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紫贝岭(71)

  • 作者: 南山2020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5-08-13
  • 热度12722
  •   紫贝岭71

      整个早上我们都在行军,途中我们来到一个小墟镇,它被蒙蒙的雨幕和茂密的橡胶林所包围,在群山之中依稀看见一些房屋,我原以为是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后来进入墟内才知道它是琼山县一个颇具规模的小墟镇,名叫大坡墟。我们已经进入了琼山县的腹地。

      鉴于整个队伍疲惫不堪,指挥部决定在这里作短暂的休整,指挥部除了指定一个连队做战斗值勤外,其他连队就地解散,于是我们便三五成群地进入墟里,找些食店解决肚子问题和就地休息。

      今天恰好是该墟的集市,一条主要街道上人群拥挤,热闹非凡,大多数是乡下农民。他们看到一群群拿着武器而又狼狈不堪的队伍涌进墟里时,一时惊慌失措,纷纷夺路而逃。后经我们说明了真相时,他们才放心去赶集,墟里再也没有出现慌乱的景象。这里的农村大多数是东方红派,它跟井系旗派是同一个观点。

      我和庄雄等几位同学逛了街以后,便走进一个小食店,里面非常热闹,在店里就餐的全是井系旗派民兵。我身上只有五毛钱,庄雄他们也没带多少钱来,大家一齐“共产”了。我们要来几个菜,每个人还喝上一杯酒,大家一齐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了饭,大家的精神才慢慢的恢复过来。一会儿,通讯员赶来通知:队伍马上集合!我们却不理会,说吃饱了饭再去,反正这里不是紫贝县,联总派无法奈何我们。我们抢着把饭菜吃个精光,才挺着饱涨的肚子离开了食店。

      我们慢吞吞地走出墟镇,一大群民兵已经在附近的一棵大蓉树下集合,公路旁边的高地上也站满了人,指挥部的头头正在训话。

      原来又有人送来假情报:说有十多车联总派沿着琼紫公路追击井系旗派,现在已经到达大坡墟附近。指挥部成了惊弓之鸟,非常惊慌,命令队伍撤出墟外,占领公路旁边几个高地,准备迎击联总派。

      民兵们都被赶上了高地。大伙儿都是一付毫不在乎、稀稀松松的样子。大家都不认为联总派会来追击我们,因为这里毕竟不是他们的地盘。再说,他们十多部车能载多少人来?这里是东方红派的根据地,我们有东联站做后盾,万一打起来,滨海市的造反派会赶来支援,到那时候我们叫农民断了公路,他们想跑也跑不了。

      雨停了,太阳从厚厚的云层里绽出了笑脸,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我登高远眺,大地上好像吸足了水分,一片苍茫。山岗、田洋、树林给披上一层厚厚的乳白色的面纱。大地一片宁静、祥和。

      后来据联总派的人说,当探子向联总派指挥部报告说,井系旗派已经逃到了琼山境内的大坡墟时,联总派的头头说,他们爱逃到哪里就到哪里去了,只要不在紫贝县就好。有人建议派兵去追击井系旗派,头头们都说,那里不是我们的地盘,我们到那里干什么?我们不必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让他们在那里生根发芽好了。当联总派指挥部证实潘先杨部已经进入了琼山县境内,他们的心好象是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完全放下来了:现在的紫贝县,已经是他们的天下了。联总派“赶鸭子”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下午,队伍又出发了。我吃饱了饭,又休息了几个钟头,体力完全恢复过来了,双脚也迈得有劲了。

      好大的一片橡胶园。这里一个山头接着一个山头,都长满了橡胶树和其他树木。许多橡胶树都落了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枝,肃穆的寒风阵阵刮来,卷起漫天枯叶。地上也铺着一层层厚厚的枯叶,跟泥泞混和在一起,路很难走。途中我们休息了好几次,才走出了这片橡胶园。

      傍晚,我们进入一个名叫大水的村庄里宿营。这个村子规模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它坐落在一块山坡上,四周都是田野,地形相当险要。

      队伍在村子里散开。这里的农民都是东方红派,他们待我们非常热情。指挥部向村民们买了一些大米和番薯,煮了几大锅稀饭,我们每个人仅分到一碗,尽管吃了半饱,但我觉得十分香甜。晚上,我们排几十个人在一座大牛棚里过夜,因为宿营的人太多,房子早就被那些先来的班排占了。主人把牛拉到外面后,我们便各自抢着一把稻草铺在地上,然后躺着睡觉,一股股牛粪臭味扑鼻而来,由于确实太疲倦了,我们还是进入甜蜜的梦乡中去。

      第二天,我们爬起来时,太阳已经老高了,我们每个人吃了一碗番薯稀饭和一条罗卜干后,便到村外的橡胶林里去集中,这时,我发现我们队伍里少了很多人,原来有些连队早就出发了,经常跟我们连在一起的潘总指挥也跟他们先走了。

      午饭后,我们又出发了。今天的行军仍然非常艰苦,无边无际的橡胶林里泥泞不堪,根本无路可走,我的双脚常常陷进污泥里,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把脚拔出来,但我还是咬着牙关忍耐着,继续跟着队伍往前走。

      黄昏,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三门坡【今红明】农场。场部里很热闹,来来往往的都是拿枪的人,原来那些先行出发的连队已经到达了这里。

      场部里很多建筑物贴满了大字报和大字标语,大部分是东方红观点的,这个农场的干部和职工都一致声讨县联总,支持紫贝井系旗派。这时我才觉悟到我们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跑来这里,原来这里也是我们的势力范围。

      三门坡农场职工为我们准备了晚餐,我们吃的是大米干饭,每个人还分到几块肉。晚上,我们全在大礼堂里过夜,联总派对我们的威胁基本上解除了。

      大坡和三门坡一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琼崖纵队的老根据地,潘先杨等人在这里打过日本鬼子,也打过国民党军队,对这里的山山水水、沟沟坎坎都非常熟悉。龙海园一战后,潘先杨要避开联总派武装的锋芒,把队伍安全地撤到滨海市,这是一条最佳的路线。

      几天后,滨海市东方红联络站派来十辆大卡车,准备把我们的全部人员都拉到滨海市。井系旗派在过滨海铁桥时遇到了麻烦,原来守桥的是滨海市警司的部队,按照滨海军管会的决定,各县的武装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滨海市。过桥时指挥部做了周密的部署,前面两部车是非武装人员,当他们停车接受检查时,后面满载武装人员的八部车不顾三七二十一地冲过了铁桥,后面那两部车也随即跟了上来。就这样,我们安全地到达了滨海市。

      别了!紫贝——我的家乡!再见!丑陋、脏乱不堪的市镇、街面、破旧的楼房和凸凹不平的街巷,再见了!亲人们,再见了!被关押在圣殿里的战友们,再见了!还有转入地下斗争的同志们——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本文标题:紫贝岭(71)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1374888.html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