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景1254年,忽必烈远征大理、近平漠南,政绩令朝野侧目的同时,也招致一片怨怒之声,特别是一些黄金家族成员,将他重用汉人视作数典忘祖、离经叛道。不过因为忽必烈平日谨小慎微,没让他们抓住把柄。但这些黄金家族成员并未就此罢手,因为他们太熟悉最高领导—蒙哥大汗…[浏览全文][赞一下]
方平忽必烈晚年多病,尤其是腿部疾病严重,几近不能行走。他不能亲力亲为,对手下臣子又不完全放心,只得赋予太子真金一定权力:协助他处理中书省事务,继而又掌管中枢军机。为了提升太子的人气指数,忽必烈还改革了当时的奏事制度:臣子上疏言事,必先由太子披览,然后再由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羽戈爱新觉罗·载沣一生的遭际正应了那句诗:可怜生在帝王家。以他的性情和才具,即使作为百姓也是凡庸之辈,更何况是摄政王。其胞弟载涛曾直言:“他遇事优柔寡断,人都说他忠厚,实则忠厚即无用之别名。他做一个承平时代的王爵尚可,若仰仗他来主持国政,应付事变,则绝难胜…[浏览全文][赞一下]
苏昊明朝沐王府的官方ID叫“黔国公府”,在云南是个特立独行的政治存在。云南有很多散居的少数民族,由各处土司统治,为防他们“无组织、无纪律”,朝廷钦定的黔国公与当地政府(如云南巡抚等)共同管理土司。说起黔国公的始祖,那可大有来头,就是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因为靠…[浏览全文][赞一下]
安杰元和年间出了两篇惊天动地的奇文,一是白行简的《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二是柳宗元的《河间传》。二者都是涉及隐晦话题的“大黄文”,之所以能在宪宗朝集中出现,是有特殊原因的。白行简创作“肉文”的原因比较简单。他在开篇里说“情所知,莫甚交接。其余官爵功名,实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程刚潘馥是民國最后一任总理,他自幼聪明过人,年少时便是公认的才子。他出道后正逢军阀混战,但无论哪路人马掌权,他都能身居要职,被称为“政坛不倒翁”。潘馥早年精于实业,有经商头脑,因此腰缠万贯,闲来爱打麻将,还是个高手。他抓牌时不用看,手指随便一捻便能猜出牌面…[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蔡的菜园子唐人笔记中留下很多“科技奇葩”,个个都有惊世骇俗的代表作。北齐时大名鼎鼎的兰陵王是个技术控,闲着没事就搞些小发明。因为他爱喝酒,所以按照当时胡人的相貌造了一个捧着酒杯的小人儿。每次他劝别人喝酒时,小人儿就会自动捧着酒杯来到那人身边,弯腰施礼,憨…[浏览全文][赞一下]
循天园南唐中主李璟喜欢钓鱼,有次伶人李家明随行,他运气太好,不一会儿就钓到好几条鱼,李璟的钓竿却纹丝不动。李家明见李璟面有愠色,便机智地献诗一首,“玉甃垂钩兴正浓,碧池春暖水溶溶。凡鳞不敢吞香饵,知是君王合钓龙。”分明是扫兴的事,却被他说得意气风发,仿佛李…[浏览全文][赞一下]
曹徙南中国人爱看古装剧,而古装剧常讲的不过就是那几个朝代的事,有些史上很有存在感的朝代为什么永远上不了电视呢?历史学家葛兆光认为,历史为人们提供了关于“故乡”的回忆。这种回忆不一定是对村庄位置、房屋田舍、父老乡亲、纵横阡陌的具体再现,而是一种关于故乡的温馨…[浏览全文][赞一下]
独孤雪亭战国列强里,根本排不进“战国七雄”的宋国就靠夹起尾巴做人。但宋康王篡位上台后,画风突变。他天生神力,常把“威服天下鬼神”挂在嘴边,一大爱好就是把挂着血袋子的箭朝天射,心血来潮就乱杀人。简直是以实际行动怼天怼地,仿佛浩瀚宇宙都容不下他的雄心。连天地都…[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伟晚清大太监李莲英有个妹妹,容貌秀丽,体态窈窕。李妹妹到了出嫁的年龄,李莲英异想天开,打算利用她的姿色攀龙附凤,倘若她能入宫为妃,自己就是国舅爷了,何等風光!于是李莲英多次对慈禧说起他的妹妹如何漂亮、如何能干,慈禧很是好奇,就把李妹妹召进宫来贴身服侍。由…[浏览全文][赞一下]
陈华春秋初年,礼崩乐坏,天下陷入混战。在所有违背周礼的罪行中,弑君无疑是首恶中的首恶,而第一个吃弑君螃蟹的是在周室颇有贤名的卫武公的孙子姬州吁。可惜州吁志大才疏,最终自投罗网。场景一:公元前759年,卫国都城朝歌,秋风萧瑟。95岁的卫武公一边吟唱着自创诗《…[浏览全文][赞一下]
酒肉鲁班小时候看《红楼梦》,觉得贾政这个糟老头子坏得很。他就是个妈宝男,啥事都听贾母的;放着好好的正妻不爱,偏宠阴毒的赵姨娘,还动不动就打骂宝玉。近来重翻《红楼梦》,惊觉贾政才是真正顶天立地的男人。百善孝为先,是古代的教育手段。贾政是个读书人,自然对贾母孝…[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兵又是一年高考季,“高考房预订火爆”再次登上热搜话题,门牌号带6、8的房间被家长疯抢,有人过完年就迫不及待地把房订了。至于曾住过高分考生的“吉利房”更受坊间热捧,花好几倍的价钱也未必订得到。其实,“高考房”不只现在有,科举时代同样有。只不过,科举时代既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温伯陵武大郎就是一个大舔狗。王婆说的“潘驴邓小闲”,他一个都没有,如果在当下相亲市场,只能得到“负分”的评价。而在北宋年间,他却捡了大便宜。清河县有个女服务员叫潘金莲,任谁看都是个标致的大美女。一来二去男主人看上了她,想把她占为己有。可没想到,她回头就到女…[浏览全文][赞一下]
罗马街头有位男士化装成油画质感的凡·高,旁边的女士则扮成“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意在纪念伟大画家,引发众人围观。其实卸妆品牌可以赞助一下,洗净这么厚的油彩也是要实力的。浙江某渔村因交通不便导致居民集体搬迁,沦为一座被藤蔓覆盖的“空城”,如今变成网红景点,号称…[浏览全文][赞一下]
对这届青年来说,“五月病”真的不算一个新词,它来自日本,因为日本的学生开学和新人就职都在每年四月,所以到了五月,学习、工作一段时间后的人们发现学业、事业及人际关系都没达到设想状态,便产生了躁动不安、沒有干劲等倦怠症状。又在五月初突然享受了一周假期,人们更加…[浏览全文][赞一下]
魏晋少女喜欢把头发分成两股,用丝绦缠成硬邦邦的环形,高耸于头顶或头的两侧,称为“双环髻”,浑身散发着“自带备胎(车轱辘)”的气息。而双环髻到了影视剧中更是善于制造车祸现场,大概是“身高不够,发型来凑”,美女们纷纷COS米老鼠。T君好想问:你们的颈椎还好吗?…[浏览全文][赞一下]
杜甫是个外观类型的人,所以把时代、社会、民生及个人经历都反映到他的诗歌中了。但陶渊明是内省类型的人,他的内心是一面镜子,包含社会的种种苦难,可他把这些表象都消融了,他所寫的内心正是对所有苦难的反照。在诗人里,陶渊明达到了自我完成,拥有美好的品格。不过,陶渊…[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参加了一个青年聚会,无意中聊起“百年五四”这个话题,大家有个共识:现在的青年跟以前的青年相比,活得特别“怂”—明哲保身、息事宁人、避而远之、审时度势,身上没有那种“血性”了,看客、从众、自弃这三种心态越来越明显。我们总喜欢抱怨政府、體制、人心,殊不知社会…[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