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9316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北侨三叔
  • 宁星
  • 孤树
  • 姑娘为谁红了眼
  • 沂河渔翁
  • 宋家园
影儿 2023-11-09 08:48

萨本介大约十年前,电视里边儿闪过一组影儿。老北京、民俗、剪纸。地道。要说北京人对这些东西本不该有什么稀罕的,其实每天打我们身边儿溜过去的“北京”多了,但“这一出儿”不一样。就说这十年吧,每天日出日落,见过多少影儿,又忘了多少影儿啊!倒是这简简单单...

浏览全文 阅读(21924)
略作补正 2023-11-09 08:48

桑梓勤顾维桢先生在《捕风捉影说思维》中把深奥的数理逻辑问题用浅显的日常用语表达出来,很了不起。只是在国内专业工作者看来,有些译名不够通用。不揣冒昧,略作补正,以利国内读者阅读。杜尔林(AlamTuring),国内译“图林”。同样,“杜尔林考验”,...

浏览全文 阅读(21945)
古色新香 2023-11-09 08:48

张文浩国内专家对于英国诗歌的介绍与研究基本上从“诗歌之父”乔叟开始,至于乔叟以前那些属于“祖父”辈的诗歌,除了简略论及到《贝奥武甫》之外,则很少有人认真而系统地介绍给读者。杭州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英国古代诗歌》弥补了这一缺憾。不像一般的文学史那...

浏览全文 阅读(21925)
上海孤岛时期 2023-11-09 08:48

李剑明《读书》一九九五年十二期上张芝联先生的《五十五年前的一次尝试》一文,回忆当年在上海创刊的《西洋文学》杂志的一些人物往事,让我们了解到当时一些文人学人的经历和遭遇,极富史料价值。但其中有一句“上海在珍珠港事变(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前尚未沦为...

浏览全文 阅读(21893)
禅与艺术 2023-11-09 08:48

吴江蓝北京大学季羡林教授主编的“中国禅学丛书”首批推出黄河涛的《禅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任晓红的《禅与中国园林》两部著作。这两本书的共同特点,都是从各自的实际材料出发,分析禅的精神如何渗透到中国艺术中去,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在《禅与中国艺...

浏览全文 阅读(21910)
此龙非彼龙 2023-11-09 08:48

戴敏《读书》一九九五年十二期《什么是中国》一文中说:“遥想太古,这块东亚大陆上,龙是必定不少的,不然的话,现在就不会发现那么多的恐龙化石,还有一堆又一堆的恐龙蛋。”言外之意是说,作为我国汉族重要图腾的“龙”的原形就是恐龙,这说法似可商酌。在地史学...

浏览全文 阅读(21891)
文学史的反思 2023-11-09 08:48

心峰陶东风的《文学史哲学》作为对文学史自身系统的理论反思,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其中发人深思处也很多,尤其值得一说的是:在文学史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中,本书紧紧扣住了文学史的他律论模式与自律论模式的关系这一主要论题。作者首先分别设专章介绍了这两种模式...

浏览全文 阅读(21936)
省略的方法 2023-11-09 08:48

廖磊《汉奸发生学》(《读书》一九九五年第十期》)给予读者的一个启示是:历史的真相并非如人们通常以为的那样简单。在世俗流行的关于吴三桂的历史文本中,对吴三桂的人格结构和行为动机缺乏整体的和深层的分析,只是简单地给吴三桂贴上一个汉奸的标签完事,这个巨...

浏览全文 阅读(21886)
一幅重要的画面 2023-11-09 08:48

钟年《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一书,是吴泽霖先生六十多年前留学美国时完成的博士论文,讨论的是六十多年前美国的种族问题。吴先生选择了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在人类生活的地球上,种族是客观的存在,随着封闭局面的打破,群际交往愈益频繁,种族间的互...

浏览全文 阅读(21899)
论坛上的使命感 2023-11-09 08:48

李连科搞学术离不开书本。读书万卷,下笔有神。下笔之后就不能不讲哪怕一两句万卷中没讲过的话。如果只是在万卷里绕来绕去,在课堂上还可以,在自己写的书本上,就不行。有人对探讨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章瞧不上眼,以为没有学术深度,即很少书本上的根据。确...

浏览全文 阅读(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