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贝岭57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澜墟是海南岛东部重要的港口城镇,这里水深港阔,水陆路交通非常便利,国家很多物资从大陆用船运到清澜港,再由清澜分发到滨海各地。我虽然是东郊人,但到东郊墟去的次数就比不上到清澜墟去的次数多,因为清澜墟是我们到县城去的必经之道。60年代初,我在紫贝中学读书,每月必回家一趟拿钱拿粮。当时交通落后,乡镇根本没有公共汽车,到县城全靠两条腿,我们总是从家里走路到白头尾,然后坐船到清澜墟,再由清澜墟走路到县城,因而我对清澜墟非常熟悉。解放后,海军四四一一部队驻扎在清澜墟,这里成了重要的军事基地,清澜港又变成了军港。奇怪的是,四四一一部队长年累月驻扎在清澜墟,但对当地民众的影响却不大,文革中,当地群众不买四四一一部队的账,四四一一部队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清澜公社的大部分群众却参加了联总派,清澜公社成了联总派势力最雄厚的单位,这就给我们攻打清澜墟带来很大的困难。
指挥部经过研究,制定了新的作战计划,东南线不再去解围紫贝岭,而是改道去攻取清澜墟。头头们想在那里搞新的据点,那里靠近四四一一部队,可以随时得到海军的帮助和支援。另外,拿下清澜墟还可以抓到一些联总派人员,我们想把他们当做人质,用来交换我们在紫贝岭上被俘的战友。在攻打清澜墟的同时,指挥部还决定在县城附近留下一支小队伍,随时接应突围的队伍和被打散的人员。
作出新的决定以后,潘先阳命令部队作短暂的休息,同时留下一支精干的小队伍隐蔽在下东村一带,稍后,他就带领大部队向清澜方向进发了。
下半夜,东南线赶到了清澜墟附近。潘先阳命令队伍在清澜墟附近的树林子里隐蔽待命,然后和肖跃才、王诚树等头头们赶去清澜海军基地,准备跟海军领导商量夺取清澜墟的问题。
天亮了,清澜墟在晨雾中露出了它的轮阁:一条狭小的街道直通码头,街道两旁是一些破败不堪的小楼房。我们还看到了大海,暗蓝色的波涛涌动着白色的泡沫,海风中带来了咸腥味,气笛声也断断续续地响了起来。
又有人送来情报,说是联总派调派重兵赶来攻打东南线,队伍正在开拔中。这个消息使我们感到相当的恐慌和不安,队伍中马上引发了骚动。连长王波代表指挥部连续发布了几道命令:东郊连两个排立即占领公路两侧的高地,阻击从县城赶来的联总派,东郊连的另一个排,直接前出清澜墟附近的街道,监视那里的联总派。各公社的红农会民兵连也在公路两侧的树林里占领了阵地,作好了应战的准备。
命令下达以后,队伍里好一阵忙乱,调动部队的口令声此起彼伏,经过一段时间的折腾,公路上已经没了人的踪影。
当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挤出来时,东郊连的两个排已经占领了公路两旁的制高点,其中有一个是海军四四一一部队的高炮阵地,上面有现成的战备工事。指挥部事先通知了高地上的海军指挥员,战士们知道我们是井系旗派,马上停止操练,撤回营房,把阵地交给我们。一刹间,两个高地上顿时战云密布。
我们班奉命占领街道附近的一排小平房,在班长潘先统的带领下,我们提着枪,悄悄地靠近了小平房。房子里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有。我们占领了房子后,把枪口对准了街道和两侧几栋大楼的门口和窗户,并作好了射击的准备。
浓雾慢慢地消失了,大地一片明朗,整条街道映入了我的眼帘,清澜墟只有一条大街,街道的两旁是几栋破旧的楼房,此外全是又低又破的小瓦房。街巷里静悄悄,看不到一个人影,整个街市好象还在沉睡之中。大街的尽头是码头,两旁孤零零地泊着一些船只,在浪涛中颠簸着。
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联总派的人哪儿去了呢?我们感到奇怪。几个性急的民兵提着枪就要往街道里冲去,潘班长赶快把他们挡住:“后生仔,你想找死啊?”
于是,我们只好耐着性子蹲在臭气冲天的破房子里,睁大眼睛看着空荡荡的街市。
清澜是联总派势力非常雄厚的一个公社,活动也非常猖狂,连四四一一也对它毫无办法。大武斗发生不久,联总派就把清澜墟变成了一个重要据点,从各大队抽调一部分民兵上墟,目的是想切断海军四四一一部队跟井系旗派的联系。武斗发展到高峰后,它还派出一部分人马直接到县城参加围攻紫贝岭的战斗。
后来我们才知道,当东南线大队人马赶到清澜墟附近时,联总派已经了解井系旗派的动向,指示清澜墟联总派:要固守阵地,不许主动出击,以免井系旗派乘虚而入。清澜公社联总派武装大部分被调到县城围攻紫贝岭,仅留下几十个人坚守清澜墟,兵力单薄,不敢公开跟井系旗派叫板,只是躲在阵地里死守,这就是我们到达清澜墟附近时没有跟联总派发生直接冲突的缘故。至于那个情报是联总派故意透露出来的假情报,联总派正集中兵力围剿县城的井系旗派,无意分兵攻击东南线。
中午,我们又接到转移的命令。当我们班赶到海军高炮阵地时,东南线大队人马已经过了公路,向迈号方向前进了。
高炮阵地上还逗留着一部分民兵,他们正忙着填饱肚子和补充弹药。当我们爬上高地时,几个海军战士又抬来一筐馒头和几麻袋子弹。我急忙往挎包里塞了几个馒头和一些子弹,然后走下高地,跟上撤退的队伍走了。
攻打清澜墟的战斗流产了。
原来攻击清澜墟是潘总指挥导演的一出假戏。当东南线赶到清澜墟附近时,潘先阳等几个头头已经进入海军营地,准备跟四四一一部队商讨夺取清澜和今后行动计划等问题。潘先阳是不同意攻打清澜墟的,他知道夺取清澜又是战略上的一个错误决策。清澜墟拿下来容易,不会花费多大力气,但这里地势狭小,后面就是大海,没有退路,背水而战是兵家之大忌,要固守非常困难,而且还会影响到跟海军的关系。再说,井系旗派在军事方面已经大势已去,目前最重要的时保持实力,只有撤到农村去同联总派周旋才能保持实力,占领一两个墟镇是下策,不是井系旗派作战的目标。潘先扬知道海军方面也不会同意打清澜,因此他想用海军方面来堵肖跃才他们的嘴。结果,当他们跟海军领导协商攻打清澜的问题时,海军领导一口拒绝:不行!
这样,潘先阳的战略撤退计划又一次得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