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逼出来的“圆通”

  • 作者: 余音未散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49220
  •   张峰

      【适用话题】圆滑 个性 处世智慧 真话

      南齐时,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叫王僧虔,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四世族孙。他的行书、楷书继承祖法,造诣很深。当时,南齐太祖萧道成也擅书法,而且自命不凡,不乐意自己的书法低于臣子。王僧虔因此很受拘束,不敢显露才能。

      一天,齐太祖提出,一定要与王僧虔比试书法的高下。于是,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写毕,齐太祖傲然问王僧虔:“你说说,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王僧虔既不愿贬低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他眉头一皱,说:“臣的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的书法,皇帝中第一。”太祖听了,只好一笑了之。

      这个故事很有意思,它让我们看到了“圆通”是怎样被逼迫着生长起来的。

      如果把王僧虔换成和珅,和珅的说辞肯定不一样。和珅也许会说:“臣的书法怎么能跟陛下的书法相提并论呢?陛下的书法是龙腾深渊,臣的书法是蚯蚓爬泥;陛下的书法是凤翔九霄,臣的书法是母鸡刨土;陛下的书法空前绝后天下独步,臣的书法简直是狗屎一堆。就是假臣以千年万年之功,臣的书法也不及陛下书法之万一呀,陛下!”

      如果把王僧虔换成司马迁,司马迁的说辞肯定也不一样。司马迁也许会说:“陛下,为了对你、对历史负责,我不能说假话。若要论治国平天下,臣不及陛下;若论书法,陛下千真万确不及臣。”

      和珅的回答,是不讲原则的逢迎讨好,是不负责任的巴结谄媚,是别有用心的大献殷勤,王僧虔不愿这样说。司马迁的回答是不计后果的刚直,是只对真理负责的冒险,王僧虔不敢这样说。那么,他就只有选择精通世故、敷衍而不得罪人的“圆通”了。

      【素材分析】说真话不应当是艰难的事情,但当真话与人情世故联系到一起时,真话说成假话则显得虚伪,真话说得太直则会与人交恶或伤及他人,如此一来,将真话说得既不失实,又显委婉,则需要一定技巧。这种技巧,我们常称为圆滑。圆滑固然不是个褒义词,但不得不说,有时候圆滑是一种处世智慧。

      (特约教师 孙秀云)

      NEW视野

      一次,台湾师大校长刘真请名人到校演讲,某名人因故迟到。刘校长见会场上的师生都等得不耐烦了,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又怕伤了校长的面子,只好无奈地走上讲台,慢吞吞地说道:“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一席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很快气氛顿然消失。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7期

      本文标题:逼出来的“圆通”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7264.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