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6/74277
    2022-12-27
  • 我在黑龙滩东风渠扩建工程指挥部清水团部伙食团当炊事员的时候,一段时间,伙食团的团长是一个姓李的人,名字叫李玉祥。认识李团长的时候,他的年龄大概是在四十六七岁左右。听有人说李玉祥以前当过新民公社同心大队的大队长,也就是后来的里仁乡,再后来合并到天府新区视高街…[浏览全文][赞一下]

  • 16/76705
    2022-12-25
  • 该工作的工作,该上学的上学。疫毒从此告别,繁荣开始重来,春天在前召唤。苦难中辉煌,挫折中前进,凤凰涅之后就是新生。中华崛起,势在必然。俄乌冲突看大鹅,和平维护看大国,经济发展看中华,衰退没落看美帝。全球化,多边主义、多极世界,各国方能共融共生;相互封锁,霸…[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0654
    2022-12-18
  • 吃过晚饭,我正看《水浒传》中林冲雪夜上梁山一节,妻子扯着小儿子从外面回来,我之所以用“扯”,是见儿子几乎是被妻子拎进来的。妻子说,儿子吃雪。这时候我才开窗向外望去,外面已经是一片洁白了。吃雪有什么要紧,我小时候冬天常常吃雪的,只要一落雪,便伸出两只小手,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 23/87353
    2022-12-15
  •  窗前的阳光明媚,妥妥的暖意入怀,最是微寒里的一丝惬意,又是一年初冬的馈赠。 2022年将要离我们而去,转眼又是一年冬。一同走过的路,一同翻过的山,一同并肩携手的人,将终成风景与追忆。这一年,我们的心情很复杂,有爱恋也有恨别,有努力也有彷徨,有收获也有徒劳…[浏览全文][赞一下]

  • 3/86012
    2022-12-13
  • 冬韵是我当知青时,我们生产队的一个叫饶幺爸的独生女儿。知道和认识她的时候,是在我当了一个多月的知青后的一天。那天在生产队干活时,从区高中校放归属假回到生产队她家来。干活时听人问:“冬韵,昨天下午回家来的吗?”。然后,先是在地里响起来一串银铃似的笑声后,才听…[浏览全文][赞一下]

  • 6/81454
    2022-12-09
  • 1970年的那个开学季,我在五哥的陪伴下来到村办小学,开始了我的求学生涯。校舍座北朝南,耸立在藕池河东岸,青砖黛瓦,青树拂檐。连同北侧的供销社、医院,这一大片建筑群落洋溢着晚清的风韵。它展古风于四面,修旧颜于八方,在那个贫瘠荒寒的年代里,鹤立鸡群于满目茅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4089
    2022-12-09
  • 以前被叫作江南乡间的那片父亲的故居,如今已经不是那么纯粹的田园风景了。拓了路,修了楼。田野间建起了住宅区。然而到了冬天,乡间夜宴,还是要在家吃的。乡下开宴席,惯例请师傅来,在院子里支起锅子做菜,喧腾热辣,乒乒乓乓。父亲跟叔叔们聊天,母亲和阿姨们拉家常、嗑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8894
    2022-12-05
  • “我第一次看他脱衣服,你知道我想到什么吗,芭芭拉?园子里新鲜的蔬菜包在干净的白手帕里……”《丑闻笔记》里这几句话,像是一个钩子,不是比方奇妙,只是手帕招惹了我,这么多年,久违了的手帕。虽然小时候,一堆孩子坐个圈圈,唱一首“丢手绢”的儿歌,大人总是要给我们胸…[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5891
    2022-12-01
  • 春节的气氛是从年宵花市开始的,我们家是,广州的千家万户都是。2003年,小年一过,广州的大街小巷便可以看到树上挂满一串串鲜艳的“朵儿”了。花农们利用街头的人行道,或菜市场附近的空地,摆上几十盆抑或上百盆大大小小的橘,以待市民挑选。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鲜花,…[浏览全文][赞一下]

  • 5/95971
    2022-12-01
  • 我的童年是在藕池河东岸的一个小乡村度过的。小时候家里穷,穿打着补丁的衣裳,喝照得见人影的稀饭,每日里却活得快快乐乐的。春天,水稻插完了,大人收住了腿,我们却忙开了。趁着夜色提着马灯在田埂边、小沟里寻找黄鳝。夜色笼罩着整个大地,万籁俱静,只有青蛙和昆虫坚守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7/102592
    2022-11-28
  • 毕业分配,就像一把种子,在七月里抛撒,于肥沃抑或贫瘠的土壤,大家各自都忙着扎根,多年没了音讯。后来,忙完了结婚生子,忙完了蜗居。翻开通讯录,把一封封的联络文书派发出去。慢慢的,一个个潜水多年的老同学纷纷浮出水面。先锋,不知是哪一年,也不知是哪一天,我们一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 5/112940
    2022-11-24
  • 新冠病毒的传播流行与防控,从知道“新冠”这个名词到熟悉和了解,屈指算来,已经整整的三个年头的时间了。从对新冠病毒这个陌生的词汇,到对这个词汇话题的如雷贯耳成为常态化的一个东西,真的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从刚刚开始的武汉封城,看到方方日记的叙述,到如今的自己…[浏览全文][赞一下]

  • 10/116440
    2022-11-23
  • 1968年春天,一个饥寒交迫的日子。我嘴馋了,不停地翻箱倒柜。衣柜里,我嗅到了一股甜丝丝、香喷喷的桔饼的气味。我的眼睛大幅度地睁开了。两盒桔饼静静地躺在一大堆衣服里面,我知道它们神圣而不可侵犯。但是,我抵挡不住它们的诱惑,打开一盒桔饼,取出一个放进嘴里,心…[浏览全文][赞一下]

  • 6/116607
    2022-11-22
  • 小时候,我们家养了一条狗。它聪明灵敏,有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尖尖的耳朵和黄色的鼻梁。我非常喜欢它,给它筑了一个坚固而温暖的窝。狗有没有思想,我说不准,但感情确是有的。每次我从外面回来,一拐进家后面的那条小路,它就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迎接我,咬一咬我的裤管,舔…[浏览全文][赞一下]

  • 4/117764
    2022-11-20
  • 一九八四年九月,我从乡下去往省城长沙,进入长沙交院就读。学校在长沙的黄士岭。当我七转八拐,风尘仆仆地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没有想象中的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迎接我的是一条被雨水和车辆蹂躏得形态狼狈的沥青马路,一大片灰头土脸的顶端便是我们的校园。校园周围是一些民居…[浏览全文][赞一下]

  • 4/117983
    2022-11-19
  • 小时候,我是一个瘦小而体弱的孩子,每天从事各种家务劳动并没有使我的身体勇健,父母长期垦荒拓土的恒毅忍艰也丝毫没有遗传给我。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最令父母操心的那一个,她为我的病弱不知流了多少泪。记忆中,我一病就是半个月。这时母亲总是围着我转,光线微弱的茅草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7450
    2022-11-17
  • 最初听到“光阴”这个词,出自母亲口中。小时候,懵懂无知,贪恋打闹嬉戏,母亲为了督促我的学业,时常叫我搬来木凳,在屋檐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母亲坐在我的旁边,手摇蒲叶扇,见我停下来,便会提醒我:“别磨光阴了,写完了就出去玩。”于是,我伸伸懒腰,振作精神,奋笔…[浏览全文][赞一下]

  • 3/117715
    2022-11-17
  • 一九八0年的那个开学季,我们怀揣少年的梦想,带着征服性的自信,满怀对名校的向往,汇聚到省重点中学——南县一中。寝室里,上铺下铺,共同搭建寝室文化;教室里,读同一本书,写同一个字,追求同一个梦想;我们有时为一道数学题争得面红耳赤,有时为一篇奇妙美文神采飞扬……[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18164
    2022-11-16
  • 现而今,我觉得田和地基本上是分不开的含义。这一方面是因为水利设施的不断完善和改变,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粮食作物的复种指数,提高土地的单位面积农作物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当然是一件好事。正是这样,那田里除了栽秧的时候有水,在收割了水稻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水了。待翻…[浏览全文][赞一下]

  • 5/114465
    2022-11-14
  • 春天是从饥饿开始的。也许这是一个嘲笑,既是对春天的,也是对那个时代的。春节过后,准确一点应该是元宵过后,农家的存粮吃得差不多了,早稻还未播种。饥饿就像幽灵一般,悄悄潜入村庄,溜进年味还没走远的一家一户的宅子里,让农家陷入青黄不接的苦难。更要命的是白天越来越…[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