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93535
    2020-07-27
  • 十四、臭老九帽子还在我来文中工作一年后,学校分给了我一间新宿舍,这时我才有了一个象样的家。开学后,我把大儿子带来学校,把他送往在附近一所小学里读书。我还没有自己的厨房,我就叫他在学校大饭堂里吃饭。不久,我爱人也带小儿子来了学校。小儿子还没上学,就在学校里玩…[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1681
    2020-07-27
  • 四十七、战前动员古老的、久负盛名的紫贝中学成了一座兵营。早上,我又来到母校,在校园里,人们再也看不到背着书包和拿着课本的教师和学生,而是一群群背着步枪、扛着子弹箱的武装人员。太阳出来以后,学校大门也给封锁了,门口有几个民兵在站岗,一座临时制做的铁刺木栏,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2970
    2020-07-27
  • 十三、虚张声势吓烂仔80年代初,“治安问题”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当时,社会治安形势恶化,恶性事件不断,老百姓的安全感很成问题。在文昌县城里,我经常看见流氓烂仔们成群结队的出现在街巷和闹市中,他们或长发披肩,或戴着黑墨镜,或穿着大喇叭裤,大摇大把地走在大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4073
    2020-07-27
  • 四十五、重访母校陈华训的死激起了井系旗派广大群众的无比愤慨,他们纷纷上书指挥部,要求主动向联总派发动攻击,决心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向联总派讨还血债。井系旗派头头充分利用了这一派群众狂热的复仇心理,觉得这是煽起井系旗派战斗激情,扭转战局的最好机会。于是,在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2026
    2020-07-26
  • 十二、文中老师不好当八十年代初,文昌中学校园还是老模样,除了新建的一栋教学大楼外,所有的建筑物还是我六十年代读文中时的旧校舍。一条旧校道把校区分成两块,东校区是初中部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图书馆、教师会议室和学生饭堂都在这一块。西校区是高中部的学生宿舍,科学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1559
    2020-07-26
  • 四十三、海垠求生由于海水不断地上涨,淹没了所有低洼的地方,这个海垠显得非常辽阔,简直没有个边,除了红树林就是海水,看不到一块陆地。在夜里,我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只能朝着有红树林的地方走,以为到了那个地方就是岸边。可是,我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了,当我用尽了力气赶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00745
    2020-07-25
  • 十一、百尺竿头从头越1981年春节过后不久,春风送暖,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阔别十多年的母校------文昌中学。映入我眼帘的,都是那些旧的建筑物,学校总体面貌没有变,教室还是原来的教室,宿舍还是原来的宿舍。校门没了踪影,在它的原址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9424
    2020-07-25
  • 四十一、空手而归曾指导员把我们带到军官食堂,招待我们坐下以后,就把吴雄带走了。我们等待了一会儿,几名战士抬来了一筐筐的饭菜,正冒着热气,油条、馒头、包子、肉粥、汤面,应有尽有。我们饿极了,也顾不得面子,一齐拥上去,放开肚子吃了起来。吃完饭以后,曾指导员又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92035
    2020-07-24
  • 十、听从母校的召唤1980年底,我在海南师范专科学校学习了三年后,毕业了。面对着即将到来的毕业分配,我又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我即将走上新的工作岗位,有了铁饭碗。我担心的是,我已经有了家庭,如果被分到边远的山区,一辈子呆在穷山辟野,我的爱人怎么办,我的孩子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9711
    2020-07-24
  • 三十九、堂福会议开会的地点在我们昨晚休息的那栋稻草棚里。王诚树老师早来了,正在跟一些同学聊天。他看见我来了,便跟我打个招呼,一双失神的眼睛瞪着我:“小黄,怎么早你跑到哪里去了?几个同学去找你都找不到,我以为你开了小差呢?”我有些生气,但又不便发作,只好应付…[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3828
    2020-07-23
  • 九、三年海师共筑梦在大学里,在理科生和文科生之间,文科生总是多一点幽默感。海师也是这样。有一次,学校在课外活动时间安排各班到大操场拔草。很多班级拔得很快,三下二去一,几分钟就解决问题。可是中文系77级却不是那样,劳动委员把地分成几块,一组一块,一组人排成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2308
    2020-07-23
  • 三十七、虚张声势12月16日夜间,东郊公社红农会民兵武装上城,这是井系旗派最大的一股武装,堪称主力。此外,按照紫贝岭前线指挥部的命令,县东、县北、县南等地的红农会民兵武装也先后集结,准备按预定方案上城解围紫贝岭。第二天上午,集结到县城附近的红农会民兵已经达…[浏览全文][赞一下]

  • 1/277107
    2020-07-21
  • 参军第一年,我在连部当文书。主要负责写写画画,收集整理各种文件以及枪支的管理,偶尔也负责接待来部队探亲的战士家属工作。我的宿舍与连部仅有一墙之隔,平时里来往的人比较少,我也落得个清闲,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班长朱明发成了我这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1058
    2020-07-20
  • 八、海师生活趣味多40年前【1978年】的海师,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它没有高楼林立的拥挤不堪,也没有车水马龙的四处喧嚣。它象一位清纯的少女,静卧在秋天的原野里,美丽、大方、恬静、淡雅。当时的海师,不象是一所城市中的大学,而象是一所普普通通的农村中学。海师座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8798
    2020-07-20
  • 三十五、竹林枪声怎么办?又要上紫贝岭了,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以后再出来就难了。我带着复杂的心情,很不情愿地跟上队伍。这时的紫贝岭,已经是我心中的梦魇,一想起它就不寒而悚。我想,如果当时有一股联总派埋伏在下东高地上,挡住我们的去路,我们就上不了紫贝岭了。说来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0259
    2020-07-18
  • 七、学农和体育锻炼1979年秋季,79级新生入学了,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老三届的影子,后人把77、78、79三届学生称为大学的“新三届”。后来在80级的大学生中,我们再也看不到“老家伙”的身影了。在离灵山镇不远的一块坡地上,有海南师专的学农基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80397
    2020-07-18
  • 三十四、回紫贝岭“快起来!我们要走了!”睡梦中我被叫醒了,我站起身来,用手揉着干涩的眼睛,看见海堤上已经没有多少人了。“民兵呢?”我还记得我们呆在这里的任务。“民兵个屁!我们白等了一夜!”张亮不满地说,转身就走。“可能他们从另外地方上来了。”李海猜测着,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8457
    2020-07-17
  • 并不平静的小镇公司座落在一个曾经无名的小镇,听人说最初建厂时交通很不方便,乘过路车,下车后要走好几里地才能到厂。当初建厂属外方援建的几大国有企业之一,归口国家化工部,建厂后正逢知青返城之际,加之云南知青不少,第一批员工中有好些外地知青,上海的,重庆的,北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9095
    2020-07-16
  • 七十年代的评【水浒】【水浒传】是我国一部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它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数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可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文革中,这部深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的文学作品却被四人帮当作反面教材,掀起了一场所谓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8193
    2020-07-16
  • “打越南”和编作文1979年初发生的府城小风波很快地平静下来。这次行动大灭了流氓烂仔的威风,大长了学生的志气。从此以后,流氓烂仔再也不敢来海师骚扰滋事,给学校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次行动也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他们说:“学校的治安工作是个大问题…[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