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铨约瑟夫·罗特(JosephRoth,一八九四——一九三九)是二十世纪奥地利的著名作家。一九九四年九月二日是他的一百岁冥诞。他出生于奥匈双元帝国东部边境加里西亚地方(Galizien,包括现在波兰东部地区和乌克兰共和国西南部)的一个叫布洛地(...
尹卫东七十年代,当代卓越的管理大师松下幸之助远离尘务,潜心著述,将自己毕生的经营之道撰写成书,他为那部充满商战谋略和人生智慧的书起名为《企业经营哲学》,几乎在同一时期,英国著名管理学家克·霍金森在他名噪一时的《领导哲学》中讲了一段近乎格言的话:“...
余化重读艾里森的《无形人》在多元化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不少黑人作家近年来活跃在美国的艺术文坛和大学讲台上。托妮·莫里森(ToniMorrison)、阿丽丝·沃尔克(AliceWalker)、约翰·爱得加·威特曼(JohnEdgarWideman)、...
耿毅军《情经》一书取材于一九五九年赵景深先生编汇的《明清民歌时调集》,原书收明代冯梦龙的《挂枝儿、山歌、夹竹桃》为主;清朝乾隆年间的王廷绍点订的《霓裳续谱》,嘉庆年间的华广生编的《白雪遗音》五种。收集整理这些市民、歌妓、乐工的小调,是一项艰苦而耗...
篮子读两本关于十月革命的书一九一七年,当震动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时,有两个外国人,以两种不同的处境和角度,对革命进行了两种不同的观察。这两个外国人,一个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活动家罗莎·卢森堡,另一个则是来自美国的记者约翰·里德。当时的卢森堡,...
尉天骄黎湘萍《台湾的忧郁》一书书名即有新意。诚如作者所说,台湾文学“不是想象中的‘水深火热的景况”,“也并非一片莺歌曼舞的人间天堂。”(“后记”中语)那么,当代台湾文学的主导精神或曰文化取向到底是什么呢?作者认为,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台湾岛上的那些...
冯世则因为当过英文教员,且年事已长,所以虽然十多年前早就改行,仍常被问及英文课本或课本以外的事。前不久又有年轻的同行来问了,这一回问的是课文中美国一陪审团的两个成员两句针锋相对的对话。看来问者的难点不在于语言,而在于藏在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大背景,...
何力平最近面世的《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由主义的饶有兴味的著作。本书原名就叫《自由主义》,作者是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路德维希·冯·米瑟斯。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纯正的自由主义者对私有制的极富理性的辩护...
马钦忠读韩林德的《境生象外》,作者没有豪言壮语的任意自负,动辄构筑开天辟地的“本体”,而是自谦地说他这本小书“不成系统,亦无体系,只想换一个视角”。但读完全书,一个从表层到深层的层层透入中国艺术精神内核的逻辑框架非常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里。作者是怎...
安力“信仰是比思想低级的事情。”“……哲学的批判都是无立场的,而且这种批判必须以怀疑一切立场为起点,……这种对一切立场的怀疑比以往任何一种怀疑都更为彻底,因为这不仅仅是对关于世界的种种观念的怀疑,而且是对操纵思想的各种思想方式的怀疑,它所展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