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消失的岁月第二部:激情岁月第一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章第一节十四中学开学啦-1重庆十四中学明天就要开学啦!大家都为我高兴。爸爸快乐地拍着我的肩膀心疼地说:我家牛儿是个好孩子,现在才十一岁就上初中了,就是学校远了点,上坡下坎可要务必注意啊!我十分听话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重返学校3月中旬的一天,艳阳高照,春风送暖,我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一跨进校门,我的心里就冷了半截,学校里破破落落,教室宿舍门窗洞开,一片狼籍。校道中间也长满了草,到处是烂叶枯枝,连路也掩没了。学校里空荡荡的,没见几个人,一片荒凉的景象。我走近图书馆大楼…[浏览全文][赞一下]
六十一、举起了白旗1968年1月1日,新的一年来到了人间。早上5点钟,联总派指挥部通过广播向井系旗派发出最后一次通牒:井系旗派必须立即投降,否则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离天亮只有一个钟头了,被围的井系旗派为了寻找一条生路而所作的一切努力都失败了。现在摆在他们面…[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骚动的心一座伟峨的灯塔屹立在沙滩上,周围是一些木麻黄树和灌木林,灯塔的根部是巨大的堡垒式的建筑物,它象一名忠实的卫兵,日夜警惕地守护着这一带海疆。白色的浪花亲吻着金色的沙子,发出轻轻的呢喃。放眼远眺,碧海蓝天,白帆点点。一艘货轮挺着巨大的肚子,懒洋洋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十九、一打清澜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清澜墟是滨海东部重要的港口城镇,这里水深港阔,水陆路交通非常便利,国家很多物资从大陆用船运到清澜港,再由清澜分发到滨海各地。我虽然是东郊人,但到东郊墟去的次数就比不上到清澜墟去的次数多,因为清澜墟是我们到县城去的必经之…[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一年,我考上了乡里的中学,上初一。学校离我家有几里路。每天步行上学、回家,单程要走上半个小时。我家在村西头,离西边那条中心堆(一条通往学校的路)很近,可是上学校走这条路就弯远了,要是从田埂上穿行就近多了(就是要走过几座危险的桥,有的河桥也没有,窄的地方可…[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十七、土崩瓦解夜幕降临了。紫城镇上空火光闪闪,枪炮声震耳欲聋,黑夜并没有使战斗减弱,反而更加激烈起来。联总派不但在紫贝河一带,而且也在人民广场、人武部军火库一带发动了强攻。联总派集中了所有的炮火猛轰紫贝岭。紫贝岭上,炮弹呼啸,弹片横飞。几颗火箭弹拖着绿色…[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十一、调离文中图出路文昌文化发达,教育发展,素有“文化之乡”美称。但同时文昌县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贫困县,这里资源缺乏,土地瘦瘠,工农业生产停滞不前,国民经济财政收入困难,严重制约了文昌的发展。过去文昌有两多,一是下南洋的人多,二是外出谋生的人多。文昌在世…[浏览全文][赞一下]
——古镇拾零“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前年"十、一"假日期间,我从太原坐上大巴车经过几个小时的奔波,来到了洪洞县,去寻找那歌谣里传唱的大槐树。很遗憾,当地虽然是处处新槐,但那传说中的大槐树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中,只有从古树根旁孳生出来的一棵不足百…[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十、邹校长力保文中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文昌县城------文城镇的规模还很小,它的建筑物主要集中在文昌河畔和紫贝岭上,北至文昌车站,南至文中坡,西靠紫贝岭上,东临水涯莨边,巴掌大的一块地方。从县城的主要街道文南街往南走,不远就到了文中坡,这里地势稍高,…[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十六、生死博斗漆黑的夜。在圣殿这栋庞大的建筑群里,灯光暗淡,静悄悄的不见一个人影,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睡梦中去。当然,那些岗哨都有意安排在黑暗的角落里,你就是睁大眼睛也很难把他们找出来。在圣殿的尽头,一间大房子的门虚掩着,一缕光线,冲开门缝,安祥地躺…[浏览全文][赞一下]
回顾我英雄的210部队作者唐胜才一个火热的年代,一个沸腾的年代,一个催人奋进的年代,一个令人刻骨铭心啊又永远让人怀念的年代。在那如火如荼的战斗岁月里,一支光荣的英雄部队诞生了。后来我也成了那支部队的一名光荣的战士,这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历程。首长说,那是一九…[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九、打野味其乐融融在文中,即使在最繁忙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之中,我也会挤出一点点时间来消遣消遣一下,以放松一下那紧绷的神经。我是个玩家,有时忙里偷闲。我的兴趣是打猎。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提出什么保护生态之类的法律,打猎是允许的。俗话说,钓鱼打鸟,家境…[浏览全文][赞一下]
栀子花青石板1一缕鲜香,扑鼻而来,哦,是栀子花开了。真香!清,纯,润,似乎还带着淡淡的甜味。一场春雨后,山青青,草青青,水青青,田里的禾苗青青,地里的高粱、包谷青青。山边的树、路边的树、院落边的树青青。青青的树中,栀子花树更青,青得发亮,青中带翠,连枝带叶…[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十五、空忙一场经过一个多钟头的紧张行军,东南线的队伍终于赶到了凌村桥一带。此地离县城约有五六里路,紫清公路正好从这里通过,上高中时我曾多次骑单车经过这里。潘先阳带领的尖兵排,已经占领桥头一带的阵地。大队伍赶到后,他们把阵地交给了东郊连,然后撤回到附近的凌…[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八、我们是亲密战友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教师这个职业------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苑”。从教几十年来,我并不觉得教师有多么“伟大”,多么“高尚”。我只觉得,跟各个行业一样,教师也是一种职业。做为一名教师,我们要敬岗爱…[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十三、新的战士送走王诚树后,我的心情轻松了好多,压在我心里头的包袱被摔掉了,现在我的活动再也不会受到指挥部头头的约束了,我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第二天天一亮,我和庄雄相约去找潘先阳,联系加入民兵队伍的事。我现在已经找到了一个落脚点,这…[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七、6班和单元教学天高云淡,金秋送爽。1982年9月,又迎来了一个新学年度。这时,我接到学校的通知,要我担任新的班级------初一【6】班的班主任。又是6班!刚刚送走了一个“瘟神”,又跑来一个!我的头皮一下子大了起来。原来我想要一个“好班”,大干一场,…[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年,国际社会风云突变,北疆边陲,百万大军疯狂压境,战云密布,阴风骤起,为了配合边境哨卡保家卫国之战备之需,我们班四台车奉命到位于中苏边界的托云哨卡执行配属任务。平时忙于战备运输任务,车少活多,几台车都处于日夜兼程,疲于奔命的满负荷状态,为了尽早把各种急需…[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十二、别了紫贝岭我决心要离开城外的那些同学了,因为跟他们在一起活动,或迟或早是会接到进入紫贝岭的命令的,与其留在紫贝岭上坐以待毙,倒不如跑到外面去闯出一条生路。我自从离开紫贝岭的那一天起,就已经下定决心不再进入紫贝岭了,因为我知道,留在紫贝岭上,等待着我…[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