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604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岚若西谷
  • 孤树
  • 芳踪
  • 重阳木
  • 李椿
  • 南山2020

周才庶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实践正在改变人类的文明形态和生活方式。在由媒介技术所创造的新型时空维度中,文学不断生成新的景观。影像、网络媒介带来了文学生态的重新分布,以作家为中心的独立创作转向作家读者的互动型创作,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学阅读转向...

浏览全文 阅读(39737)

谢力哲在1980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修订本之前,钱锺书的《围城》在国内读者面前消失了三十年。然而这部沉埋多年的作品一旦“破土而出”,便迅速跻身现代文学经典之林,恰如曾经捧读过小说手稿的柯灵所感慨的:“一觉醒来,《围城》已经蜚声国际,举世传诵。”(...

浏览全文 阅读(39775)

沈杏培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蒙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异数”,从1953年处女作发表至今的近七十年写作历程中,其作品体量巨大,风格与技艺多变,似无衰年和颓势的常见渊薮,相反常有老树新花的惊喜。旅法作家刘西鸿说:“作家王蒙是一棵树,栽哪儿,那儿就不会有失...

浏览全文 阅读(39811)

LiZhenlingHaJinAbstract:Inthisinterview,ProfessorHaJinnotonlyshareshisthoughtsonsuchkeytermsrelatedtooverseasChinesewriting...

浏览全文 阅读(39786)

李敏现代学术分科体系的建立,是中国学术发展的一大关纽。中国古代学术的发展自有源流脉络,文苑传、文集、诗文评构成文章之学的自有体系,古代典籍中的“文学”并非专有名词,甚至并非名词。以词的观念检索古籍可以看到,“文学”二字大多时候可作文、学分解,近于...

浏览全文 阅读(39356)

陆胤中国古代书信的体式规格,植根于传统社会的人伦秩序与身份意识,逐渐形成包括称谓、抬头、款识、书体、层次、套语等在内的一整套程式。“书仪”与居家礼仪相配合,久已为日用类书和童蒙教育所取资(周一良95—103)。明代以降,篇幅短小、语词隽永的“尺牍...

浏览全文 阅读(39364)

余来明严欢探讨近代新旧文学变革与知识转型,西方文学知识、观念的输入与新文学的产生息息相关,晚清教会学校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与近代早期官办新式学堂重视实学与语言教育、轻视西方文学教育、禁止宗教教育不同,教会学校往往将传播宗教思想作为最终目标,...

浏览全文 阅读(39443)

刘晓军讨论现代小说观念的形成,通常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从理论入手,在小说思潮与文学运动中寻找理论资源,论述其对传统小说观念转变的推动作用。一般聚焦于晚清的小说界革命与民初的新文学运动,主要在小说的属性与地位、价值与功能等方面区分小说的中西之别。...

浏览全文 阅读(39378)

尹林改革开放40周年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刚刚过去,在这样的语境下,探讨“新时期”文学与“十七年”文学的内在联系与嬗变是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它既可避免读者对80年代文学的简单理解,又可以为文学史的写作提供另一种延续性。而文学期刊则是研究此种关联的...

浏览全文 阅读(39472)

陈佳“崇高”往往被当作一个西方美学范畴,与“阳刚美”“壮美”“风骨”等本土刚性审美范畴构成比较。但它在被用来翻译“sublime”之前,早已存在于古汉语中。这不是说中国文化中也有一个等同于“sublime”的概念,而是说现代汉语中作为美学概念的“...

浏览全文 阅读(3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