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历史
文章内容页

杜牧:不是风流贵公子,我是千古伤心客

  • 作者: 伊子轩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01-03
  • 热度73597
  •   杜牧生于贞元十九年,是典型的官N代加富N代。

      往近说,家住城中心,帝都户口、房产数套;往远说,祖父是三朝宰相,老爹是御用高官。因为在族中排行十三,他也称“杜十三”。

      原生家庭给了杜牧最初的滋养。在老一辈的熏陶下,他16岁自注《孙子兵法》十三篇,20岁熟读史书千百卷。

      聊起自己的家世:“旧第开朱门,长安城中央。第中无一物,万卷书满堂。”

      唐大和二年,洛阳城外。来自各地的考生们,静候着金榜张贴。杜牧深吸一口气,探上前去—那篇《阿房宫赋》,竟征服了太学博士,一举中第!

      23岁的他,正式成为国家公务员,赢得头号敲门砖。然而,仕途刚有起色,情场便失了意。

      在南昌时,杜牧在沈府做幕僚。府内有位歌妓,名叫张好好。两人瞅着瞅着,竞看对了眼。

      只可惜,八字还差一撇。沈传师的弟弟来挖墙脚,想纳张好好为妾。彼时杜牧官位低微,收入不稳。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恋人嫁到了财主家。

      数年后,两人在洛阳重逢。她已衰,他未老。

      旧日的梦中情人,原来早就被丈夫嫌弃,沦为了卖酒女郎。杜牧心里恨啊,但又没辙。只好题诗赠之,写下五言长篇《张好好诗》。

      命运有双翻云覆雨手。它的吊诡在于,给人一点甜头,又旋即剥夺。从此,只道当时已惘然。杜十三伤心,白了少年头。

      但杜牧是个情圣,倒是不争的事实。

      开元二年,他在湖州出差。有人邀他听歌赏舞,蹭饭蹭酒。杜牧看中了一个萌妹子。

      “她才十岁,但没关系,咱先把亲事定下来。我必来娶她。”妹子的父母听罢,这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姻缘嘛,允了允了。

      故两家约定:先给聘礼,待他日高居刺史,十年后明媒正娶。

      怎料阴差阳错的,再来湖州时,已是十四年后。杜牧刚到住处,便打听妹子下落。很快被告知:该女子已嫁人三年,生二子。

      又是一年无眠夜。杜牧靠在窗边,熬红了眼,写下《叹花》一诗。

      纵使有花兼有月,可堪无酒又无人。

      他生性多情,对每位女子都热忱。无奈运气不佳,终不能結为眷侣;他总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偏偏是爱情。

      在后人看来,与杜甫齐名,是极高的荣耀。

      然而,“小杜”的称呼,未必符合杜牧本意,心里也未必舒坦。

      在宣州时,他的差事很清闲,可杜牧听闻幽州作乱,北方烽烟又起,他气不打一处来,哼哧哼哧写下了数篇政论文。

      此时的王朝,早已是件千疮百孔的破衣裳。朝廷内乱,宦官专权,党争浊浪……哪怕真有将相之才,也抵不住大唐之舟外渗内漏。

      因为无力扭转,杜牧只能潦例江湖,以酒为伴。

      他心存着一丝侥幸。或许在某个角落,有人与他共情。然而,整整十年了,辗转江西、宣州、准南。只想做个纯粹诗人,却饱尝挤兑和嫌弃。

      “非我薄幸于青楼,乃国家薄幸于我。”

      在大唐的暮色里,他耗光了昕有政治热情。一路凶险,一路冷遇,一路失落,终于无路可走。

      临死前,杜牧心知大限将至,自撰墓志铭。

      那段日子,他闭门不出,,搜罗生前文章,对火焚之,仅留下十之二三。

      《遣怀》有云:“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杜牧这一生,正如长苔的小院、日暮的啼鸟,孤独,寥落,怅惘。

      世人不知其苦。

      只知他走时,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本文标题:杜牧:不是风流贵公子,我是千古伤心客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358493.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