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133897
    2017-09-24
  • 上街赶场苑成都市32中67级5班下乡知青石建华1969年7月里的一天,此时正逢农历6月的赶场天,稻田里的禾苗正望雨淋,秧田里的草已经薅完三遍了,这段时间全公社所有的生产队里基本上都是处在农闲季节,今天的阳光照在身上,不像往日那么火辣辣的。乡间通往罗坝场镇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35109
    2017-09-24
  • 搭便车原成都市32中67级5班下乡知青石建华1969年6月的一个夜晚,我在小木屋的房间里整理我自己的衣物,顺便数了数自己的钱,这一数钱不打紧,我顿时紧张起来,自己的钱不多了,反过来倒过去地数了好几遍,翻遍了全身,包括那几个硬币都算上,把所有的钱都摆在桌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28195
    2017-09-21
  • 干娘走了,走得那么匆忙,一句话也没留下。报丧的前脚刚一出门,我便拨通了义兄的电话。我不敢相信:好端端的,干娘怎么说走就走了呢?可这事能开玩笑吗?义兄在电话那头已是泣不成声!我顾不得收拾,急急出了门,买了火纸、鞭炮、花圈等物件,踏上摩托车,一路狂奔而去……远…[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31090
    2017-09-21
  • 几个人准备到粤西“检查一下工作”,商量了好久,最后决定国庆节去阳江的海滨。10月1日上午车到高速路才知道,我们并没有对此行做更细致的探究和论证,忽视了节假日堵车的因素,滚滚的车流造成高速公路严重堵塞,他们大多是黄金周自驾游的车队。山隐隐、路迢迢,雨又断断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35749
    2017-09-20
  • ???????题记:相遇,转身,离合,悲欢,任红尘滚滚……???????一思量,一回首,往事前尘,早已是,一抹浮华,半世苍凉。???????清晨的鸟儿打破夜的寂静,几缕晨光穿透云层洒在江面上,映出金灿灿的光辉。???????这条江很宽,一眼望去仿佛与天边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6161
    2017-09-19
  • 我的儿子今年三岁半,他聪明、活泼非常可爱,可就是爱发点脾气,为此真让我伤透了脑筋。不知是宠爱的原因还是与我的遗传因素有关?我与妻子对这个问题也不知争论多少次了,最终还是没有一个满意的答案。小孩子不要吃太多的糖。有关书刊多次提醒过父母读者,我也曾劝告家里的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6310
    2017-09-19
  • 皎洁的月光透过老榆树浓密的枝叶轻泻在农家小院里,没有一丝风,只有蚊虫嘤嘤嗡嗡的鸣叫。年轻的母亲小声地诅咒着这烦闷燥热的夏夜,手中的蒲扇不停地为两个在院中的床上乘凉的孩子驱赶着蚊虫。母亲光洁的额头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汗珠悄悄地滑落时,可疲惫的母亲却浑然不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7268
    2017-09-19
  • 爷爷年纪大了,生活的重担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到花甲之年背就驼了,在加上他那慢性气管炎的老毛病,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爷爷总是佝偻着身子拄着那个槐木拐杖,摇摇晃晃地行走在风雨之中。古稀之年的爷爷用一棵根生的小槐树做成拐杖:小树根部的那个弯曲处正好作手把,然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 2/112534
    2017-09-19
  • 为了留住陈某人,每当她娘家人来“兴师问罪”时,母亲便一个劲地说好话、赔不是,但母亲和三哥的善良和软弱并没有换来理解与和平,他们更加变本加厉地羞辱和折磨三哥。陈某人的气焰越来越来嚣张,那年春天,她扔下两个女儿,一个十来岁,一个才三岁,说是去外面打工挣钱,其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2432
    2017-09-19
  • 2012年,那年的冬天,东北那嘎达格外地冷,一场又一场的大雪接二连三地下,两趟干这个山旮旯里的小屯子算是掉进了雪窝子里啦。呼啸着的西北风刮起了了大烟泡,大片大片、鹅毛般的雪漫天飞舞,天地间一片苍茫,仿佛混沌初开。新下的雪还有先前的积雪,被西北风席卷着裹挟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4061
    2017-09-19
  • 四十岁的恋爱街头在她已色素沉淀而旧的脸庞,仿佛再也找不到少女的摸样;白皙之光若盛夏过后的乔木,暗淡神伤;少女的身材不再,仿佛依是当年的骨骼,却衰意了肌肤、耳廓与红唇。只是那眼神,还有当年的踪迹;只是那声音,还有闪烁的磁力在岁月的幽暗之处兴奋的膨胀。她见到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1746
    2017-09-17
  • 闲来无事,也会闭目想象,想象我的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子的人。他会不会有正装时的严谨,休闲风的随性,居家服的慵懒;有没有板寸型的不苟言笑,蓬松质的阳光温暖,长碎发的邪佞不羁;抑或工作时的认真投入,玩乐时的桀骜狂妄,生活上的张弛有度?可是,只是想想而已,毕竟是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8601
    2017-09-17
  • 龙堂村是一家人龙堂村是名副其实的一个行政村,至今还保留着村的建制:有村两委班子、有村民组,村民名下有责任田,享受着农村的合作医疗。龙堂村是一个村,正如全国各地千万个村一样,由不同的姓氏和家族组成,同一姓氏内各有辈分,长幼有序;不同姓氏之间互有分别。龙堂村已…[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8980
    2017-09-17
  • 贾湖文化研究的又一积极探索——读《贾湖文化与太昊伏羲文化关联性研究》一人最近,笔者见到由文化部主管的大型文化类核心期刊《文化月刊》五月上半月号,里边的一篇文章引起笔者的注意。标题如上,作者是我市的文化学者张杰民。此期用六个页码刊登该文,篇幅最长,显见编辑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9764
    2017-09-17
  • 神奇贾湖曲醉人九千年一人2009年盛夏,在多次到舞阳北舞渡贾湖村凭吊贾湖遗址、对相关人员采访后,笔者与几位同事相约,对贾湖遗址进行报道。之后,有关贾湖文化的系列报道《骨笛奏出的震撼》《夕阳余晖下的诉说》《记忆久远的村落》和《让历史走向现在》见诸报端。在报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1386
    2017-09-17
  • 日出东隅照四方——丝路经济带城市报业联盟成立闲笔有只羊时间:2016年8月25日。地点:山东省日照市蓝海一号露营公园阳光会议厅。事件: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报业联盟成立。发起人:日照报业传媒集团。参与者:中国报业协会、中国渔业报、中国通关网、漯河日报社等4…[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0477
    2017-09-17
  • 长城脚下的沉思——写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后一人长城是我国的标志之一;北京八达岭长城,是外国友人经常攀登的地方,我国的长城博物馆就建在这里。洋人们来到长城脚下,经过气喘吁吁的攀登,来到烽火台,凭着女儿墙远眺,然后感叹中国文明的古老、文化的伟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0128
    2017-09-17
  • 浴霾的朝阳2017年3月5日,星期日。河南省委党校院内,春季培训班的学员大都趁着休息日回了家。又因为早上有轻度的雾霾,零星的留校学员也蜗居在了住室内。笔者本来有点犹豫要不要出去活动,考虑到既然已经起床,不愿意打退堂鼓,就一个人来到操场上。操场上,一位孤零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1598
    2017-09-17
  • 想起那龟孙酒十五年前在漯河生活过的人大都知道“龟孙酒”是个什么玩意儿——那是特指舞阳酒厂生产的富平春的。早在1992年左右,笔者与单位同事夏春海一起到舞阳侯集乡的西莲花村(当地叫莲花池,原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段荃法的老家)驻村搞社教,即社会主义教育活动。每…[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0323
    2017-09-17
  • 挥手的大娘一人3月21日,作为2017年春季培训班学员,笔者和同学们一起到大别山干部学院学习。学习期间,学校安排进农家门、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体验老区农民的生活。23日下午,我们身着红军服来到了新县泗水乡人畈村。此前,笔者曾来过一次,我看和上次的内容安排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