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20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山里狼
  • 自由星期八
  • 九满
  • 岚若西谷
  • 蓝欧
  • 落红飘雪
文无定法与文成法立 2023-11-09 08:48

罗厚立王国维曾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材料的]新发现。”这一论断用在二十世纪禅宗史的研究上特别合适。在西潮冲击之下,本世纪初中国的史学曾有极大的转向,梁启超、夏曾佑等人的“新史学”,至少影响了一代学人。而梁启超史学观念的一个核心,就是对“史料...

浏览全文 阅读(19657)

叶娃考古资料的重大发现,往往能诱发出一个全新的研究课题,甚至开展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这一点在考古学发展史上屡见不鲜。比如清末王懿荣对甲骨的识别鉴定以及由此而来的殷墟发掘,将商代历史的研究扩大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深广度;再如埃及法老墓的惊人发现和两...

浏览全文 阅读(19700)
玩味“位育” 2023-11-09 08:48

吕文浩我始终觉得“位育”是理解潘光旦学术思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原因有二:其一是潘先生把adaptation或adjustment不译作“适应”、“顺应”,而改译成古色古香的“位育”。好长时间我没有弄懂潘先生使用“位育”一词的确切含义(不仅我等...

浏览全文 阅读(19710)
说“辱教” 2023-11-09 08:48

焦国标一九九六年九期《读书》里谷林先生在《捕风捉影记师弟》中说罗尔纲《师门辱教记》的“‘辱教一辞费解”。我觉得,“辱教”关键在“辱”字。依王力古汉语语法体系,此字系谦敬副词,与“垂询”的“垂”、“惠顾”的“惠”、“光顾”的“光”、“玉成”的“玉”...

浏览全文 阅读(19698)
矫枉勿过正 2023-11-09 08:48

王晓清曾经被史学界誉为“五朵金花”之一的农民战争史研究现在是寂寞多了。研究视域的转移和史家潜意识的逆反心态,使得农战史这一学科的学术行为显得异常沉闷。于是,不少人呼吁并身体力行地开展中国古代、近现代农民学研究,藉以拓宽这个领域所包容的学术范畴,以...

浏览全文 阅读(19728)

冯世则乱翻书的伴随习惯之一,是乱买书。几年前从摊上捡回来的一部“破书”(家长和老师昔日的评语,这话表明他们当初既不看,又不何以知其“破”?)是《济公活佛》。付钱之际瞥见还有一部《济公后传》,便也都买了。回家后不敢放在家里,怕儿女见笑,说老爹返老还...

浏览全文 阅读(19754)

陈徒手一九五九年,赵树理五十四岁。在这之前,他一路顺利,被誉为文坛的“旗帜”。那一年,他从北京到省、县里,为农业问题上上下下折腾数次,写了几封分量很重、与众不同的信件及文章给地委书记、省委书记,直至中国作协党组书记邵荃麟和当时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兼《...

浏览全文 阅读(19795)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2023-11-09 08:48

李风圣汪丁丁先生在《读书》上,三次谈到了经济学的关键词,却没有谈到市场和发财这两个关键词。我想,它们不仅是经济学里的关键词,不只是现实生活中的关键词,而且几乎成了整个民族的关键词了。下海的梦发财,作官的想发财,作学问的也要发。不仅“小民”想发,地...

浏览全文 阅读(19787)
一种假设 2023-11-09 08:48

朱新华陈寅恪一九三○年作的《阅报戏作二绝》经常被引用以说明陈先生本人的人格和学术品格。诗曰:“弦箭文章苦未休,权门奔走喘吴牛。自由共道文人笔,最是文人不自由。石头记中刘老老,水浒传里王婆婆。他日为君作佳传,未知真与谁同科。”这两首绝句究竟讽刺的是...

浏览全文 阅读(19775)

释然一九九六年一月在中央民族大学的一次晚餐会上,一位留美归来的人类学博士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翻译由自己撰写的有关美国妇女社会的博士论文的过程中,她发觉中文下的美国有违原意之处,似乎有些“美”“中”“不美”的感觉:不仅原来用比较流畅的英文写的文字...

浏览全文 阅读(1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