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81509
    2019-02-28
  • 2014,本命之年再起航!带着几分欢脱、几分潇洒,曾无数次告诉自己生活很简单,最美是“自然”,做个乐天派,挺好!2014年的春节,是我毕业后的第一个春节,没几天假期余额就已经显示不足,短短7天,第一次感觉在家没有待够,没有好好陪上几天家人,又要行色匆匆、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82256
    2019-02-28
  • 2013,带着几分执着、几分倔强,一个人第一次在北京过完了元宵节,看了引8090集体追忆青春的江苏卫视蛇年春晚,时隔多年再合体的F4同台亮相,献唱《流星雨》和《第一时间》依旧感动、兄弟情深谊厚令不少人感慨。四人此番暌违四年的亮相引发了一股怀旧潮,我相信青春…[浏览全文][赞一下]

  • 2/93396
    2019-02-26
  • 八景矿中学,位于八景镇铁路东约三华里的矿部。我的班主任郑金根老师曾是这所学校的付校长。这所中学凝结了他大半生育教的心血,培育送走了一届届他的学生。这是一所职工子弟性质的学校,一所特殊年代成长起来的学校,更是一所与矿山兴衰息息相关的学校。在这样的学校教书育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1/77472
    2019-02-23
  • 物管忽然贴出一条冷暴力宣言:(屋顶花园)禁止栽种花草树木。那曾经植好的,不论是菜蔬、鲜花、还是果树,统统都要移除。我的草木年华,我的田园牧歌,至此,将变为一片虚无。父亲母亲两年来的心血,也将付之东流。想想往后来到屋顶的平台,只有冰冷的水泥地板等着大家,该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 1/90395
    2019-02-19
  • 九年前的春节一今天是大扫除的日子,春联没有大的变化,里屋的彩画也是去年的。儿子卧室的彩画是改装的,镜框以黑色为底,铺就两个不同的“福”字;客厅和我的卧室是两个字画的交换,春天的那副放在客厅,客厅的那两挂中国结中,换了一对剪制的招财童子。还有不同的是,旧物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1263
    2019-02-12
  • 早晨,爱人买了几个芝麻烧饼做早餐,浓浓的芝麻香味充满整个房间。我不禁想起上初三时与烧饼有关的一件事情。我们上初中时,中师还是非常让人羡慕的学校。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考上中师就相当于跳出农门,所以,那时中师也是非常难考的。我和同村的果姑有幸被选上参加中师的面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93489
    2019-02-12
  • 昨个儿中午下班我们陪读租住的小区停电,没有尽头的台阶看着就眼晕。刚开始前几层楼梯能叫走,但是越走越慢,后来纯粹是爬,扶着步梯旁边的栏杆爬。尽管楼道里和屋外一样是春寒料峭,我已经浑身是汗。身后放学回来的小男孩说:“高个子大爷我认识您,您在我家楼上住,来,我拉…[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06302
    2019-02-07
  • 最熟悉的陌生人不知从何时起,感觉自己和父母的生活轨迹成了两条平行线,没有相交的话题,慢慢的淡出父母的视线,更多的对父母是不报忧也不报喜,团圆围坐在一起突然之间感觉父母成为了自己生命中最熟悉的陌生人。儿时的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以及好奇的十万个为什么都成为了过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 1/116806
    2019-02-03
  • 有钱没钱,剃头过年,老话儿说的在理。过年了,赶紧的,理个发,让传统的美好愿望从头开始。大年二十八吃过晚饭,我就加入了楼下理发店的排队行列。不大的店面,靠窗户一排长椅上塞满了顾客,老人小孩,男人女人。打个盹儿,再睁开眼,十点多了,店里灯火依旧明亮,排队的人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8429
    2019-01-30
  • “吃了腊八饭,就把年来办”。今年的腊八节是阳历1月13日、农历腊月初八,过了此时人们就开始陆陆续续备办年货了。人们都普遍认为,如今年的气氛远不如物质匮乏的年代。我觉得这是因为现在的生活条件太好了,天天可以过年,想吃什么随时可以买到,有的甚至到酒店订几桌酒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9991
    2019-01-26
  • 90年代,还没微信。人们联结亲情、友情更多的还是书信。初入莞城高埗,闲暇之余,买了本珠江杂志,无意看到,杂志社举办文学社。只要剪下6期刊花寄回杂志社就可成为会员,优先推荐学员习作,刊登会员联系地址。小时就喜看散文,小说,升中学读朱自清的名句,“没有月光的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8176
    2019-01-25
  • 长年在外,年近花甲,故乡生活的情景,早已变得遥远。近日翻阅闲书,一张夹在书页中与妻合影的照片飘落下来,看着芳年俊秀的妻子,那些个沉淀的往事,些许的伤感里,又勾起些闪亮绚丽的身姿來。我生长在一个煤矿的山谷中。那年一块长大的狗狗,指着远处的丁山说:我帮他加工好…[浏览全文][赞一下]

  • 8/107578
    2019-01-21
  • 我以为我们会有好多个十年,直到后来我们再未遇见。——致我们的十年当某一天的清晨,睁开双眼,发现镜子里早已是另一张略显成熟的脸。分不清是梦境还是现实,只知道好像在另一个时空里,有一群少年,陪我度过了一个漫长的十年。是十年吗?大概是吧。你们做着相同的梦,就像深…[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0310
    2019-01-19
  • 我是个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向往城市的繁华,坐次火车都激动不已。那时根本体会不到家乡的好处。记得刚要上大学的时候真是夜不能寐,想着终于可以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看看,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小山村了,不过那时候是不觉得自己的乡村小的,因为没有出去过,没有对比。激动并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6308
    2019-01-18
  • “人活七十古来稀”。然则此稀,却并非只在高龄。有一特质更堪吾辈庆幸,那便是“六级树突”——古稀之年的底气。人活精神。拥有健康的大脑乃是一生的根基。人老了肌体自然会衰退,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大脑却并非如此。戴蒙德博士,当今思维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以其研究证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9211
    2019-01-18
  • 在如今这个大流动大流通的环境中,面对无处不在甚至异常惨烈的生存或上位竞争,很多时候,当压力像乌云般袭来,我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逃离,渴望“悠然见南山”的隐居,让身心得以休憩。但是,我们最终还是舍不得都市的种种美好,红尘难断,虽然活的并不轻松,却不敢奢望“采菊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9716
    2019-01-18
  • 我的初中是在下柴市中学度过的,在那里,我有幸遇到几位好老师,他们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和蔼可亲,有的治学严谨……当我忆起他们的时候,心底便会陡升一种敬意,从肺腑荡漾一种感激的涟漪。黄松林老师,我们的语文老师,也是我们的班主任。黄老师的时间总是和上课铃声同步,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08904
    2019-01-18
  • 我的枕边铁定放着三本书,一本是当代网络名人凤姐喜欢看的《知音》,一本是我去欧洲旅行时基督圣徒赠予我的《圣经》,另外一本就是《曾国藩全集》。今夜,我无聊至极,便早早地上床,可并无睡意,于是,翻开《曾国藩全集》:……正月廿七日二更四点。梦在场中考试,枯涩不能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1145
    2019-01-18
  • 最初听到“光阴”这个词,出自母亲口中。小时候,懵懂无知,贪恋打闹嬉戏,母亲为了督促我的学业,时常叫我搬来木凳,在屋檐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母亲坐在我旁边,手摇蒲叶扇,见我停下来,便会提醒我:“别磨光阴了,写完了出去玩”。于是,我伸伸懒腰,振作精神,奋笔疾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114728
    2019-01-17
  • 大概人在年青的时候都喜欢音乐吧,我年幼之时,就对音乐非常着迷。现在学习、欣赏音乐,有录放机、电视机、DVD机,尤其是网上,什么音乐没有?可在我年幼时,甚至连一台收音机都很难得,极少数富有人家,能有一台放唱片的留声机。但那时群众文艺活动很普及,一般的工厂、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