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浦江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吗?有人说,一切历史归根到底都是当代史。这句话的意思是,所谓历史,无非就是人们根据现实的需要而对过往的一种阐释。一般来说,历史学家在讲述历史时几乎不可能毫无介入,政治、国家、民族利益,乃至个人感情,都是使历...
陈星灿当某人自称或被别人尊称为考古学家的时候,那不过是沿用了一个习惯的说法,其实是颇有点不准确的。因为人类的古代文化是如此的灿烂辉煌,多彩多姿,任何一个伟大的考古学家,穷其一生的精力,也只能为重建古代历史的大厦添几块砖瓦而已。因此,严格说来,他只...
文化研究方法的突破伊藤虎丸在谈到战后日本人的自我反省以及亚洲比较近代化论时指出,民族的“文化”和个人的“个性”一样,不能互相比较其价值的优劣。所谓“比较”,并非是与既有的普遍性价值相比,确定对象的优劣大小先进后进等次序,而是用以发现无法比较的各自...
丁聪陈四益曾直言以诗赋名家,望门投卷以求品题者不绝于途。初,直言以诚待之,指疵论失,略无隐讳,而投卷之人欣欣而来,悻悻而归。久之,议论腾起,谓直言狂傲,亦有讥其浪得声名、誉毁颠倒者。直言悔之,谓其友曰:“吾不欲直言招怨,亦不欲曲意阿世,当如何?”...
尹吉男设使一位当今考古学者见告:他慧眼独具,在行色匆匆的都市发现了又一个“庄子”,我对这个活着的“庄子”是表示哪种心情更为恰切呢?早在三十多年前的一九五八年,毛泽东同志就曾“欣然命笔”道:“六亿神州尽舜尧”,那数目又何止一个,气魄已宏大在先了。我...
齐伟读李增茂先生“深感不能苟同”艺术与伦理对峙的短文(《不能一厢情愿》,《读书》一九九五年第七期)后,虽没有亦“深感不能苟同”,终觉胸中不畅,顾城事件以来积聚于心中的一些浅见便想一吐为快。顾城杀妻自戕无疑构成一种社会现实行为,关涉法律和伦理道德,...
马佾刘亚斐丁泽先生在《课本·幽默·春节晚会》一文中说,“中国目前的语言教学课本……往往有一个缺陷,……学生或读者在读这些课本的时候容易昏昏欲睡……学生年纪轻轻就要烦得失眠。”“缺乏对学习者,读者进行智力上挑战,刺激学生的好强心,好奇心。”“这样的...
钱行在书店见一《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翻了一下目录,其人差不多全是“帝王将相”,在宋代则有秦桧,在民国初则有孙中山和袁世凯。又读一本台湾出版的《新亚遗铎》,是钱宾四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十五年中的言论集,其中《中国文化与中国人》一篇演讲,讲到:“在中...
王宗炎翻读一年半来的《读书》,觉得有几句话可以说说。第一,有些谈学术界人物的文章,读起来津津有味,例如汪子嵩谈冯友兰,王蒙谈胡乔木,钱理群谈王瑶。这些文章有价值,因为它记述了鲜为人知的事实,又透露了久藏心底的情愫。我们还有不少名人,如郭沫若、翦伯...
贺承军谈到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空间概念的最完整的定义,当推西格弗里德·吉迪翁(SigfriedGiedion)在《建筑和其演变的现象:建筑中的三种空间概念》(一九七一年哈佛版)一书中所给出的。吉迪翁按照类似黑格尔给艺术阶段定义的方式,把建筑史上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