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评论
《扬子江评论》先后设立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集中讨论和研究了诸如“阶层与文学”、“可持续写作”、“文学传媒”、“文学制度”、“反思90年代”等富有现实性、学术创新性的“真问题”,汇聚了中国当代文学、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优秀学者、批评家及博士生的真知灼见,引起了当代文学学术界的关注和好评。
文集访问量: 6878 次
音乐列表
李浩我和徐则臣成为朋友已经很多年,如果追溯,应当是在2004年左右——他当时在北京大学上学,而我,在《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做编辑。我和他的联系很可能开始于当时他在《人民文学》发的一篇小说,《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要选这篇小说,需要责编联系作...
杨晨洁“边缘化”的状态,是重读九十年代的韩少功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1990年代分崩离析的时代语境下,韩少功执守着警觉、怀疑的思想底色和“边缘化”的思考状态,避免自己陷入苦闷彷徨。他理性反思既有文学创作的话语方式、厘清知识体系、整合质地各异的思想资...
徐则臣最近五年里,我重读了两遍《静静的顿河》。这是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140万字。140万不是个小数目。阅读经常像赶路,你会希望它早一点结束。但我读得极为享受,它的漫长让我饱尝阅读的富足。二十年后重读,当初我诟病它的农夫一样传统、老实乃...
翟月琴一、前言台湾诗人杨牧(1940-2020)富有精深的古典文学修养,又不乏比较文学的视野,被奚密教授誉为“语言和视野高度是其他诗人难以企及的,即使放眼百年现代汉诗史”。他得益于开阔的诗境,以独特的“杨牧体”为抒情诗注入新鲜血液,同时又不落入“...
王安忆余华黄平一、华东师范大学与文学写作往事黄平(以下简称黄):王安忆老师是上海文学的象征,在这座城市里我们有很多机会请教安憶老师,所以先请远道而来的余华老师谈谈。今年是2023年,距离《活着》第一个单行本(长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的出版,正...
申霞艳一、继承人乃家族小说的头等大事中国文化对生育的重视无与伦比,在大家族文化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天伦之乐、多子多福成为评判古典幸福的标准,断子绝孙则成为旧时代最狠的诅咒。簪缨世家往往拥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厚的家业,家大业大更需要有继承人。皇帝有三宫六...
毕文君晚年时期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对有志于从事艺术活动的年轻人说过这样一番话:“你们,我的年轻的朋友们,应该把人类一切美好的思想和动机带进艺术的圣殿,在门槛上就应该抖掉那种琐屑的生活的灰尘和污泥。”a艺术的圣殿与琐屑的生活似乎构成了一对矛盾式的存在...
刘铮引言生长于农村、当过农民和矿工的作家刘庆邦目光从未远离过其生活过的故乡,其小说创作主要围绕熟悉的乡村和矿区生活展开,这一点与20世纪早期的乡土小说作家一脉相承。生活在北京的刘庆邦,夜里常梦到家乡。他在新出版的散文集《在夜晚的麦田里独行》中说:...
王婧怡此前,陈彦活跃于戏剧、戏曲、影视剧创作等领域,创作了《迟开的玫瑰》《大树西迁》《西京故事》《山乡县令》《霜叶红于二月花》等十余部大型戏剧剧本,且收获颇丰,屡获“曹禺戏剧文学奖”“文华编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陈彦深耕戏剧领域多年,转入...
王一梅2019年8月,作家蒋韵出版了小说新作《你好,安娜》a,这部回溯一代人青春,追忆往事的长篇小说在探问晦涩的时代与揭示秘密的原罪的同时,着重凸显了善与爱、真与美这些高蹈之物的价值与意义,而其间关乎罪与罚、忏悔与救赎、人性与道德的发微,又为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