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6178
    2023-11-09
  • 箜篌引盛宴东汉明帝永平元年(58年),金秋十月,洛阳,一场旷世大典正在举行。即位一年的明帝亲临辟雍,要行尊老养贤之礼。辟雍是周代的太学,在汉代成为尊儒行礼的场所。于是众臣列席,熙熙攘攘,明帝则峨冠博带,满面春风地给儒家代表“三老”(官名,这时的三老是一位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50
    2023-11-09
  • 百合一胡适曾发表过一篇动情的演讲,题目叫《终生做科学实验的爱迪生》,讲述了爱迪生终生投身科学实验的事迹:这位科学家只要醒着,就无时无刻不在做实验,胡适因此尊称爱迪生为“科学的圣人”。不知道胡适猛夸爱迪生的时候有没有想起,《红楼梦》里也有一位终生做实验的化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51
    2023-11-09
  • 岑燮钧当柳宗元听到王叔文(唐顺宗时期政治家,永贞革新的推动者)被处死的消息时,心头一惊。他知道,他的头顶依旧悬着利剑。人生真是无常啊。虽然过去一年了,但回想身在中枢推行革新的那一幕,还是热辣辣的。他不知道后世会怎样评价他们这八个月的努力。但他自思,上可以对…[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48
    2023-11-09
  • 郭利贤妻的梦想又是一年秋风吹起,到了天地开阔、草肥马壮的时候。一列从北向南的队伍沿着开满野花的山路逶迤而来,这些穿着马蹄袖、梳着长辫子的女真人无论骑马的还是驾车的,脸上都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这是叶赫部送亲的车队,车上坐着13岁的小格格孟古,她即将嫁给另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86
    2023-11-09
  • 养猫让人变笨:美国某研究显示,猫肠道中的刚地弓形虫会传染到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的大脑,从而导致人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下降。—发现自己养的是二哈,也就放心了……牙齿整齐,平衡感好:西班牙一项研究发现,拥有一口整齐的牙齿能提高平衡感、改善体态,而牙齿拥挤、松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22
    2023-11-09
  • 降落伞儿童:父母仍留在国内,孩子却被送到另一个国家独自生活。小编吐槽:幸亏当年我爸妈没钱送我出国。扫码狂热症:指那些惯用扫一掃功能而导致的见码就扫、不扫不舒服的狂热爱好者。小编吐槽:哈哈!扫码有惊喜哦!财富错觉:是高估自己财产的一种错觉,易给自己带来财务风…[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41
    2023-11-09
  • 智能烹饪机:这是一台真正模拟传统炒菜方式的智能设备,人们只需将食材放入设备,通过手机APP一键操控便可完成炒菜全过程。人们从此能从油烟中解脱出来,坐等美食出炉。智能体脂秤:采用wifi信号设计理念,站上去便能在手机上显示人的体重、脂肪率、体内水分、肌肉量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211
    2023-11-09
  • 15河北两位残疾老人15年植树上万棵,一场无情的洪水却将其冲毁,他們说既然从终点又回到起点,那就从头再来。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令人动容。36中越边境的“文化传播者”韦氏三兄弟组建了爱民固边电影放映队,为边境村民播放影片14000多场,一放就是36年,人们纷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41
    2023-11-09
  • 江苏省致力于把江苏打造成为利用外资的“强磁场”,支持外资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外企每年都会贡献三成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江苏,每三个人中就会有一个人在外企上班。——内地更需要这样的发展机遇。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中,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85
    2023-11-09
  • 慈禧的鼻子不能刮慈禧幼时家境贫寒,小小年纪就自己去油盐铺打酱油。老板见她模样乖巧可人,经常用手指刮她的鼻子,逗她玩。这对于一般人来说倒也不是什么大事,但等慈禧变身为太后,事情就不这么简单了。有一次,慈禧的老乡进宫唠家常,慈禧随口问了一句,那个经常刮她鼻子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52
    2023-11-09
  • 任艳盛宣怀长期从事洋务运动,而实业发展中高级人才的缺乏常常使他力不从心,加之甲午战争战败,盛宣怀“实业救国”的理念受到严重冲击,这时,他真正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而“教育救国”才是根本。盛宣怀很快给朝廷上书,申明“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还指出,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583
    2023-11-09
  • 杨志昆魏国相国公叔痤以“相人荐士”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事件就是向魏惠王举荐商鞅。他的那句“有奇才,愿王舉国而听之”的荐士名言让商鞅在历史上名声大振,公叔痤也因此博得了知人荐士的好名声。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公叔痤对商鞅的举荐大有问题。公叔痤虽然发现了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28
    2023-11-09
  • 覃仕勇朱元璋在民间的形象很凶残,最出名的事件就是“火烧庆功楼”。这个故事散见于《大明英烈》《明英烈传》等书,晋剧中也有《火烧庆功楼》的剧目。故事说朱元璋为了坐稳龙椅,建造了一座庆功楼,计划在庆功当晚将功臣连人带楼一把火烧尽。当晚,徐达紧紧跟着朱元璋,所以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40
    2023-11-09
  • 不是所有逆袭都配得到鼓励时下流行的网络小说中有个流派叫“退婚流”,就是主角开始时是各种惨、各种穷,被退婚,这时候主角一般会说“莫欺少年穷”,结果当然是逆袭成功,反过来对当年嫌弃自己的未婚妻各种打脸,这个未婚妻也会下跪求饶。值得玩味的是,对于这个未婚妻,主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66
    2023-11-09
  • 韩明辉《明史》记载,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后,沈万三为讨朱元璋的欢心,请求犒赏三军,没想到拍马屁没拍对地方,被认为是图谋不轨,不但被没收所有财产,还差点儿被杀。幸亏马皇后为其求情,沈万三最终被发配到了云南。沈万三到底有没有因富致祸呢?答案是没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95
    2023-11-09
  • 唐效英唐朝时,青年张遂在少林寺出家,法名一行。因为出身贵族且学识渊博,住持亲自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行的头脑非常灵活,学习各种佛理事理都很快,但他有个缺点:容易自满并喜欢炫耀。住持决定给他一点警示。有一天,一行又因为某件事向人炫耀,住持就命人将一盆含苞待放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45
    2023-11-09
  • 苠苠东汉时期的大书法家张芝出生于官宦世家,他的爷爷曾担任过汉阳太守,父亲更是屡立功勋,母亲也是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张芝并没有染上富家子弟的纨绔习气,反而对自己要求严格,年纪轻轻就被人称为“张有道”。张芝在机缘巧合之下,得…[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62
    2023-11-09
  • 黄福芳清朝中后期的富商伍秉鉴曾经借钱给19世纪全球贸易大国英国的“国有企业”——东印度公司,鸦片战争后产生的清政府国债,他也承担了其中的三分之一,可见其钱财之多。伍秉鉴能成为这样的巨富,离不开他妥善的经营,更离不开他“吃得起亏”的品行,正是他“吃得起亏”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82
    2023-11-09
  • 彭忠富抗日战争期间,日军炸毁了位于上海的同济大学校园。为了坚持办学,同济师生被迫开始了艰苦卓绝的万里跋涉,最终于1941年初到达四川宜宾的李庄镇。跟随这批学生来到李庄镇的还有同济大学生物系教授童第周和他的夫人。初到李庄,条件非常艰苦,童第周没有精良的设备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99
    2023-11-09
  • 雨润心田陈寿自幼聪明好学,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喜欢与人争辩,往往要辩得别人无话可说才肯作罢。对于这个毛病,陈寿的老师、蜀国大儒曾告诫他:“要想让他人对你心服口服,你必须想办法征服对方的心,而不是一味逞能、驳住对方的口,你与人斗智不休,丝毫不懂得收敛,将来肯…[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