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婆,昨晚又梦见你了。梦见你在轮椅上叫我帮你拿东西。突然醒来,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您离世这么多年,竟然还能经常梦见您,大概是因为您在我心里印象太深刻了吧。这让我想起您最后一次住院的那年。我以为您可以像往常一样能够快速好起来,所以并没有在意,可是谁知道那次您却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的时候,突然间听到一个熟悉的人,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就离开了这个世界,心底里总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悲凉。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和感受,我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早上,刚刚起床洗漱了之后,接到一个电话,说是刚刚听到了一个消息,李克强同志因为突发心脏病,抢…[浏览全文][赞一下]
与袁治平相识是在《惠州商报》的时候,那时,宣传部副部长饶洪贵接替了退休后的副部长钟锦才的工作。饶部保持了每月召集一次各大报纸的总编辑以喝早茶的形式搞一个见面会的传统。我和袁治平都有参加。那时,袁治平在《惠州工商时报》任总编辑。袁治平脸面宽大,眉浓,嘴大,发…[浏览全文][赞一下]
时间就像涂在岁月表层上的一道漆,它遮盖了伤痕,亦覆盖了记忆。一算,柳新先生走了快近十年了,随着时光的流逝,我几乎要把他给忘了。看来,文字倒是一个可以永恒传承的介质,如果没有文字,我们人类恐怕永远无法走出原始与愚昧。我与柳新相识是他从惠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职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2018年正月,我们一班人在一朋友家聚会,酒喝得七七八八的时候,我们接到消息,说李靖国教授在年初三走了(后来证实为初四)。电视台的杜小明听到噩耗,突然狂哭起来。有人对杜小明的举止感到诧异,说:你父亲去世你都没有这样哭过吧?也许是因为酒喝得过多,再加上听到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当我接到黄志忠跳楼身亡的微信后,十分震惊:从本质上来说,他该是一位多么激情而热爱生活的人啊。这样的人,他怎么会去自寻短见呢?瞬间,心里生出感慨: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体制之弊矣!为什么这样说呢?话还得从我认识黄志忠说起。2003年吧,黄志忠在惠州市教育局任副局…[浏览全文][赞一下]
前几天。姚中才到惠州来,在家里吃饭,谈起温远辉,他一个壮如牛、满世界跑的小伙子,眼里居然溢出了泪水。他说,唉,他这个官是帮别人当的。每有公差回来,他自己下车走回家,却要嘱咐司机将同行人一一送到家。远辉,就是这样一个细腻的人,就是这样一个温润的人,就是这样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2016年10月10日晚上九点多钟,我接到钟逸人的侄儿发来的家庭讣告:尊敬的领导和长辈,您好!家父钟逸人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10月10日上午11时23分在惠州逝世,享年75岁。定于2016年10月12日上午8时30分在惠州市殡仪馆安顺堂举行告别仪式。…[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是1994年2月没有经过组织的允许先到了惠州。武生智给我说:三君,你到南方来吧,这里没有什么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很适合你这样的人发展。武生智原来是荆门市作家协会主席,于1992年就到了惠州。我来到惠州,就在惠州市政府经济协作办公室主办、武生智任主编的《大惠…[浏览全文][赞一下]
2019年5月,宝林携全家从美国回荆门,我从惠州飞武汉到荆门与他们一聚。在我与宝林从他大弟的住处走到餐馆的时候,经过白庙路。在一个熟悉的路段,我对宝林说,我们进去看看,我想寻问一个人。我记得这个地方过去是荆门市生资公司的住宅区。铁顺民书记以前就住在这里。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文彬,荆门市工业局引进的人才。他毕业于武汉大学,湖北黄陂蔡甸人,为了解决妻子的商品粮户口,毕业后来到了荆门安家落户。开始做科员,我离开荆门时,他已经被提拔为科长多年。我因有在武大学习的经历,他视我为校友。我常常说,你们是科班出身,纯正的武大生,我只是干部…[浏览全文][赞一下]
肖杰玉,荆门县改市第一任副市长,分管文化教育。他是我们家从沙洋农场迁到荆门落户的关键人。我们家正是打开了在荆门落户的结点,我的父母才有了后来较为安顺的生活,以致较为平静地度过了他们的晚年,我的弟弟亦有了发展的空间。他是我人生中所遇到的一位好领导,亦是我们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超,我前妻玉华的父亲,系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老牌检察官。尽管我与他女儿于1995年好说好散分手,但是他依然是在我人生中出现的一位重要人物,这辈子终身难忘。1981年我23岁,是我们家庭的一个重要节点。那年,我把父母亲及弟弟从沙洋劳改农场迁到荆门市…[浏览全文][赞一下]
写这组文字,我首先想到的是田哥。他已经走了二十多年了,我时常会记起他来。田哥应该大我十五六岁吧。之所以叫他哥,原因是他的父母与我的父母都在沙洋农场劳改,成为新人后,同在沙农畜牧场繁殖队劳动改造,我父亲和他父亲有段时间都在队里养猪。而我和田哥都属于新生子女。…[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写随笔,是一种消遣与乐趣,完全是生活中的一味元素。写了一段时间后,感觉有点累了,也就休键。再是,我以前有一个习惯,一边散步,一边听新闻,还要附加做些动作,以増加运动量。否则,只是散步运动强度就不够。因了写随笔,新闻没有听了,运动量亦没有办法加强。为了生活…[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我从手机里偶然听到《赤脚医生向阳花》的电影插曲,优美深情而动听,歌词也美:“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哪,一颗红心,暖千家,暖千家”“出诊愿翻千层岭,采药敢登万丈崖”“广阔天地把根扎,千朵万朵红似火”……听着,听着,就把我拉回到纯真的童年时代。一天,家在小…[浏览全文][赞一下]
外婆有个习惯性的小动作,就是吐舌头。通常这一动作会出现在做了错事之后。而她做了错事通常会先掖着瞒着,如打碎了糖罐子,就悄悄把碎片扫一扫,剩糖撮一撮,换个一模一样的罐子装了原样摆着。直到你问她:糖为什么突然少了半罐子?她就吐吐舌头,笑眯眯地坦白。家里的金鱼死…[浏览全文][赞一下]
仁珍生于20世纪30年代。她四五岁时,赶上日本鬼子进村,全家逃到大山深处躲着。后来日本人撤了,他们却迷了路,在山里转了七八天,饿得奄奄一息,最后是仁珍发现了回村的路。为此她母亲经常说,仁珍是家里的福星。仁珍和丈夫是娃娃亲,婚后她生了六个子女。生完二女儿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直想有箱蜜蜂,不说吃蜜,就是想着也高兴。父亲做了蜂箱,架在屋檐下,架了好多年,眼见着蜂箱老旧了,依旧是个空箱子。在乡下,蜜蜂不用养,也不用放,它们野天野地过自个儿的好日子,可望不可即。只是它们要分家,要是正好遇着,抓把细土朝它们撒,一般,它们会歇脚,聚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奶奶,又在等二姑了?现在中午过了,吃饭去吧。"一个胡同里的孩子放学经过门口和母亲打招呼。"放学了小虎子?看来你二姑又不回来了。"母亲失望的望着胡同口。做儿女的都能想象出一个白发苍苍的母亲盼儿归的心情。每一次回老家听到最多的就是小虎妈妈告诉我说:母亲当年做…[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