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主页网络文摘散文
文章内容页

雷州半岛

  • 作者: 散文诗
  • 来源: 归一文学
  • 发表于2023-11-09
  • 热度16043
  • 广东◎蔡旭

    海洋馆

    谁也不知海洋有多深。

      其实,也不知道有关海洋鱼类的知识之海有多深。我来到海洋博物馆,听一千种鱼给我上课。

      鳄鱼从非洲而来,红鲍从南美洲而来,乌燕鸥从印度洋而来,墨鱼、带鱼、大小黄鱼从东海游来,金枪、马鲛、鲨鱼、石斑从南沙群岛而来。

      二级保护的文昌鱼、宽吻海豚,世界濒危的大鲵、小抹香鲸,让我大开眼界。

      色彩斑斓的观赏鱼类,让我眼花缭乱。

      身价百万的极品龙鱼,难得一见真颜。

      善跳的弹涂鱼,能飞的燕鳐,会发电的电鳐,化身为标本,令我惊叹不已。

      不知是出于警惕,还是由于惊恐,那些不睡觉的鱼们,小憩时也要睁着双眼。

      一秒不停地游动的鲨鱼,被称作劳动模范;可它说是生活所迫,不工作,就没法活。

      也有一些鱼中的败类,例如多在海中的河豚,它的剧毒可致人死命……

      我从海洋博物馆出来,脑中装着满足与疑惑。

      一下子从大海中游出,回到了世间。忽然觉得鱼类也是人类,海里,也是人间。

    合水线

    一条奇妙的线,出现在琼州海峡灯楼角的海面。

      一条分水线,一条海水的分界线。

      东面是南海,西面是北部湾。

      又是一条物产的分界线:

      南海有生蚝而没有珊瑚,北部湾有珊瑚而没有生蚝。

      北部湾的水盐分高,浮力大,人跌下海也沉不下去,叫不沉之海。

      其中之奥妙,在于两个海区潮汐各异。

      涨潮时,不同方向的潮水同时上涌,形成了十字浪的奇景。

      落潮时,一条沙洲直入大海,水线成了一条沙线……

      一条奇妙的线,出现在琼州海峡灯楼角的海面。

      定名合水线,人们也更喜欢叫合水线。

      这条线,把南海与北部湾合到一起。

      把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合到一起。

      亿万年前,大陆与琼岛本来就陆地相连。

      地壳运动把它们分开,但在深深的海底依然相连。

      三十年前,半岛与海南曾同属广东省。后来,政区变动把它们分开,但方言与习俗依然相连。

      分明是分水线,其实是合水线。

      这一天,我从久居的海南,回到出生的广东。面对一条水线的分分合合,而感到趣意盎然。

      欣赏分水线,大自然的一大奇观。

      回味合水线,背后的深沉意蕴……

    雷州西湖

    南面有个湖,叫南湖。北面有个湖,不叫北湖,它叫西湖。

      在我疑惑的瞬间,有人解答——

      原本它叫罗湖,北宋时就有了,是为纪念苏东坡而改名的。

      哦,世间有杭州西湖,有惠州西湖,如今又有雷州西湖。西湖总同苏轼有关。

      1097年,苏轼从惠州流放海南儋州,与贬于岭南的弟弟苏辙在雷州相会。

      微波荡漾的西湖,当年就留下了苏氏兄弟泛舟吟诗的情景。流落漂泊之感,忧愁畏惧之心,悲欢离合之情,就在这湖面上回荡。

      如今,明代建起的东坡亭,还在倾诉他们百感交集的衷情。

      西湖北侧,还有“十贤祠”。寇准、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纲、赵鼎、李光、胡诠十位宋代贤臣,或是被朝廷贬到此地,或是谪往海南而路过雷州。

      名相寇准就住在湖边天宁寺西馆,留下了众多诗句,最终命归西湖……

      我站在西湖边,眼光穿越了八九百年,望到风雨飘摇的宋朝。

      世运无情,先贤们惨遭陷害,报国无门,悲临绝境。雷州有幸,乡亲们嫉恶如仇,敬贤如师,喜遇福音。

      望着西湖,我感叹于当年的洪荒之地,如今已成钟灵毓秀的沃土。

      西湖水如此清澈,它的积淀,却是望不到底的这么厚、这么深……

    “大汉三墩”

    来到徐闻“大汉三墩”,我竟不知道什么是“大汉三墩”。

      原来,它是海中的三个小岛。

      头墩又称万年泉岛,有一口常年不枯的古泉井。二墩又称神龟岛,岩石被海水冲刷成了一个个乌龟石。三墩又称莲花岛,有着一大片风化石组成的莲花状的石滩。

      三墩岛是天然的屏障,把雷州半岛南端这一块海滩,守护成一处避风良港。

      这一点,早在汉朝就如此了。

      三墩对面的讨网村,就是汉元鼎初年(公元前111年)的徐闻县城,又当过合浦郡治的所在地。

      讨网港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最早的一个始发港。据说,比泉州还早了1000年。

      始发港的航海家们在这里留下了八角定位航海石标,以及显赫一时的侯官神座上马凳。

      附近的村中遗弃着数不尽的汉砖汉瓦。当地汉墓出土的“万岁”瓦当、“臣固私印”,成了历史的珍藏……

      三墩风光的优美,超过了想象。

      不过我的手机,却忘了去拍岛上的古树撑翠、海上的红树林簇拥、天上的万鸟纷飞。

      它同我一起,沉浸在两千年的古港里。

      不到“大汉三墩”,我不知道它的厚重。

      本文标题:雷州半岛

      本文链接:https://www.99guiyi.com/content/707699.html

      • 评论
      0条评论
      • 最新评论

      深度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