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守皎元祐年间在苏轼周围形成的“苏门四学士”,是宋代文化和文学中闪亮的群星,它让宋代的文采风流留给世人无尽的遐想和追慕。林希逸在《读黄诗》中说:“两苏之下秦晁张,闭门觅句陈履常。当时姓名比明月,文莫如苏诗则黄”,著名诗僧惠洪也曾感叹元祐间一时文...
◇高云鹏苏轼的史论以新奇警策的议论和行云流水的风格著称。不仅如此,苏轼对历史人物的评论还是他卓越的政治才能的体现。作为北宋历史上一个重大的政治事件,王安石变法对宋代政局和文化的走向,乃至赵宋王朝命运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很多宋代文人都对王安石变...
◇马强苏轼、陆游作为两宋文学的巨擘,可谓双子星座,遥相辉映,同时也是与巴蜀地域文化有着密切关系的文化大家。苏轼出生于蜀地眉州诗书传家的文化家族,浓郁的乡土文化曾经对少年、青年时代的苏轼产生深深的影响。尽管苏轼自神宗熙宁二年(1069)赴京后再未返...
◇杨松冀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一直是苏轼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是难点,自20世纪70年代末刘乃昌先生发表《横槊气概英雄本色——谈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一文,引发了关于此词及苏轼思想的热烈讨论后,关于此词的研讨至今仍在持续,讨论主要集中在词...
◇徐畅《醉翁操·琅然清圆》是苏轼创作的一首琴歌,龙榆生先生笺注的《东坡乐府笺》和中华书局出版的《苏轼词编年校注》这两种比较权威的苏轼词别集注本都收录了这首作品,把它跟其他词作放在一起,这让读者容易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苏轼的一首词作。但事实上,这首作...
◇方永江自南宋学者李涂在《文章精义》中首倡:“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至清朝杨毓辉在《郑观应〈盛世危言〉跋》中为之张目:“观其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直兼乎韩潮苏海,则不啻读《经世文编》焉。”“韩潮苏海”成为文艺评论史上的定论,气势磅礴...
◇李公羽王水照老先生《走近“苏海”——苏轼研究的几点反思》一文,发表整整20年了。文中许多观点、立场、方法,正是我们今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苏学的指导思想、基本态度和实践要求。中华书局2015年6月版《王水照说苏东坡》,书中许多观点与意...
◇杨子怡什么是贵族和贵族精神?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笔者以为,贵族是一个有文化教养的有一定地位的特殊群体,在他们身上常表现出一种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在困难面前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自信姿态,在高压下表现出一种自由灵魂。因此,贵族精神应该有这么几个资...
◇冷成金刘梦晓2018年11月18日上午,东坡文化与儋州旅游开发专题讲座在南开大学附属中学儋州市第一中学的东坡讲堂内开讲。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海南苏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冷成金教授做了《东坡文化与儋州旅游开发》的专题讲座,重点...
◇程圳生宋人赵彦卫《云麓漫钞》记录:版行东坡长短句,《贺新郎词》云:“乳燕飞华屋。”尝见其真迹,乃“栖华屋”。《水调歌词》,版行者末云:“但愿人长久。”真迹云:“但得人长久。”以此知前辈文章为后人妄改亦多矣。在这则材料中,值得注意的是“版行”“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