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刘墉:三句评语点醒人生

  • 作者: 淡淡的蓝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3894
  •   代连华

      【适用话题】诤友 认识自我 超越已成 自省

      著名作家刘墉,曾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和著名学者王壮为教授之间的友谊。王教授的三句评语,不仅让刘墉重新认识了自己,也改写了他的人生。

      当时的刘墉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不仅喜欢写作,他还喜欢演讲、绘画、篆刻等。

      有一年,他信心十足地篆刻出一幅作品来,拿给王壮为教授点评。王教授一边为他修改,一边感慨地说:“你刻得不错,就是不够用功。”彼时的刘墉心高气傲,对于王教授的批评不以为然。

      第二年,刘墉在美术系画廊展出绘画作品,王教授也赶过来看画展。当看到刘墉的那幅《桃花源》时,他笑着说:“桃花林画得感觉好,问题是,那枝子属不属于桃树呢?”刘墉有些尴尬,心中对于王教授的直言很不满。

      又过了几年,刘墉在新公园举办第一次国画个人展,此时的刘墉处于盛名之下。那天,王教授也莅临会场,在看到刘墉那幅有长题的作品时,频频点头说:“字写得很好,但是练得不够。”

      王壮为教授前后连续三次,讲的都是同一类的话。刘墉终于静下心来,将自己从前的作品翻出来重新审视。他发现曾经的篆刻,刀落得潇洒,丰神也不差,但是因为技巧不够熟练,而“刀法”欠佳。那幅《桃花源》作品,气氛构图都可以,却因疏于细心观察,而没有把握好桃树的特色和精神。至于书法,看起来是不错的行草,但因为临帖不足,以致笔画顺序不合章法。

      通过前后细细比较,刘墉终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太多的掌声与恭维,让自己在骄傲自满中不知反省。而王壮为教授的三句评语,恰恰点醒梦中人。刘墉终于放弃当时的一切荣誉,前往美国留学,一切从零开始。此后的刘墉不仅著作等身,而且因学识渊博而蜚声海内外。

      【素材分析】人生需要诤友,特别在有了小成绩沾沾自喜的时候,更需要泼冷水、擅批评和提意见的朋友,因为成绩会绊缚向更高远处跋涉的脚步,屏蔽至善境界向我们投来的神光。诤友不捧杀我们,帮我们认识自我。任何成就都是小成,大成永远遥远,需要永远求索,这才是孟子所说的“恒业”。

      【速用名言】

      1.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玷污。——前苏联作家 高尔基

      2.批评,这是正常的血液循环,没有它就不免有停滞和生病的现象。——苏联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endprint

      意林·作文素材 2014年15期

      本文标题:刘墉:三句评语点醒人生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7936.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