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27695
    2023-11-09
  • 朱骥在贵刊2007年第七期由曾纪鑫先生所作的《复原历史:真实林则徐与鸦片战争真相》中有这么一段话:“鸦片战争的胜负,并非个人力量所改变,中英两国不同的政治结构、社会体制、军事力量、技术水准等因素决定了不论由谁指挥这场战争,清王朝怎么也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68
    2023-11-09
  • 石兆古代中国的思想遗产之一是所谓“天人合一”。天象映射人间事,人间事也会影响天象,曾经有个词叫做“天象示警”,那是指天上出现异象的时候,往往是说明人世上有了什么大的变动。这种理论推而广之之后,就不单单是天象能够示警了,而是各种自然异象其实都是人世上变迁的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33
    2023-11-09
  • 陈家萍是什么样的女子,让正揣着勃勃野心的曹操于战事之余,时时想起,慨当以慷,终以金璧赎回?“金璧”是曹操冲蔡文姬才情开出的身价。金璧赎才女,体现了曹操的文化关怀,纯属浪漫主义作风。曹操其实是个很浪漫的行伍之人,他思贤若渴,希望建立一人才网,哪怕那个贤才是女…[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635
    2023-11-09
  • 叶细细中国人活得累,也是从古时就如此。父母多为子女而活,他们的一辈子似乎都是为了子女的幸福。可惜很多幸福只是他们眼中的幸福,很少有父母能认真地了解子女的精神世界,他们把表面的幸福当作幸福,并不尊重子女内心的选择,事实上,这样的一种施压,才是真正的不幸,让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97
    2023-11-09
  • 汪微微武则天执政后,就没有性别了。或者说,她自己都把自己当男人看。所以她明目张胆地蓄养面首,像男人一样纵情声色。治理国家,也有着男人一样的大气、睿智和剽悍。就连死后,也做得很男人范,留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与武则天不同,慈禧自始至终都是个女人。慈禧对男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513
    2023-11-09
  • 侯虹斌很遗憾,中国古代的才女虽然多,然而配得上“诗人”这个称号的,放眼整个中国古代史,也许一只手就能数完。李清照当是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她身上有一种动荡不安的“倜傥丈夫气”。李清照的文学地位就没有必要再普及了,她的婚姻看来也不错。她是散文家兼礼部员外郎李格非…[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323
    2023-11-09
  • 叶匡政河北省阜城县在历史上被隆重推出,凡有两次。一次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被崇祯皇帝贬斥,大队人马行走到阜城时,圣旨追来,命他自尽。于是,魏忠贤用一根绳子将自己解决在阜城这块土地上。另一次更夸张,北宋末年,金军南侵,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个新皇帝,竟都是阜城人。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243
    2023-11-09
  • 张继合在宋徽宗时代的汴梁城里,林冲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80万禁军教头,称得上是中层以上干部了。本来,好好的日子过着,工作平顺,上司赏识;媳妇儿俊美,举案齐眉——偏偏去大相国寺上香,碰上了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那个花花公子一眼就迷上了林冲的漂亮媳妇儿,调戏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164
    2023-11-09
  • 酷奇有的人的聪明,就像绳子一样,两股劲儿。苏东坡的聪明就两股劲儿:写文章,他满腹锦绣,但对官场上的那一套,好像就差远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他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对新法提出批评,把王安石给得罪了,弄得脑袋差点下来。等到了司马光执政的时候,尽废新法,他又提出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146
    2023-11-09
  • 陶短房许多人都知道清明节最初是为了纪念介子推的。这位老兄当年跟着晋国公子重耳上山下乡,吃尽了苦头,还曾经割下自己腿肉给重耳充饥。但等重耳回国当了晋文公,他就谢绝封赏,跑到绵山躲起来。晋文公为逼他出来满山放火,可这老兄说不出来就不出来,最后被活活烧死了。大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74
    2023-11-09
  • 户华为有人认为清代多贪官缘自俸禄过低,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一面。雍正养廉并没能解决这一问题,而没有养廉的康熙朝恰恰清官不少,这说明官员的道德人品和社会风气也很重要,只有将道德风气的砥砺、导扬与合理的制度保证相结合,方能收到实效。吏治腐败问题是历代封建王朝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09
    2023-11-09
  • 李开周北宋刚建国那会儿,开封城内还有很多闲地,同时呢,也有很多没有住房的穷人。为了解决穷人的居住问题,宋太宗决定提高土地利用率,把城里的空闲土地卖给穷人,让他们盖房子使。这是一项福利政策,所以宋太宗的要价很低:临街空地不卖,由政府盖成店铺和酒肆,然后租给商…[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19
    2023-11-09
  • 佚名各朝皇帝都有各朝皇帝的喜好,如同刘邦视狗肉为佳肴,朱元璋视青菜豆腐汤为美味一样,清朝皇帝也有一个独特品味——喜欢吃鸭子,每顿御膳里总少不了鸭子,每天要供给皇帝三只鸭子。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正月初九,乾隆皇帝的晚膳中,有燕窝苹果酒炖鸭子热锅、鸭子火…[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7020
    2023-11-09
  • 丰吉1896年6月6日,李鸿章带领大清国环球使团离开俄国,乘火车西行。他们先后到了德国、荷兰,途经比利时,然后到了法国。在法国,李鸿章等受到的礼遇显然是空前的。法国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是极高的,它曾是仅次于英国的“世界老二”。后来。才有俄国、德国的后来居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986
    2023-11-09
  • 半含箨江南乡试是江苏、安徽两省的秀才必须到南京去考试,所以当时江苏、安徽这两省的秀才常常以此自豪,他们认为别的省份都是一省举考,而他们却是两省举考,考取举人的概率比别的省份要大得多。小驴子是这个城厢内外唯一的交通工具,这里没有人拉的东洋车、马拉的马车,更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854
    2023-11-09
  • 许禾钢做皇帝的嫔妃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事,因为投进了皇帝的怀抱,意味着一生幸福享不了。不过宋仁宗的嫔妃们却不是这样,因为她们遇到了一个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严厉老公。一天,仁宗皇帝退朝后回到寝宫,一名平日很受宠的妃子为他梳头。妃子发现仁宗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836
    2023-11-09
  • 洪振快公共事件频发,这也是历史中国的一种社会生态。每次事件发生后,公众都翘首期盼了解事件的真相,但官方或者“语焉不详”,或者玩“躲猫猫”、“70码”之类的把戏,尽管在汹涌的网络民意的逼迫下步步退却,事件的真相也得以一步步被逼近,但最终往往还是难以大白于天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753
    2023-11-09
  • 叶匡政河北省阜城县在历史上被隆重推出,凡有两次。一次是明朝大太监魏忠贤被崇祯皇帝贬斥,大队人马行走到阜城时,圣旨追来,命他自尽。于是,魏忠贤用一根绳子将自己解决在阜城这块土地上。另一次更夸张,北宋末年,金军南侵,中华大地上出现了两个新皇帝,竟都是阜城人。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84
    2023-11-09
  • 幻影1947年2月,山西《晋绥日报》连续两天刊登的消息,使一个女共产党员的名字在华北大地不胫而走。随后,毛泽东又为她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个光辉为后人所敬仰的名字,就是刘胡兰。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26601
    2023-11-09
  • 程万军李世民偏爱程咬金,李隆基与杨玉环宠爱安禄山,梁山头领宋江喜欢李逵,岳飞推崇牛皋,李自成纵容刘宗敏……历史上那些被偏爱的将领都具备一个共性:有点儿“二”。“二”是东北方言,也称“发虎”、“二愣”,通“冒傻气”之意。在传统评书里,强化和夸张了这种“二”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