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朋飞“传”体作为历史书写的重要文体,长期不被视为文章之一体。宋、元以来,文人“私传”创作渐趋流行,传体入集变得较为普遍,考察别集特别是总集的传体设置、作品选录、文体辨析,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彼时的传体文学思想。明代既是传体文创作的一个高峰,又是中...
孟令兵论及禅诗,一般往往从作者、时代、内容题材或禅与诗结合方式等角度进行分类解析,本文则单独讨论禅诗中最为“纯粹”的表达禅境的一类——本文名之“禅境诗”:即主要以王维《辋川集》部分五言绝句为代表,来分析其主要特征,并进而引用松尾芭蕉、海德格尔的诗...
郑佳琳五言排律的创作兴于唐代,但“排律”一词在诗学上被公认为是指代这一诗体的通用名目,却是后世才形成的传统。唐人往往将近体无论长短统称“律诗”,是广义的说法。唐宋以来,“长篇”“长韵”等名目纷杂,有时专指长篇近体,有时则不区分古近,泛指长篇幅的诗...
杨婷婷提到近代诗学研究,汪辟疆是不能绕过的重要人物。其所著《光宣诗坛点将录》(以下称《点将录》),将清末诗坛以《水浒传》一百零八将的形式排列座次,逐一点评,在民国便风靡一时。《近代诗派与地域》更是近代诗学研究上的名作,独具慧眼地析分清代诗运与时运...
蒋浩伟王国维在早期的文章中对康德、席勒和叔本华等人的思想进行了大量的译介和运用。这些实践不仅集中于美学领域,还关系教育学和伦理学的内容。在不同时期,王国维对这些观点使用和发挥的侧重点是不尽相同的。除了对非功利、非政治的审美主义的重视之外,王国维早...
邓伟前言在晚清的帝国夕照之中,有着一众特殊的士大夫群体,即为晚清外交官群体。他们多具科举功名,但所走的并非当时仕途的“正途”。1866年斌椿由清政府派遣赴泰西“游历”;1868年清政府向西方派出第一个外交使团——虽是由美国人蒲安臣充当使臣;187...
张巧戴维森在文论中的接受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新实用主义者的阐发来实现的,理查德·罗蒂无疑是他最有名的拥趸。当深入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文论的核心时,戴维森的语言哲学思想频频浮现。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亦是从罗蒂的新实用主义文论来锚定戴维森在文论中的位置的。但戴...
安静一、引入:“以假乱真”和“以假代真”背后的归纳逻辑悖论众所周知,赝品一般是指那些与真迹相对,能够在外观上混同于真迹的作品。赝品虽是收藏家的噩梦,但在很多时候,我们明知是假而依然代以为真。此处所探讨的赝品不仅是指与真迹难以辨别的完美赝品,也包括...
汤拥华现代阐释学(另译解释学、诠释学)是哲学与文学理论的中间地带,受到哲学界和文论界的共同关注。文森特·里奇在其《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美国文学批评》一书中,将著名实用主义哲学家理查德·罗蒂纳入美国阐释学发展的谱系。里奇相信罗蒂并非属于施莱...
吴诗琪引言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科幻大师罗杰·泽拉兹尼(RogerZelazny)出版小说《光明王》,其中首度出现“加速主义”(accelerationism)一词,并将小说中的正义使者称为“加速主义者”。加速主义是一个相对晚近的概念,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