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靠上中央文革首都兵团刚刚成立时,名声还不大,跟中央文革也没有联系,还没有巴结上中央文革。他们不象老红卫兵那样,父母都是老革命,从家庭关系就和中央有天然的联系。但是,兵团的大部分骨干都是城里的学生,消息非常灵通,在某种意义上更接近中央的决策机关。到了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七、兵团的小政变文革期间,反复无常的人,反复无常的事层出无穷,今天我联合你打他,明天,你联合他打我,更是常态。到了年底,由于老红卫兵-------北京联动已被打垮,首都兵团已经成为首都红卫兵造反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这时,在兵团内部,出现了一些问题,问…[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六、联动被打垮了血统论是红卫兵运动兴起的基础,也是建国后多次政治运动的基础之一。尽管如此,在谭力夫的讲话出笼之后,对血统论的直接宣扬就成了反对工作组进而搞垮许多高级领导人的绊脚石。因此,从1966年9月13日北师大井岗山贴出公开信,把谭力夫的讲话认作是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高高的树上结槟榔高高的树上结槟榔,谁先爬上谁先尝谁先爬我替谁先装少年郎采槟榔小妹妹提篮抬头看低头又想呀他又美他又壮谁能比他强-----台湾民歌槟榔,常绿乔木,径直立,可长30米高,与比冠以“宝岛绿宝”的椰子形态类似,种植六七年便有收获。槟榔雌雄同株,径比椰…[浏览全文][赞一下]
山东出了个王效禹在文化大革命中,山东出了不少“精英”人物,除了江青外,还有康生、张春桥、关锋、戚本禹、于会泳、迟群、潘复生,名字一大串,这些人都在文革中兴风作浪,劣迹斑斑。毛主席褒奖的“山东出了个王效禹,贵州出了个李再含”的时任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的王效禹…[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五、【血统论】被批判文革初期,当反动的血统论在全国各地泛滥成灾时,一些富有正义感的人对它进行了坚决的斗争。24岁的北京青年遇罗克就是其中的一个。建国后的多次的政治运动,出身不好的人屡次遭受打击,遇罗克深受其害。他认为:家庭出身问题是长期以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四、对联的大辩论1966年7月下旬,各单位的一二把手以“黑帮”论处似乎已成定论:被打倒了。在中央文革支持下的反工作组斗争,使相当数量的高级干部也受到冲击。党内残酷斗争的历史使他们不寒而栗。他们的子女也觉得这一切令人窒息。那些尚未成熟的灵魂似乎飘进了无法捉…[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三、成立首都兵团钟锤很讨厌老红卫兵,骂他们是红色的小纳粹,因为他们毫无理性,专干那些没人道的事。可是,他后来居然当上红色纳粹的大头目。在1966年的8月份,是红卫兵们大显身手的时期,林彪、江青一伙摸透了青年学生单纯、无知、好奇、冲动的特点,台上宣传,幕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二、红卫兵的暴行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三日,北京红卫兵在国子监孔庙大殿焚烧在破四旧中收集的所谓封、资、修的物品,同时将市文化局领导及著名作家、艺术家30多人送到现场批斗,著名作家老舍也在其中。红卫兵们勒令他们围跪在火堆四周,一面用火烤,一面用道具和皮带抽打。…[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一、北京大破四旧在1966年8月18日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上,林彪代表党中央讲话,他号召红卫兵“大破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号召全国人民支持红卫兵“敢闯、敢干、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在林彪、江青一伙的煽动下,从8月19日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和小玲是从小学到高中的同学。十多年里,我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是最知心的朋友和伙伴。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又都彼此心生爱恋。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能走到一起,那份爱像哈达一样纯洁无暇,像水晶一样晶莹剔透,更像一本现代版的《梁祝》恋曲,永远藏在了我们心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中学时光每一次,我路过村头地边的时候,看到成片的蓖麻,感到很亲切。这花香,勾起我的回忆,我仿佛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我的记忆回到了我的中学时代。我读初中的学校距离我家住的地方有三、四里地,叫十里岗。所以大家不再叫它“纺织厂子弟中学”而称它“十里岗中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今年夏天,带着两个孩子自驾,沿着海岸线,从青岛到日照,再沿着连云港一直南下,最终在象山的一个渔村停留下来,某一天的清晨醒来,拉开窗帘,巨大的太阳照亮了整个海平面,湛蓝色的海与热情炽烈的红,为我涂抹了一副难以描述的震撼,我站在窗前,感动不已。我是很喜欢海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与白衣天使的故事(四)到了退休的年龄,正是漂泊归根之时,未料却从苏北来到苏南生活。苏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老年宜居之地,但人地两疏,什么都感到不方便,看病尤感不方便,因为现在普遍看病难,在外地看病就更难;而偏偏这个年龄看病又成为常事。我每晚睡觉都要服安…[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与白衣天使的故事(三)2012年5月,我头部患了带状疱疹。这种病多发于腰部,像蛇一样绕腰一圈,因而中医又称蛇带疮。也发于头部或身体其它部位,我市审计局有一副局长,竟发于耳内。西医治疗疗程较长,而且不易治彻底,到下雨阴天就复发,疼痛难忍;中医可以根治。我曾…[浏览全文][赞一下]
早听人说,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根据我上三年大学的经验,大学不够社会,但是够情色。这种情色很社会,又不那么社会。因为它产生于青春校园中,所以总是有关风月。什么风,什么月,一落到这群读书人眼里,就变得复杂,变得旖旎,变得莫名其妙又让人心波柔软,心水荡漾。好色,几…[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德“无德”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位所谓的“革命老干部”相当有名气,在文革十年中,他不但得到毛主席的重用,而且在多次政治运动,他都能左右逢源,顺利过关。他就是吴德。文化大革命前,吴德任吉林省委第一书记兼吉林省军区政委。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八年,他历任北京市委第…[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最幸福的时刻在二十八中工作组撤离后,跟蒯大富一样,钟锤也成了反工作组的英雄。8月17日,钟锤接到中央文革办公室的通知,邀请他参加在第二天举行的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并登上天安门城楼同毛主席一起检阅百万文化革命大军。接到通知后,钟锤感到很高兴,他的行动终于…[浏览全文][赞一下]
九、红卫兵的诞生在漫长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领导全党同心协力与国内外敌人作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时牢固地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程,也是毛主席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望不断提高的历程。特别是林彪担任国防部长,主持军委工…[浏览全文][赞一下]
八、蒯大富的造反继北京大学聂元梓之后,清华大学的学生蒯大富也带头起来造反了。1966年6月19日,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902班学生蒯大富提出要赶走以叶林为组长的工作组。同一天,刘少奇委托夫人王光美去清华大学看大字报。6月21日,蒯大富在一张大字报上批语:革命…[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