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访问量: 14979

音乐列表

欢迎新朋友

  • 宋家园
  • 九满
  • 混沌虚空
  • 新雷第一声
  • 孤独玫瑰
  • 林沐风

王野兵内容摘要:《唐璜》作为拜伦的创作顶峰塑造了典型人物唐璜,因其独特的叙述方式被唐璜称为诗体小说。但后世有观点将其看做讽刺史诗,认为拜伦通过诗篇的中心任务不是塑造人物而是揭露欧洲社会生活的矛盾并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哲学思想及文学现象发表尖锐地议论...

浏览全文 阅读(42046)

黎玲钰丁浔予内容摘要:《诗经》与古希腊抒情诗分别对应着中西方抒情性文学的源头,比照《诗经》中萨福抒情诗主题相近的篇什,能够发现《诗经》中的诗篇讲求韵律,讲求回环之美,一唱三叹。在艺术表现上多间接抒情,追求一种含蓄蕴藉的审美理想;萨福的诗作则讲求音...

浏览全文 阅读(42127)

霍红宇内容摘要:在讲授《美国文学》的过程中,针对与中国文化有渊源的美国文学思潮,以超验主义为例,可就其社会背景,思想特征,哲学源流等方面,结合中国的儒释道经典思想对其的影响,引导学生在线上线下展开深度讨论,帮助学生既积累美国文学知识,又建构自主辨...

浏览全文 阅读(42151)

余叶内容摘要:王安礼作为北宋的一代名臣,官拜尚书左丞,在治邑理政等诸多方面政绩突出。作为一位文学家,王安礼的许多作品也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他的代表作《王魏公集》现存七卷本,其中文的数量远超诗词,不仅总量大,种类也繁多,包括二十余种文体。从体制上来...

浏览全文 阅读(42235)

陈思宇内容摘要:为测定在西方文化中作为知识对象的人于何时出现,法国哲学家、“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米歇尔·福柯撰写专著《词与物:人文科学的考古学》并提出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认识型规则。福柯在《词与物》中考察了16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中的两次认...

浏览全文 阅读(42198)

王栩内容摘要:清初洪涝灾害频发,影响了朱彝尊、纪荫的诗歌创作。他们一个是以遗民身份入仕、晚年退居返乡的博学鸿儒;一个是从俗家背景出世、不避方外往来的寺庙住持。二者身份虽然殊异,却都不约而同地承担了历史使命、自觉用大量笔墨书写灾况。本文将以二者的洪...

浏览全文 阅读(42295)

卫东内容摘要:古代代表性人物的人生道路选择在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阮籍、嵇康、山涛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三位文化名人,他们的人生经历和选择,往往受到社会、家庭、个人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古代代表性人物阮籍、嵇康、山涛的人生道路选择,展现了...

浏览全文 阅读(42334)

艾天姿李晓斌内容摘要:莫迪亚诺的剧作《我们人生开始时》以戏中戏的形式引入契诃夫的名剧《海鸥》,讲述了热爱写作和表演的男女主角在戏里戏外寻找迷失的自我、反抗父权与男权,最终身份得到重构的故事。莫迪亚諾采用了“共时性”等空间叙事技巧,使该剧在内容和形...

浏览全文 阅读(42352)

王梦如胡云川内容摘要:鲁迅的《狂人日记》和芥川龙之介的《河童》都塑造了患有精神疾病的“狂人”形象,但目前学界鲜少从疯癫叙事的视角来探究二者的异同。研究发现,二者的同质性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以疯癫叙事建构“理性与非理性”辩证统一的复调话语体系;通过...

浏览全文 阅读(42381)

刘莹内容摘要:《荒原问道》是当代甘肃籍作家徐兆寿的一部长篇小说,以两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命运以及精神探寻为线索,来表现作者对于理想、文化、信仰、真理、道德、现代性等主题的哲思。本文通过对其叙事方式、语言特色、人物塑造等几方面的探析,来分析作家徐兆寿...

浏览全文 阅读(42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