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最会聊天的警察”邓浩杰:为撬开嫌犯嘴巴通宵读《红楼梦》

  • 作者: 风在林梢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4256
  •   新闻回放>>

      2015年12月,《南方都市报》报道了广东省广州市一位“最会跟嫌疑人聊天”的警察邓浩杰,他曾因与嫌犯聊《红楼梦》而找到突破口,使案件迅速侦破。邓浩杰现任广州市公安局天河区分局预审大队大队长,是广州市预审警务专家和广州市公安局警察培训部特聘教官。阅人无数,对于邓浩杰来说一点也不夸张。同一时期,他手头上可能有30个嫌疑人在审。最高审讯记录是同一天审60人。为此,他独创了五步审讯工作法,遇到被审问者一声不吭,邓浩杰善于通过其动作和神态等分析寻找心理突破口。邓浩杰说,预审员是“走在钢丝上的人”,面临着绝不可出现一宗冤假错案的巨大压力,“必须保证案子100%的正确率,99.9%都不行”。邓浩杰觉得,自己能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正义。

      素材链接 什么是预审

      预审是公安局侦查工作的一部分,指通过审讯和取证,用犯罪嫌疑人的供述、辩解及证人、证言和证据相互印证,确定犯罪嫌疑人是否构成逮捕或起诉的条件。

      素材聚焦1 通过察言观色突破心理防线

      在邓浩杰好几百页的审讯笔记中,密密麻麻记录着审讯的点滴细节,细致到嫌犯说的每一句话,做出的每一个动作和每一个眼神。这里面,除了少数与案件真正有关,绝大多数的记录,看上去就是些让人觉得俗不可耐的闲聊。这种情况下,嫌疑人的动作和神态就是突破口之一,必须通过完整记录对方的所有肢体和神态反应,继而通过心理学的知识分析对方的心理状态。因此笔记中遍布“摇头”“按肩”“扭肩”“闭眼”等描述。根据审讯记录,预审员还要分析对方心理,制定下一步的审讯方案。

      素材聚焦2 勤奋好学,与嫌犯聊《红楼梦》

      刑侦是非常枯燥的,为了提高与嫌疑人沟通的技巧,邓浩杰20多年来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有一次他要审一个涉嫌职务侵占的女嫌疑人,但她始终不肯开口。邓浩杰得知她的爱好是红学研究,为此他看了两个通宵《红楼梦》,并有意识地记住了小说中对王熙凤之死的评价,“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审讯还是迟迟没有进展,邓浩杰就跟这个女嫌疑人闲聊起来,谈起了《红楼梦》,直到讲出对王熙凤的评价,这个女嫌疑人感同身受,心理崩溃,就全交代了。

      【考场仿真试题】结合“警察为撬开嫌犯嘴巴通宵读《红楼梦》”一事,请以“使命感”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范文片段示例】“通宵读《红楼梦》以撬开嫌犯嘴巴”“同一天审60人”,这体现了一名警察高超的预审能力,更折射出邓浩杰厚重的使命感。因为肩负“争取正义”的使命感,所以他乐于钻研业务,奉献自我,从普通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从卓越到成功,想尽一切办法把工作做到最好。使命感是一个人前进的永恒动力,也是最可贵的精神财富,勤奋读书、积极工作和乐观生活莫不如是。

      其他适用话题 正义感;钻研业务;敬业;人生动力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3期

      本文标题:“最会聊天的警察”邓浩杰:为撬开嫌犯嘴巴通宵读《红楼梦》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39620.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