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我创我歌
文章内容页

《礼佛》(组诗五首)

  • 作者: 米农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15-09-22
  • 热度104359
  • 礼佛》(组诗五首)

     

    利用闲暇时间读一读佛经,与古人隔空对话,聆听智者的低语,那快乐简直不是用语言可以言说的——欲问文章千古事,何愁异代不同时

    佛教虽然是舶来品,但它对国人的影响却是如此的深远。它之所以这样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就是因为它已通过我们的生活深深地渗透进我们的文化,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基因。

    当然,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知识分子们对它的兼收并蓄、去伪存真的有意识改良,与儒家所推崇的君子十德的契合与嫁接,甚至是历经磨难后的浴火重生⑶。

    佛经作为智慧之学,要想真正弄懂它,是需要有一定的慧根的。正因如此,古往今来,能看懂、明了、参透它的人实在是凤毛麟角。

    俗话说,阳春白雪和之者寡。用来修心的形而上的东西本来就不是一般人玩的。否则,风行魏晋的玄学⑷也就不会成为不传之学。玩不了高雅的,做些形而下的吃斋拜佛,积德行善的日课,不忘初心,做好自己也是不错的选择。

    近些年来,参禅拜佛俨然成了一种高尚的生活方式。一时间,达官贵人,巨星歌后,社会名流,尽皆鄙弃凡生,心向古刹。一时间,道观古刹大有成为社会名流们竞夸豪奢的第二会所

    值此大师、教主横行之际,人们不禁要问:现代人到底哪根筋不对?

    难道真的是高山仰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吗?我看不是!难道真是,克己复礼,一心向善吗?我看也不是!

    那么这么多人对之趋之若鹜,又所为何来呢?道理其实很简单!——赶时髦!附庸风雅!更因为身居高位者喜欢!如是而已!

    那些参禅拜佛者,除开每天磨磨叨叨、真正吃斋念佛的小部分人之外,其他很大部分不过是希望借此装点门面,抬高身价罢了。

    还有一撮人,则假佛教之名,穿凿附会,攻乎异端,蛊惑人心,聚敛钱财,诱拐妇女,坑害良善,危害社会。

    现实生活中,那些手捻佛珠,口诵佛号,满身佛气,拼死宣传行善的人,又有几多善类呢。孔子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大概说的就是这些人吧。

    对于民众自发的参禅拜佛行为,大可听之任之。但有组织的,有目的的大兴土木,兴师聚众,就需要执政者提前介入和干预了。否则,历史上的灭佛运动恐怕还须重演。

    儒者说: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这是儒者的修行

    达摩说:我心即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惠能说:一念悟,众生即佛,一念迷,佛即众生。

    克己是修行,参禅也是修行。修行,要修身。修行,也要修心。穿越时空,古圣先哲们的智慧之光在我们的文明中交汇。

    最好的礼佛就是内心的觉悟与觉醒,最好的礼佛绝不是执着的攀援追求……

     

    【注释】

    ⑴欲问文章千古事,何愁异代不同时:语见费孝通为杜甫草堂题字。

    ⑵君子十德: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⑶浴火重生:经历烈火的煎熬和痛苦的考验,获得重生,并在重生中达到升华。

    ⑷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融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文化思潮,一般特指魏晋玄学

    ⑸会所:即俱乐部。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所已经成为中产阶级和相同社会阶层人士的聚会休闲场所,而会所的会员身份,也演变成财富的象征与身份标签。

    ⑹攻乎异端:攻习歪理邪说。语见《论语·为政》: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⑺灭佛:即禁佛事件。中国历史上曾发生过四次由封建帝王发动的禁止佛教事件。这四位帝王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又称三武一宗法难。 

    ⑻儒者的修行:儒家的道德规范及行为准则,简称儒行。


      本文标题:《礼佛》(组诗五首)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2543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