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凡卒贵刊一九九六年八月号上刊登了《美丽围巾的启示》一文,其中关于广告片段的性质叙述有误。这则广告并非如王蒙先生所说是“香港政府组织拍摄的教育片、宣传片”,也不是单纯的围巾广告。其实,这则广告在结束前会打出它所宣传的品牌:Burberrys——一...
于奇智夜读叶秀山先生《学者的情怀》(载《读书》一九九六年八月号),感触良多。叶先生在文中谈余丽嫦其人其书,谈自己,也谈治西方哲学及其他。人在此地,思彼地,彼地为思念世界;在彼地,思此地,此地为思念世界。此地之思与彼地之思到底各异,同一个人拥有同一...
孙烈机器会思维。这并不是一个可简单证实或证伪的命题。在一九九六年第七期《电脑有无意识》一文中,尽管原文有“电脑有无意识的问题……是永远无法知晓的”一话,但仍可看出作者倾向于电脑无意识,并试图用强人择原理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GLDsincompl...
韩东平当花蕾先生宣告他用一种极简单的方法证明了“电脑有无意识?”这个让许多学者感到头痛的问题时(见《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七期),他有些沾沾自喜,仿佛“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可是我却为他的过早乐观感到悲哀,并想送他一句话:简单不等于轻率。花先生是用所...
朱海读《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八期上的一组文章(叶娃:《五四传统的反思与近代妇女史研究》;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舒芜:《不仅是封建主义的帐》)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独立思考的产物,而不是人云亦云。许多一直认为是“正确无疑”...
李开伦《读书》一九九六年第七期所载劳柯《闲览琐掇》一文,乃针对顾随《诗文论丛》一书有关姚鼐《登泰山记》中“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数语之断句而发。顾氏以今时课本点作“苍山负雪,明烛天南”为非,而主张断为首二句各以七字,即“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
徐新建一九九四年十月,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被宣布获得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次年就见到其作品的五部中译本摆满了国内街头的书摊。今年的《读书》连续两期发表了有关的“批评”文章,于是构成一幅有关该奖的完整场景:从评奖人到获奖人再到讲评人。评奖人的说法(以...
全球资本主义与儒学重构阿里夫·德里克(ArifDirlik)在《似是而非的孔夫子:全球资本主义与儒学重构》(载《中国社会科学辑刊》第十三期)一文中,全面透辟地分析了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儒学复兴”运动或“新儒学”运动。德里克指出,把儒学复兴...
劳柯《中华散文》一九九五年第四期载有一篇《说“坐”》,妙语如环,极富机趣。只是在说到“坐是对晚年的抚慰”时,引了杜牧《山行》篇“停车坐爱枫林晚”,把句中的“坐”字当作行止坐卧的坐,却是一个误会。试思山行途中,蓦地一片红枫照眼,不觉勒驾止轮,这当儿...
潘乃穆《读书》一九九六年第四期上刊载了吕文浩、黄延复先生所作《回顾一段历史》一文,其中提到:“一九四一年,潘先生代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起草了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名文《大学一解》。”《大学一解》原载于一九四一年四月出版的《清华学报》第十三卷第一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