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明栋中国文论源远流长,但因其鲜明的特征而被认为与现代诗学是方枘圆凿,因此中国文论的现状是,古代文论和现代文论恰似两股道上跑的车,各走各的道,基本上互不搭界。这种井水不犯河水的治学路径不仅使得传统文论和现代文论丧失了对话的机会,也遮蔽了古代文论的...
李宏祥一当今是个崇尚美,也是一个滥用“美”的混乱时代。尽管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在面临濒危的境地,但“美”却是人们日常用语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美这个词正成为过度消费的对象,美文、美发、美食、美人、美照,生活所及之处无不可以用“美”一词来修饰和命名...
Jean-MichelRabatéAbstract:InordertorespondtoKyooLee’sthesesonreading,thisessayfocusesonobscurityanddifficulty,termsoftenass...
陈历明一个世纪以来,恐怕没有哪位西方作家能像庞德那样引起东西方学界持久而强烈的兴趣。庞德的创作不仅影响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其与创作相辅相成的翻译更引发了人们对文学翻译的反思,因为他以一种庞德式的(Poundian)方式颠覆了我们对于翻译本质...
陈妙丹明清以来,孟子的“今之乐犹古之乐”经常被援为道理论据用来说明并推尊诗、词、曲在乐辞系统中的地位。然而论者在探讨中鲜有论及此说的具体内涵。其实,自孟子之后,宿儒关于孟子是否肯定今乐,歧见纷出。那么,“今之乐犹古之乐”的本义是什么?后世学者如何...
刘帼超苏黄是北宋诗歌成就的最高代表,有“元祐文章,世称苏黄”(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334)之说。二人的诗歌风格既有宋调之共性,又有明显的个人化色彩,一直以来,围绕二人诗学成就孰高孰下,哪种风格更能代表宋调特征,对诗歌发展道路更具指导意义等方...
高旭东石统文2019年是“五四运动”(即“政治五四”)爆发100周年。李泽厚将“文化五四”(即“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政治五四”分开,认为前者是“启蒙”,后者是“救亡”,后来“救亡”压倒“启蒙”,从而导致新文化运动启蒙精神的丧失(7—49)。这种...
孙超中国文论中有一个长期被冷落的诗学范畴“兴味”。它被冷落的原因非常复杂,其荦荦大端则有三个。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层面将现代与传统割裂,使得这一凝聚传统美学思想精华的独特术语渐失文学话语权力,直至变成一个意义单薄的日常用语。二是传统文人在...
唐颢宇诗和赋作为唐代的两种最重要的文体,在唐代体现出特别明显的合流趋势。律诗、律赋在声韵和对仗上的典律化几乎是同步发生的,定型时间也基本一致。唐代诗赋的文学理论、创作手法、修辞技巧都有相互交叉渗透的现象。唐诗在很多地方对赋的语言和创作方法作出了显...
颜庆余一、从思想史到文学史:章学诚的“言公”论公与私,是中国思想史上由来已久且关涉极广的问题,先秦诸子百家以来众多学者的论述,涉及社会政治、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重要议题。在这些论述中,公与私经常相对而言,互相背反。孟子言:“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