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紫贝岭(37)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7-30
  • 热度1340
  •   紫贝岭37

      两天后,我在堂福村遇到同学庄雄,他告诉了我他昨晚在下东村的遭遇,证实了我的猜测。

      原来,当我们突出紫贝岭准备接应红农会民兵上城的时候,东郊公社红农会民兵也集结在建华山大队海岸一带,准备乘船跨海上城。带领这支民兵武装的指挥官是建华山大队民兵营营长潘先阳。他在战争年代曾是琼崖纵队的营级干部,后来因病转业回家,在建华山大队担任民兵营营长。文化大革命中他站在井系旗派一边,是东郊红农会的头头。他十多岁就参加了琼崖纵队,是个老资格的退役军人,曾与县武装部部长林青在同一个部队里,在紫贝县很有名气。

      参加这次紫贝岭解围战的东郊公社红农会民兵武装有五六百人,其中以建华山大队的民兵最出名,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曾参加过xx军区组织的民兵大比武,经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有一定的军事素质。在这支队伍中,还有一些是经过战争考验的退役军人。这支武装的大部分武器装备由海军部队供给,配备了苏式步枪、冲锋枪和机枪,弹药充足,这些武器是刚刚从军火库里提出来的。因此,在井系旗派武装力量中,这是一支装备齐全、较有战斗力的队伍。

      根据紫贝岭前线指挥部的命令,这支由潘先阳指挥的红农会民兵武装,必须在天亮以前到达指定位置——县城附近的西山村一带,其中一个加强排【约50人左右,大部分是建华山大队的民兵】必须突入紫贝岭,以加强井系旗派在县城的防御力量。

      晚上9时,这支全副武装的民兵队伍登上5艘大木船,由海军炮艇拖拉渡海,10时左右他们在立群一带海岸登陆,然后分兵向县城进发。

      由于东郊红农会民兵在立群大队上岸,我们这支突击队在堂福村就白等一场了。

      登陆后,加强排先行出发,后来跟主力失掉联络,他们等待了好长的时间,还没见到大部队跟上来,眼看天快亮了,他们担心上不了紫贝岭,于是决定单独行动。

      当我们在下东高地跟联总派武装发生遭遇撤退后,加强排由于地形不熟,又没有联络员带路,也昏头昏脑的从这里过路,结果跟联总派民兵在下东高地遭遇,双方发生了激烈的交火,这就是我们在撤退后还听到枪声大作的缘故。

      加强排上来时麻痹大意,毫无战斗准备,在下东高地遭到联总派民兵的伏击,队伍一下子就被打垮了,加强排一死一伤。第二天,联总派打扫战场,缴获了两挺机枪和几支步枪,还俘获了一名负伤的红农会民兵。联总派民兵在下东高地上连续进行了两次伏击战,第一次是我们,只有几条枪,分毫未损,第二次是东郊红农会民兵加强排,全付武装,却一下子就被击溃了,真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一切都在天意。

      这一死一伤者都是我的老乡,建华山大队人。死者为符小勇,建华山小学学生,当时还不满16岁,动员红农会民兵上城时,本来没有他的份,但在民兵出发时,他却偷偷的跟了上来。在下东高地的第一阵枪声中,符小勇被子弹击中,当时他还没死,几位民兵背他上了紫贝岭,由于流血过多,还没来得及抢救就断了气。第二天中午,民兵们把他送回了老家。

      符小勇的哥哥符某也同时上城,兄弟俩在同一个加强排里。符小勇被子弹打中的同时,他的屁股也中了一枪,躺在地上,动弹不得。当时的情况相当混乱,大家各自逃命,没有人赶来抢救他,他在地上一直躺到天亮,血流了一大摊,天亮时才清醒过来。

      第二天早上,驻守在六一厂里的联总派民兵来到下东高地打扫战场,发现了负伤的红农会民兵符某,大呼起来:“大家快来看,我们抓了一个活的!”

      接着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说要枪毙掉,有的不同意,说指挥部需要俘虏了解井系旗派民兵上城的情况。这时,六一厂的联总派民兵指挥官“黑青雄”也赶到了现场,符某看见他来了,叫了一声“姐夫救我!”又昏迷过去了。原来“黑青雄”是建华山人的女婿,当他得知受伤者是建华山大队民兵时,有意保他的命。他命令民兵们把符某带到医院去治疗。井系旗派民兵符某捡回了一条命。

      井系旗派民兵上城第一天还未投入正式战斗就遭到了损失,这对于井系旗派民兵的情绪,无疑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在紫贝岭上,在所有的井系旗派的心里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阴云。

      但是,井系旗派民兵毕竟是上城了。这样,两派武装力量在县城及周围地区互相对峙,兵戎相交,一场更大规模的流血事件就要发生了。

      本文标题:紫贝岭(37)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4561.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