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北京造反狂飙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后,北京市的各种红卫兵造反组织纷纷成立。8月20日,北京航空学院红旗战斗队【北航红旗】成立,其头头为韩爱晶。8月23日,北京师范大学井岗山公社【北师大井岗山】成立,头头为谭厚兰。8月25日,首…[浏览全文][赞一下]
实在不好用“涅磐”的词藻,没那么华丽;但说“脱胎”也不至于,没那么悲痛。对五十年代出生、在计划经济、体制内一直走过来的人,突然在两千年初失去了工作,就是搁现在人员流动、“跳槽”并不新鲜的年月,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马上从容面对的。“重生”只是换个活法“噗通”的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永远的羞辱1959年11月,我以内招的名义考进南京河运学校,时年16岁。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災害最为艰难的岁月,农村吃食堂,每天去食堂领到的稀粥,三勺子捞不到-粒米,正值秋收,赤地千里,沒成熟的红芋被提前挖了出来,6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领一斤煑熟的红芋,靑壮年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我刚刚有记忆且能够记住一些事情的时候,于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是无论是到亲戚家还是跟随着母亲去哪个地方去串亲访友,我最怕和最耽心的事,就是赶不上那班车而是步行走路去。那个年月,无论是行走在那凹凸不平的碎石公路上,亦或是农村里那田坎小路,遇到下雨的时候路上那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教学楼的后面,就是那棵百年的白果树。经常受人朝拜的观音像,就在这上面。每周的烟火、炮竹、冥钱总是少不了的。(那时候,我们经常往后窗户扔垃圾。有次我扔了张着火的纸下去,没想到真个教学楼后墙的废纸,就这样被引着了,熊熊的大火啊。那场火以后,每个班级就准备了垃圾…[浏览全文][赞一下]
有的时候我的心牵着我的思维,让我独自徜徉在流逝的时光长河的岸边时,我感触到现在的孩子们读书与我做儿童时期的确是有着很多的不同。现在的孩子读书,除了成天在学校听老师讲解课本上的知识以外,放学回家后也是除了吃饭睡觉外,还要参加各种各样的辅导和补习以及特长兴趣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风雨中挺立的是强者,倒下的或许也是强者。我的两任上级领导倒下了,他们不是因个人的贪腐倒下,他们的人生之光彩也许在世俗的眼里,会从此黯淡下去,但他们至少在我眼中是金融改革中的尝试者、奋斗者。我敬佩他们,是他们在金融体制改革中,用双手…[浏览全文][赞一下]
“左派”一枝笔在四人帮上海党羽中,徐景贤的“理论”水平很高,笔头也很厉害,被称为“左派”的一支笔。徐景贤上小学时,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上中学时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里共青团组织发展入团,上海解放前夕,他加入了共产党。上海解放时,需要大批干部,徐景…[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十、大帅闹怀仁堂1967年1月14日,【解放军报】发表社论【一定要把我军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搞彻底】,称:决不能借口军队的特殊而对军队搞文化大革命有所动摇。这就导致冲击军队,楸军内一小撮之风在军队以及社会上迅速漫延开来。其矛头直对叶剑英、陈毅、聂荣臻、徐…[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九、和江青的亲热1966年12月11日,中央文革的主要成员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了首都兵团的代表。这是钟锤和江青的第一次接触。在此之前,钟锤多次见过江青。当钟锤招呼大家都坐下来后,江青走了过来,她穿着军大衣,戴着棉军帽,把孩子们逐个瞄了一会,然后好象熟人般的把…[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八、靠上中央文革首都兵团刚刚成立时,名声还不大,跟中央文革也没有联系,还没有巴结上中央文革。他们不象老红卫兵那样,父母都是老革命,从家庭关系就和中央有天然的联系。但是,兵团的大部分骨干都是城里的学生,消息非常灵通,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中央的决策机关。到了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七、兵团的小政变文革期间,反复无常的人,反复无常的事层出无穷,今天我联合你打他,明天,你联合他打我,更是常态。到了年底,由于老红卫兵-------北京联动已被打垮,首都兵团已经成为首都红卫兵造反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时,在兵团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问…[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六、联动被打垮了血统论是红卫兵运动兴起的基础,也是建国后多次政治运动的基础之一。尽管如此,在谭力夫的讲话出笼之后,对血统论的直接宣扬就成了反对工作组进而搞垮许多高级领导人的绊脚石。因此,从1966年9月13日北师大井岗山贴出公开信,把谭力夫的讲话认作是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看低头又想呀他又美他又壮谁能比他强-----台湾民歌槟榔,常绿乔木,径直立,可长30米高,与比冠以“宝岛绿宝”的椰子形态类似,种植六七年便有收获。槟榔雌雄同株,径比椰…[浏览全文][赞一下]
山东出了个王效禹在文化大革命中,山东出了不少“精英”人物,除了江青外,还有康生、张春桥、关锋、戚本禹、于会泳、迟群、潘复生,名字一大串,这些人都在文革中兴风作浪,劣迹斑斑。毛主席褒奖的“山东出了个王效禹,贵州出了个李再含”的时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王效禹…[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五、【血统论】被批判文革初期,当反动的血统论在全国各地泛滥成灾时,一些富有正义感的人对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24岁的北京青年遇罗克就是其中的一个。建国后的多次的政治运动,出身不好的人屡次遭受打击,遇罗克深受其害。他认为: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四、对联的大辩论1966年7月下旬,各单位的一二把手以“黑帮”论处似乎已成定论:被打倒了。在中央文革支持下的反工作组斗争,使相当数量的高级干部也受到冲击。党内残酷斗争的历史使他们不寒而栗。他们的子女也觉得这一切令人窒息。那些尚未成熟的灵魂似乎飘进了无法捉…[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三、成立首都兵团钟锤很讨厌老红卫兵,骂他们是红色的小纳粹,因为他们毫无理性,专干那些没人道的事。可是,他后来居然当上红色纳粹的大头目。在1966年的8月份,是红卫兵们大显身手的时期,林彪、江青一伙摸透了青年学生单纯、无知、好奇、冲动的特点,台上宣传,幕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二、红卫兵的暴行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北京红卫兵在国子监孔庙大殿焚烧在破四旧中收集的所谓封、资、修的物品,同时将市文化局领导及著名作家、艺术家30多人送到现场批斗,著名作家老舍也在其中。红卫兵们勒令他们围跪在火堆四周,一面用火烤,一面用道具和皮带抽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一、北京大破四旧在1966年8月18日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上,林彪代表党中央讲话,他号召红卫兵“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号召全国人民支持红卫兵“敢闯、敢干、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从8月19日开…[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