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大地,温柔的梳理着河边垂柳长长的秀发,梳理着时光里那些枝繁叶茂,梳理着曾经的似水流年,草儿舒展着腰肢,花儿冲着明媚的阳光仰起灿烂的脸庞。时光如流,岁月如梭,昨天已变成美好的回忆。当初朝气蓬勃,满怀憧憬走上工作岗位的我,芳华已逝,如今已霜染青…[浏览全文][赞一下]
时间来到了1991年的8月,洪水还是来了!整个木杨河全线出槽,松花江第一波洪峰也即将经过我县,县城城区尚安,但周围部分农田已被冲毁。我们村位于县城边上,村里的大多数的乡亲们都忧心忡忡,当然也有个别家里的田地都在岗上的村民,看热闹不怕事大,茶余饭后传着不咸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九八零年的年末,因为工作变动到了一个新的单位,邵是我到新的工作单位的一个团委书记。认识他的时候,他的年龄大概在三十二、三岁左右。初看上去,邵根本不像一个机关干部,到好像是一个终日劳作的农民。他的那一张脸黑黢黢的,让人觉得他不一定是一个在机关工作的干部。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今天是2020旧历新年的第七天,一大早老爸就打电话来,说要不要到香坊一起去吃面条,带上佳佳,因为今是“人日子”。由于前一天睡得比较晚,还没有起床就随口应着,解释着。他哪里知道,我昨天下午就已开车返回北京,所以也就没成行。在武汉暴发引向全国的新型肺炎真的是很…[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八高二要分文理科,我报了文科。我爱好文学,希望学习文科来学习写作,有个梦想已在心中形成,就是以后能写出自己的作品,成为一名作家。班主任要求我报理科。那时有一种重理轻文的思想,成绩好的同学都要求报理科,成绩差的去上文科。班主任说:“文科是笨蛋的集合。”我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十七高一那年暑假,我在祖父那儿找到一本厚厚的《清词选注》,书里有清朝主要词人的作品及作者简介和简短的注释。我知道最好的词应该是宋词,我真恨那“清”字不是“宋”字。最后一位选注的词人叫纳兰容若,我在梁羽生的小说里看到过这个人的名字,他出身高贵,武功高强,没想…[浏览全文][赞一下]
挑火大年除夕忙碌了一天,家务累及两人腰酸腿疼,为清扫旧尘,迎接新岁,岂可道累言痛?很好很向上的生活,可以得意的吃年夜饭,妻子做的一道鱼,我做的两道菜,一荤一素,雪碧白兰地,碰杯曰:新年快乐。过去的一年是度过危机,并做有几件大事的一年。碰杯之际,内心想到,顺…[浏览全文][赞一下]
旭光的眼神近八时的旭光并不妩媚,且似乎那炽白的光中,略有风伤之姿,而街头和右边公园的柳,却已被神笔涂抹成虽然稀疏,又呈竹翠的青春色泽。此样的途中,未见各式的花树,但知道迎春已经开放,艳艳黄黄,串串醉醉,远观成丛,还有白玉兰,那记忆里的白玉兰,会大朵大朵奢侈…[浏览全文][赞一下]
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因为周末心情显得特别轻松和愉快。浏览微信,看到一个说是近几天流传很火的视频。我好奇地点开,原来这是一位叫马丁的节目主持人的题为《父与子的战争》的演讲视频。这个视频,说的是父亲如何要儿子表里如一,诚实做人的故事。看着这个视频,我泪流满…[浏览全文][赞一下]
看过的经典电影不在少数,最近却总是反反复复想起《芳华》,印象极深的三个场景,一个是文工团浴池的女更衣室,年轻少艾的女孩子三两聚坐,肆无忌惮地说笑嬉戏;一个是越南战争结束后的汇报演出,精神错乱的何小萍从礼堂默默走出,伴随熟悉的乐曲在寂静的雪地中独自起舞;第三…[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牧童、短笛、老牛,三者常常完美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清新悠闲、朴实无华的田园风光。这就是牧童生活,纯朴率真,无忧无虑,恬静怡然。这亦成为很多古诗的意象,如我们非常熟悉的《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清明…[浏览全文][赞一下]
今昔石屋水夜正深,月光越酽了,凉意更重了。本是阳历五月天,仿佛是深秋,是大山深处的原因吧。渐渐地,已能隐约听闻到犬吠声,我知道近石屋水了;继而踏过一板木桥,哗哗水声不绝于耳,近村后的小河了,沿着小河下去便是石屋水,山里人估计都入睡了,不时传来的犬吠更增添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家的老屋,是藕池河旁一座五间房子的茅草房,土木结构,坐西朝东。厚重结实的木门,古朴典雅的窗户,木结构的雕刻及整体布局都在讲述着主人曾经的派头、排场、阔气。门前是一个很大的菜园,几畦绿油油的菠菜、辣椒、茼蒿……就像鲁迅先生所描述的百草园一样,每到夏天,油蛉…[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月桃花满山红(散文)作者唐胜才三月,又叫桃月、季月、蚕月、晚春、暮春,三月是美好的,温罄的季节。三月百花盛开,繁花似锦,是花的海洋,是花的世界。我带着愉悦的心情,从禁闭了一月有余的防冠毒宅守中走了出来,带着桃符祛邪的心情去了一趟桃峰山,从内心真正感受到了…[浏览全文][赞一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有欢乐也有痛苦,还有那些一生都抹不去的记忆。我出生在一个工人家庭,妈妈每天很晚才下班,倒不是因为她在车间里加班,而是下了班以后,她去水房洗家里的床单、被套还有一家人的脏衣服。爸爸下班以后,他领着三个女儿忙着做晚饭。我和哥哥一个五岁,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1973年的春天不但来得特别早,似乎还有点儿热闹。这真是应了袁枚的那句“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的诗句。那浩浩荡荡的春风,吹到了北大荒广袤无垠的荒原。浩土无疆的麦地里,拖拉机的车后挂上了播种机,正在播撒着丰收的希望。韶华流转,岁月更新,世事的变迁有时使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份淡然在路上(四)——二舅与二妗子(作者:刘姝含)四、二舅和二妗子二舅是乡村教师,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勤勤恳恳,谨言慎行。二妗子家境富裕,温良贤惠,心灵手巧,在那个年代被划为地主后代,生活受到过一定影响。在我的印象里,二舅和二妗子相敬如宾,从来没有吵过架…[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份淡然在路上(三)——初恋的美与真(作者:;刘姝含)三、初恋的美与真上班后,经热情的同学牵线搭桥,认识了初恋男友BC。那是一个极其帅气的男子,是一家工厂厂长的儿子,净身高1米80,身材强健匀称,面庞清秀完美,白衬衣一尘不染,整个人散发着神秘的阳刚气质,走…[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份淡然在路上(二)——自由与理想(作者:刘姝含)二、自由与理想八十年代初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拂大地,父亲便迎风而动,食品厂、面粉厂、加油站,并大量购销粮食和化肥,迅速成为当地有名的富户。家庭的富裕不但膨胀了我的理想,还严重助长了我的个人自由主义。在沙…[浏览全文][赞一下]
那份淡然在路上(一)——童年的小幸福(作者:刘姝含)一、童年的小幸福七十年代,父亲是县化肥厂的工人,工厂内车间林立,布满了各种迂回穿越的管道,轰鸣的机器声日夜不停,在寂静的黑夜如同来自宇宙深邃而遥远的呻吟,透着神秘的光芒,心中父亲的形象愈发显得格外高大。在…[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