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文学交流写作素材
文章内容页

有多余食物?存银行

  • 作者: 文琪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50498
  •   吕爽

      【适用话题】节俭 资源浪费 共享 创新

      1个黄金瓜、6个芒果、1瓶榛子酱、3盒包装有些许瑕疵的谷物棒零食……志愿者把这些食物妥善地装进环保袋交给前来领取食物的葛华。

      葛华的孩子出了车祸,现在家里只有他和老伴两个人工作,一个人1800块钱的工资,根本负担不起生活。这是他第四次来食物银行领取食物了。

      食物银行起源于美国,后传入欧洲及其他国家和地区。2015年5月,上海绿洲食物银行浦东运营中心正式开业。这意味着,食物银行在中国开始落地生根。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2013年9月11日曾发布一份报告称,在全球每天约8.7亿人挨饿,但同时,每年食物总产量中的三分之一,即约13亿吨被浪费。

      在上海,这个情况也不容忽视。由上海绿洲公益组织前期进行的《上海食物浪费情况调研报告》显示,78.5%的普通居民家庭有不同程度浪费仍可食用的食物;13.5%的餐馆对采购的原材料有不同程度的浪费;38.5%的餐馆表示客人在餐桌上的浪费情况非常严重;便利店、中小型超市的鲜食类、零食类、饮品类等食物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因临近保质期而提前下架的情况均超过50%;77.8%的面包房存在面包糕点不同程度提前下架的情况。

      2014年,绿洲食物银行开始试着收集和分发一些食物。

      在美国有4600万人依赖食物银行解决自己和家人的吃饭问题。

      在美国的食物银行领取食物以前,受助者会先填写一份“家庭状况表”,上面列有姓名、家庭地址、家庭人数、工作状态、月收入等项目。只要来食物银行填写表格,受助者就可以当场得到领取食品的红色卡片,无须各种证明。

      目前上海食物银行的受助者,主要是因突发变故,且有未成年人需要抚养的困难家庭;政府保障体系覆盖的低保、纳保、残障人群和其他一些有需要的弱势群体。一般是通过居委会相关街道的推荐,志愿者再上门拜访,核实情况之后最终确定受助对象。

      绿洲食物银行已在浦西长寿社区设立了一个服务点,每周五下午都会有几名拿着环保袋前来领取食物的受助者。

      “对于大批的食物捐赠,绿洲食物银行会跟厂商签署协议,等食物被运送到我们这里后,绿洲食物银行会根据保质期做出筛选,确保食物都是在保质期之内,然后我们再分拣分类。”

      目前食物银行的合作方,也就是食物捐赠方,主要是一些做网上超市的电子商务、都市菜园等,这些企业会定期给食物银行捐赠各式各样的食物。一些外企也会不定期地捐赠食物。

      虽然绿洲食物银行在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但正式营业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运营模式的不成熟。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问题是,由于没有常规的固定的捐赠方,所以他们对受助者分发的食物和时间都无法固定。而成熟的食物银行运营模式是捐赠的食物定期化,同时实现受助者主动上门领取食物,并根据自身需要选择食物。

      等到运营模式成熟后,上海绿洲公益组织希望开设更多的食物银行,将成熟的运营模式复制到其他街道,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

      有删改)

      【素材分析】食物银行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更深刻的意义应该在于教育和思维的启迪。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做饭时都能够根据家庭成员的多少计划好饭菜的数量,在餐馆时能根据实际需求来点餐,每一餐都是一次“光盘行动”,那我们每一个人不都是自己就建立起一个无形的食物银行了吗?所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厉行节约,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适用名言】

      1.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理学家、教育家 朱用纯

      2.节俭是你一生中食之不完的美筵。——美国思想家 爱默生

      意林·作文素材 2016年12期

      本文标题:有多余食物?存银行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440362.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