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昕亭当下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生物基因工程所代表的科技革命的最新成果,正在挑战人类、人文主义等传统概念。理解和回应新科技浪潮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进入21世纪后诸种人文理论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唐纳·哈拉维等文化左翼的赛博格宣言,还是曾经鼓吹“历史终结”...
孙启华罗时进“桃花源”是陶渊明笔下塑造的理想世界,千百年来令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并以此为原型进行了一系列再创作。作为避秦乱的乌托邦,每当战乱之际,世人对桃源的向往便会愈加强烈,形成了一次次创作高潮。时至晚清,社会深陷内忧外患的泥淖,开启了千年未有之...
赵英晖引言罗兰·巴特回顾文学史时指出,文学经历了从注重再现他物到注重呈现自身的过程:多少世纪以来,文学总将自己作为对某种现实的再现或对某个虚构世界的描摹;但是,从福楼拜字斟句酌的艰苦写作开始,经过马拉美把文学和文学思想在同一部作品中的融合,到普鲁...
叶晔杜欢在明代文学批评史中,李梦阳、何景明的论文书事件,是考察弘治文学复古运动走向分裂的重要文献。论文书牍的写作,固然始于汉魏,兴于唐宋,但在明代诗文宗尚复古与文学总结的风气下,持续不断的流派更替及论争,让这一文论形式获得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与空间,...
岳进长江险要,古已有识。魏文帝曹丕临江感叹:“长江天堑,固天之所以限南北者。”(何良俊949)险要的长江以天然的地理优势守护着东吴、东晋和南宋政权,实现长江政治、军事意义上的南北分界。特别是南宋时期,宋、金划江而治。在中原与北方民族的对峙中,长江...
吴冠达本文探讨当代欧美戏剧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动向,即“戏剧史编纂学”(theatrehistoriography)的缘起与理路。戏剧史编纂学是“研究撰写戏剧历史的基本假设、原则和方法的一门学问”(BialandMagelssen1)。有学者...
蔡亚平程国赋在中国绘画中,写真有时也指山水写生或花鸟写生,①但主要指人物写生,尤其是人物肖像,属于人物画的一种,就是把人的容貌描画得逼真。我国写真画的历史悠久,如清代沈宗骞于《芥舟学画编》卷三《传神总论》所言:“画法门类至多,而传神写照由来最古。...
陈恬一、对视觉主义的反思与剧场的听觉转向剧场(theatre)一词源自希腊文,其含义是“看的地方”;而观众席(auditorium)从其词源来说,又与听觉相联系。实际上,作为一种演员和观众身体共同在场的活动,剧场艺术要求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不...
彭佳“就如用印章戒指盖印般的,我们将蜡板放在知觉或者意念之下,让它们在蜡块上印下踪迹。不论印下的是什么,只要那印记还存留着,我们就能记得或知道。”——柏拉图,《泰阿泰德篇》,191a指示性问题意义何在?在皮尔斯建立的符号学(semiotics/s...
朱雪峰传统欧美剧场的舞美设计属于“视觉领域”(Aronson,“Foreword”xiv),而当代场景设计(scenography)的感知变革意味着破除舞美的单向视觉主导性,转而强调更广义的、注重观演互动的场景设计给观众带来的多感官体验。剧场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