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才明白,比相遇更难得的,是重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聚少离多成了人生的常态。大概是那一年盛夏那个大喊茄子的小瞬间,我依然清楚地记得我们一一拥抱告别,说着以后常联系的话,后来转身,就再未遇见。我是一个特别念旧善感的人,这也许跟我极好的记忆力有关,有次和闺…[浏览全文][赞一下]
八、紫中校园里的扫祭活动4月5日上午,按照总部的指示,紫中井岗山兵团驻校的同学们,进行了扫祭潘先甫、郑家益两位“烈士”的活动。当时的情况是,在大武斗中我们这一派死了不少的人,时间和地点都不同,因此我们的“烈士”墓地相当分散,分布在全县各个角落里,不象联总派…[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十二、艰难的路途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掌。在琼紫公路上,走着一群又一群的人流。井系旗派东南线的民兵们冒着寒风,忍受着饥渴,抬着沉重的双腿艰难地行进着,紫贝县距离他们越来越远了。过了中税墟,我们总算是脱离了紫贝县境。联总派对我们的威胁减弱了,这里毕竟不是联总…[浏览全文][赞一下]
认识陈鸣的时候在一九七四年前后,我十五岁他大概是二十四五岁。胖乎乎的圆圆的脸配额着一双大大的眼睛,一米七五左右的个头。陈鸣他那天是陪着区革委会一位副主任来东风渠扩建工程指挥部红石坎工程建设工地,看工程建设进度的。他陪着那位区革委会副主任我在伙食团看到了陈鸣…[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地鸡毛回到质检中心,当时有机公司新建产品正遭遇污水处理问题,于是安排我做了近两个月的废水处理。部长也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有想法,安排我做,由于废水COD太高,可以处理,但是处理成本要求控制在几十元以内,还是很有难度。目前好些产品都遭遇废水处理问题,尽管开…[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武斗中的“烈士”1968年4月的滨海岛,阳光灿烂,山青水秀,草木争荣,自然界一派生机勃勃。然而,滨海文革的战车仍隆隆作响,两大派依然怒目相向,准备着最后一场的撕杀。4月5日,清明节,又是一个敏感的日子。当普通老百姓在扫祭他们先人的祖坟时,井系旗派和联总…[浏览全文][赞一下]
七十、撤出阵地夕阳西坠,蓝天上跳出了第一颗明星,接着第二颗、第三颗星星也出来凑热闹,四野有点模糊起来。一会儿,枪声不象刚才那么密了,阵阵晚风送来了浓浓的火药味。指挥部命令东郊连撤出阵地,向西北方向转移。走在我们前面的已经有好多支队伍,那是其他公社的连队。听…[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一章无名指无戒指最近比较火的一部电视剧《三十而已》,趁着中午午休的时间,也追了起来。刚看到一个情节,夜晚陈屿接回了在郊区迷路的钟晓芹,给她包扎手上伤口的时候,发现钟晓芹无名指上带着失而复得的结婚戒指(此时他们已经离婚有一段时间了。)看到这个画面,恩绪不由…[浏览全文][赞一下]
1观音凼的荷花开了。十里荷香的荷花也开了。永川人传遍了,纷纷去观看,还纷纷拍回了照片。我很想去看,但因琐事耽误,没有去看成,留下了遗憾。虽然可以从照片上观赏荷花,但没有现场感,难以走进画中。现场看花,花也会看我。我看它不转眼,它看我也不转眼。盯着看,它深入…[浏览全文][赞一下]
众所周知,北方著名的鱼米之乡白洋淀就在安新县境内。安新一中位于安新县城北关附近,与白洋淀护城河仅有一墙之隔,因为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到了夏天的时候,我们的体育课经常要去附近的河汊子游泳。我们学校很多同学都来自于水乡,无论男女同学,游泳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家常…[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时,养得畜禽质量高,这是可取的,但是生产力很低、很落后,假如放在今天,运输就不需要靠肩膀,碎青饲料可以用粉碎机,熬猪食可以用电和煤气,装一个智能监控手机便可以看到母猪分娩的情况,等等,这就可以大大减轻了父母的劳动强度。——题记在农村,谁家不养几头猪和不养…[浏览全文][赞一下]
小时候的我们,家里穷困,吃的是杂粮,穿的是粗布,没有白面,更谈不上肉蛋,生活艰苦,大家成天都在忙着干农活,个个都在为吃饱肚皮而发愁。一碗对现代人来说再普通不过,几乎每天都能吃到的鸡汤面,却引起了我对以前美味碗面和健康生活的无限向往。那时的人们基本上都过着自…[浏览全文][赞一下]
回忆片段高和义著目录第一章、童年时代第二章、艰难岁月第三章、忍辱负重第四章、背井离乡第五章、呕心沥血第六章、自强不息第七章、步履沧桑第八章、退居苦乐第九章、征途感悟第十章、情系故土第十一章、未了之情========★★★=========回忆片段第一章,童…[浏览全文][赞一下]
六、另一场战斗1968年3月下旬,正当我们紧锣密鼓地东查西访,组织材料,大搞【12月血案】的时候,头头们也没有闲着,他们正在为另一件大事而操心:如何在谈判中击败对手,为井系旗派争取更多的利益,为即将成立的革委会捞取更多的席位。头头们总是在异想天开,呕心沥血…[浏览全文][赞一下]
六十九、激战龙海园在村外的一块大番薯地里,挤满了一堆堆神色紧张的人群,他们横七竖八地趴的地里,正拼命地向前面的地沟里爬去。村子里不断有人跑出来,他们一面跑,一面大声叫喊,个个狼狈不堪,惊慌失措。番薯地旁边有几个墳堆,这时已经挤满了人,他们隐蔽在墳堆后面,紧…[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一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章第五节-2我们的韩光老师初二下学期,十四中学根据重庆市敎育局的安排,积极响应国务院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精神,在学校大礼堂召开了推广普通话动员大会。校长在动员大会上重点论述了推广普通话的伟大意义,他告诉大家,新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一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章第五节--1我们的冉超老师我家搬到市中区爱仁堂1#以后,我仍然在溉澜溪十四中住读,学生宿舍在学校食堂附近,离学校大操场也不远。同一个班的同学都分配在同一个楼层,学生宿舍里木制双层床一间接着一间,年龄小点的同学住在下铺,大一点的同…[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一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章第四节罗家幺姑要回家乡去了-2从参观罗汉寺返家后没有几天,罗伯伯的小弟弟来江北水沟街8号大院把幺姑送回老家。离家的这天早晨,爸爸,妈妈领着我们一家老小和罗伯伯,罗妈妈和罗怀静弟弟一道把他们送到江边,大家依依话别遥看着他们登上轮渡…[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一章阳光灿烂的日子里第一章第四节罗幺姑要回家乡去了-1一九五四年国庆节过后,学习生活仍然是那样紧张而快乐,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当我才刚刚起床的时候,大院后厅厨房早已亮起了灯光,王伯伯每天清晨都起早为我做早饭,从不间断。爸爸也是每天大清早就起来操练武功…[浏览全文][赞一下]
五、编“12月血案”4月上旬,紫中井岗山兵团恢复了正常的活动,来紫贝岭上报到的井岗山同学越来越多,许多同学的派性情绪又重新被煽动起来,井岗山兵团这部造反机器又开始运转了。同学们在接受了任务以后,下乡的下乡,搞调查的搞调查,各司其职,忙得团团转。在原县人委物…[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