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诗词歌赋诗歌欣赏
文章内容页

此岸 彼岸-----感于《在高高的围墙下行走》

  • 作者: 阿可莫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06-12-16
  • 热度108351
  • 原诗
    在高高的围墙下行走
    王远舟
    在高高的围墙下行走
    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中缓缓独步
     
    世界静谧而安详
    墙那边的东西离我很远
    婉转的鸟鸣传过来
    我不知道是什么鸟
    以及它们羽毛的颜色
    爬山虎轻轻地写满墙壁
    网   倚墙而上
     
    在高高的围墙下面   我
    体味走路的习惯姿势
    体味一页既古典又现代的历史
    以脚印续写一种文化
     
    我从小这样走在墙下
    深受其高度与厚度的庇护
    一旦走在没有围墙的地方
    我不知道我该出哪只脚
    赏析:
        诗歌《在高高的围墙下行走》是诗人扁舟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定追求与受到现实传统文化压抑的情感冲突而迸发出的。此岸与彼岸,是现实与理想的激烈冲撞,但诗人抒写时尤为冷静,开篇就给全诗奠定下了平静的基调,“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中缓缓独步”更有助于读者在诗人营造的平静中去体验别样的激烈。

        诗人“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中缓缓独步”并且深思,读后我们可以感知,正是在平静中,他的思考才显得成熟、有理性。在这个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诗人这种“平静”更是难能可贵的,这也就在无意识中树立起了诗人清醒、理性、成熟的思考者形象。
    我们知道理想与现实之间仅有一步之遥,但又总是无法跨越,形成了此岸与彼岸的悲哀,这从来都是一种无奈。在这首诗中,诗人将阻隔理想与现实的无形之物喻为“高高的围墙”这一实体,很是形象又易于表达。诗中的“这一堵高高的围墙”是传统、世俗的文化的象征,它代表着思维的一种定式,成了理想世界和现实世界相通的障碍。
     
        在这首诗中,诗人给我们描述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婉转的鸟鸣”“爬山虎轻轻地写满墙壁”这是诗歌中“墙那边”的景色。鸟鸣是婉转的,写满墙壁的爬山虎是轻松的,诗人在这里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轻松、充满朝气与活力,生机勃勃的生存空间。这就与下面诗人将要展示给我们的那种无赖与困惑形成鲜明对比。而这里所营造的这种生存空间又是世人所向往的,是理想的。若说我们是生活在现实的此岸世界,那么这理想的生存空间便是诗人和世人所向往的彼岸世界。
     
        诗人在带领我们感知他所构筑的理想生存空间之后,还为我们展示了现实世界里的生存状态。
        “墙这边”的世界,充斥着惯式与传统。诗人将自己深锁在文化的“高墙”之下的心绪描写和抒发得很充分。他说”我从小这样走在墙下/深受其高度与厚度的庇护”由此可见,诗人从小一直遵循着传统的模式,从来就不知如何去改变这种现状。然而,当诗人突然醒悟过来发现自己与世人的这种定式时,却又不敢去改变这种现实。为什么呢?诗人在诗中没有告诉我们。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诗人所有的迷惑与悲哀皆来自于此。同时这种现状又正是激发诗人思考的原因。诗人虽生活在高墙的庇护下,但诗人并没有停止追求墙外的事物。或许诗人某天能够摆脱世俗的约束,找到他所渴求的希望。这既是诗人对生活、对社会、对传统文化深入体验和感悟的结果,也揭示出了诗人对历史、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感到迷茫、困惑、不解的情感独白。“墙这边”的世界是诗人和世人生存状态的一种惯式,作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存方式,它早已在无意识中起着左右和控制的作用,失去后反而会让人无所适从。就好像诗人在诗歌的最后说“一旦走在没有围墙的地方,我不知道我该出哪只脚”,这是一种悲哀。但在现实世界的方方面面,这种悲哀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思维被定式了,比如在写文章的时候若是没有样本参考,我们会无从下笔!在走路的时候没了地图,我们寸步难行!正是因为这种悲哀过多的充斥着现实生活,诗人才会深思,并自然地否定了现实“体味走路的习惯姿势”,而向往和追求着理想中的“婉转的鸟鸣”……
    诗人在“墙这边”厚重的文化和冷峻的现实面前思考、否定、向往……更多的是迷茫、困惑、不解。也正是太多的迷茫和困惑,诗人试图将目光透向“墙那边”的世界,无奈于这种向往被这“高高的围墙”阻挡住了,那种理想式的生存空间、生活方式也就只能成为永远的向往了,因为“深受其高度与厚度的庇护”。试图将目光投向“墙那边”却被“高高的围墙”挡住,想看却看不到,那种焦灼的情绪丝毫不亚于思妇盼夫归的那种心境。若是常人,定会无休止的埋怨、漫骂什么的,但诗人非但未如此,连稍表情绪的“大喊大叫”都没有,而一直在用“平静”的笔调让读者体味着诗中所隐含的焦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的修养是很高的。他之于浮躁的现实之中能表现出如此的平静,是一般所人不能作到的,并且还能够冷静的思考来寻求解决的办法,那就更体现了诗人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这正是应了诗歌开头的“于一种平静的心境中缓缓独步”中我们所提及的抒情方式--平静的冷抒情。此外又一次将诗人理性、清醒、成熟的思考者形象凸显了出来。不是吗?在这个浮躁、喧嚣、火气冲天、怨声载道、漫骂不休的现实世界中,有几人能如诗人般的冷静、清醒,因而这种“平静”是何等的可贵!或许诗人某天会找到一种不同于他的过去与世人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来解答诗人心中的无赖与困惑。同时也是为世人找出一条新的路。
     
        诗人扁舟《在高高的围墙下行走》这首平静的冷抒情诗是诗人对历史、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感到迷茫、困惑、不解的情感独白,是诗人生命本能和理性冲突的结果,是人的生命主体长期受到文化压抑的结果……将理想现实,即此岸与彼岸交织在一起,让读者体味着其中的点点滴滴。其中包含着诗人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希冀、追求和向往,也充斥着诗人在惯式中的迷惘、踌躇!
        此岸,迷惘,惯式,无奈;
        彼岸,轻松,平静,愉悦!
        跨越,“高高的围墙”…

      本文标题:此岸 彼岸-----感于《在高高的围墙下行走》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2967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