4149.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