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长古董造假这件事,和收藏的流行息息相关,北宋、明中晚、康雍乾、民国这四个收藏最热的时期自是如此。北宋的米芾以仿古造假为能,常向好友借阅晋唐古本,然后好好端详揣摩之后,临摹一本归还原主,而真迹就收归自己。据说王羲之的《行穰帖》、王献之的《中秋帖》、颜真…[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毛整部中国史,完全可以剪辑成一段段由偶像与粉丝演绎的加长版片花,外加一群跑龙套的在一旁吃瓜。在五千年的起落沉浮中,偶像们逐渐学会了一种既可推销自己又能拉拢粉丝的独特方法——卖“人设”,合适的人设能使当事人受益无穷。商周时期,渭水之畔,姜子牙憑借别具一格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文瑞100年前的京城梨园里,戏迷们为了支持心爱的角儿,抢票、叫好、写软文,使出的花样可不比现在少。1910年,谭鑫培在天津凤鸣茶园贴演四天,戏码是《失空斩》《洪羊洞》《卖马》《奇冤报》,这四出戏实在够硬,每日满堂。老谭年岁已高不能回回足铆,后排戏迷难免听…[浏览全文][赞一下]
无益君《西游记》第68回中,唐僧师徒四人途经朱紫国,适逢国王张榜求医,孙悟空毛遂自荐,揭皇榜欲为国王治病,却引来唐僧的埋怨,悟空回道:“就是医死了他,也只得问个庸医杀人的罪名,也不该死。”孙悟空的这一说法是确有依据,还是信口开河?唐僧取经的故事背景是唐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影视侃在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角色普遍痴迷夸张的大袖衫,可能觉得穿出来很有范儿吧。但大袖衫在古代从来不是贵族的标配,因为它说凉快不凉快、说暖和不暖和,擋风作用一般,兜风倒是飞起!古装剧对大袖衫的“谜之畸恋”从何而来呢?路线大致有两种——一是戏…[浏览全文][赞一下]
美貌与努力有什么关系在谈话节目《和陌生人说话》里,剑桥学霸、知乎女神王诺诺说自己从小因为长得漂亮可爱,成了幼儿园园花。上小学后,母亲担心她一天到晚只想着臭美,联合老师一起打击她。结果打击过头,导致高中毕业之前,王诺诺连裙子都没穿过。这种对于外在美的极度不认…[浏览全文][赞一下]
时话拾说@木叶萧萧现代社交必须具备的基本礼貌——自己不打算给人家买新的,就别说人家用的东西不好、不值钱、不上档次:自己不打算送给人家,也别炫耀自己用的东西多好、多值钱、多上档次。@嘟比嘟比在微信聊天框里最怕看到这样的话——“忙不?”“在吗?”“干啥呢?”尤…[浏览全文][赞一下]
语录自2019年2月始,在香港、内地及澳门正式全面落实“灵活工作”:灵活工时、灵活工作地点、灵活着装。——全球四大会计师行之一的普华永道如此宣布,引来赞声一片一个人才是不是真的有本事,就看他在公司的个人所得税交多少;他交的个人所得税越高,他就越是个人才。—…[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培山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的卖官最早始于秦始皇。《史记》中说,公元前243年,蝗灾大疫,秦始皇下令,每交纳1000石粟,可以授予爵位一级。但不是所有官职都可以买到,像“三公”这样的高级别爵位是不出售的。皇帝卖官现象之后一直都有,但仅是偶尔为之。汉代买官卖官…[浏览全文][赞一下]
老猫明人沈德符所著《万历野获编》中反复提到一个女人——三娘子,也就是俺答的嫡外孙女。俺答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后裔,曾兵临北京城下,后经和谈,明朝封他为顺义王。在俺答晚年,三娘子竟然嫁给了他,后来的数代首领也相继娶了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三娘子实在是个彪悍…[浏览全文][赞一下]
羽哥儿中国历代开国皇帝,甭管性格如何,能力多是“孔明加子龙”——智勇双全型的人物。然而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表示不服,因为开国一事似乎跟他没多大关系。司马懿的嫡长子司马师死后,繁殖能力低下的司马师一家孤寂,小弟司马昭只好“勉为其难”地上位。因为之前把次子司马…[浏览全文][赞一下]
安木明代才子李文星的《张贞女传》中载,进士张庚的次女从小丧母,是在祖母的照料下长大的。由于缺少母爱,她只能从书籍中寻找慰藉。而张庚给女儿准备的却是全套“女德教科书”,《女诫》《列女传》一应俱全。每当看到女人被陌生男人拉下胳膊就要断臂、死了丈夫就要毁容守节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寇研史载,崇祯死时,上着白锦绸夹蓝纱道袍,下穿白锦绸裤,脚穿绫袜。崇祯素来不太讲究服饰装扮,在人间最后一次亮相,他选择了通身素白的锦绸。作为亡国之君,或许这是他为帝国殉葬的方式吧。崇祯生前以节俭著称,喜简淡,不好繁缛的衣饰,这在朝野内外众所周知。依宫廷旧制…[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不留行武則天的彪悍众所周知,而元朝也有这样两位大权在握的“大女主”——乃马真后和海迷失后。乃马真后原是成吉思汗的仇人——蔑儿乞部首领的女人,成吉思汗灭掉蔑儿乞部后,将她赐给三儿子窝阔台为妻。她不但美貌绝伦、才能出众,而且擅长狐媚之术,窝阔台被迷得神魂颠倒…[浏览全文][赞一下]
西窗春秋時代的战争是贵族们的事,说是打仗,其实更像比赛,虽然没有裁判,但恪守一定规则,目的就是争霸,和后来战国动不动就屠城灭国的战争完全不一样。打架前要先下战书,言辞谦逊恭敬,发帖的使者也会受到敌方的款待,约好时间和地点。最后两军对垒,阵前喊话:“你摆好没…[浏览全文][赞一下]
赵立波雍正登基三个月后,就火急火燎地追封孔子先师为王。他说,孔子是天地君亲师,持续运用儒家思想的根基不能松动。既然明确了政治方针,那就要切实贯彻了。每年殿试在寒冷时期举行,雍正怕砚台结冰,就让考生们进入太和殿考试,又让太监多烧炉子以免考生着凉。还有一年,原…[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开周1918年9月,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老舍走马上任,在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当了校长,平常住校,假日回家。这年除夕,老舍回了家,他母親很开心,兴高采烈地备办年夜饭,准备跟他过一个团圆年,却听他说一会儿还得回去,学校不放假。两个小时后,老舍果真回了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众位热爱历史的道友,哪个没做过关于穿越的春秋大梦啊。跟随T君吹起穿越的牛皮吧,说不定再打一个瞌睡,我们就能在某朝某代的转角处相逢,然后互相助攻缔造盛世。梅格妮:我想穿越到唐朝,浑身自带天朝范儿!做个酒馆小老板,凡是颜值能与我比肩的,通通五折优惠。夕颜:那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淘编们从来不会好好说话,凑在一起聊天时,就像开展“一句话噎人”大赛,非要把对方怼得白眼朝天才开心。这番口舌下来,你觉得谁赢了?子玉:表弟在家庭群里说:“明天去做发型,谁能发张照片给我参考一下?”我说:“我发小猪佩奇的照片给你参考。”表弟快要气坏了!决微:请…[浏览全文][赞一下]
南门太守在《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是浓墨重彩的一章。按照这个故事,诸葛亮到达柴桑后,见到张昭等二十多位江东谋士,凭借极佳的辩才将众人怼得哑口无言。不过,据史书记载,张昭确实反对抗击曹操,属于“投降派”,但他只在孙权面前表达过观点,而没有就此与诸葛亮展开…[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