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东1939年9月1日,德国闪电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大规模进攻,原在苏联帮助下坐稳“新疆王”、亲苏、亲共的盛世才,面对苏联节节败退、亡国之虞,反复无常的盛世才又一次选择了投靠蒋介石…[浏览全文][赞一下]
宋国庆新中国成立后,在基督教和天主教内开展了“自治”、“自养”、“自传”的改革运动。1950年5月基督教“三自”改革首先发起,而后及于天主教。与基督教“三自”改革运动相比,南京的天主教“三自”改革运动要更复杂曲折。笔者从南京天主教的渊源入手,以期还原60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何立波1947年《晋绥日报》发起的反“客里空”运动,是解放战争时期党报系统内开展的一次反对虚假报道的思想教育运动,通常被视为中国新闻史上“具有历史意义”的事件。这场运动采取了发动读者揭发“客里空”和报社工作人员检查“客里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成为我党…[浏览全文][赞一下]
薛宏金“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党中央施政蓝图中为我们描绘的一幅诗意栖居的自然画面和城乡福利平等的生活图景。尤其是“记得住乡愁”,成了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的一大亮点,直抵人心,引人遐想。乡愁是什么?是一杯浓烈的“大麦烧…[浏览全文][赞一下]
《钟山风雨》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文史类期刊,融统战性、史料性、“三亲性”(亲历、亲见、亲闻)、时代性、可读性于一体,着重反映近现代以来我国和江苏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赢得了政协委员…[浏览全文][赞一下]
1924年初,清华学校报请当局,欲正式“改办大学”。同年10月,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国学研究院。起初,清华校长曹云祥欲聘请在新文化运动中爆得大名的胡适主持国学研究院院务。胡适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他当即推辞,明确表示自己只做顾…[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国丰富多彩的对联,都是由多字组成的。可也有对联“无一字”或“仅一字”,实为稀有罕见,现各举一例,可谓“绝无仅有”。无字联——上联:??????下联:!!!!!!这是一副没有字的对联,均由标点符号組成,分别为6个“?”和6个“!”。乍一看,这副“无字联”使…[浏览全文][赞一下]
冯磊1916年11月8日,蔡锷将军在日本病逝。这位最先挑起护国大旗的军人,在弥留之际,留下一封遗书。他写道:“湘人杨度,曩倡君宪救国论,附袁以行其志,实具苦衷,较之攀附尊荣者,究不可同日语。望政府为国惜才,俾邀宽典。”蔡锷临终之际为杨度辩护,是有一定历史背…[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伟军邮,即军事邮政,其任务是传递军队内部及军内外互寄的函件、报刊、图书以及办理包裹、汇兑业务等。一般使用单独的军事邮票或加盖“军事邮政”的戳記,实行免费或减费寄送。“军用邮票”,是指专供服役军人免费或减费交寄邮件贴用的邮票,又称“军用免费邮票”。自古以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圣义许圣道状元的来历要追溯状元这个词的历史,起码可以追溯到唐朝。依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其居首者被称做状头,又名状元。因其为殿试一甲第一名,亦称做殿元。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是科名中的最高荣誉。所以,状元指的就是古代科举中殿试第一名。说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薛立永1943年,侵华日军在内蒙古及周边地区投放鼠疫细菌,造成通辽县大规模爆发鼠疫,当时住在通辽县小西艾力村的白振海也感染了鼠疫,后来被侵华日军送进隔离所,即当地人所说的“死人屋”。在这个恐怖的世界里,日军残忍地给感染了鼠疫的村民注射“定血针”,导致人立刻…[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祖涛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文胆”陈布雷之所以在蒋介石面前成为郭沫若的说客,并促成流亡日本十年之久的郭沫若得以回归祖国,参加伟大的抗日战争,这其中除了出于抗日民族大义,应当说还有着作为同时代的他本人与郭沫若两个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陈布雷名训恩,字彦…[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海流在鲁南大地,一直流传着毛泽东接见“滕小国国王”王吉德的故事。时间上溯到1958年8月9日,毛泽东到河南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视察之后,转道山东,途经兖州站停车,济宁地委副书记兼滕县(今滕州市,时隶属济宁地区,今属枣庄市)县委第一书记王吉德接到通知后到毛泽…[浏览全文][赞一下]
曹明臣蒋介石1927年下野时期,曾经先后在报纸上登载过三份启事。当时蒋介石虽然下野,但是仍然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因此这三份启事也为当时的社会所瞩目。第一份启事1927年8月24日起,蒋介石在《申报》、《民国日报》等报纸上连续一周登载《蒋中正启事》,全文如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飞汪伪政权成立后,大大小小的汉奸们为了争权夺利,闹得不可开交。“第一夫人”陈璧君也不甘落后,在与丈夫汪精卫等人讨价还价之后,最终争得了“广东省政治指导员”这一世所罕见的政治头衔。那么,陈璧君这一神秘的“广东政治指导员”究竟是什么呢?一1940年3月30日…[浏览全文][赞一下]
赖晨叛逆的“富二代”徐福元(1897—1933),福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岚谷练边村人。其家较富裕,父亲是勤俭老实的农民,母亲是地主家的大小姐。徐福元幼年时,父亲很疼爱他,见他聪明机灵,便送他去私塾学习。不久,他的父亲逝世了,母亲改嫁,他随母亲到了陌生之家…[浏览全文][赞一下]
程荣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江苏邳州籍的“七月派”诗人庄涌与著名作家聂绀弩的一段情谊,真挚感人。我是在世纪之交为编辑《庄涌和他的诗》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觉的。此书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推出问世十多年,而他们之间的那段情谊至今仍萦绕在胸怀,深深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浏览全文][赞一下]
汤爱琴邓中夏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一位卓越领导人和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从1927年8月至1928年2月,他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在半年时间内,他迅速恢复各地党组织,在农村发动土地革命,在城市领导工人运动,并组建了城市工人的武装——“打狗…[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正龙前不久,家住南京高楼门的当代著名诗人丁芒先生收到一封不寻常的“来信”——53年前刘伯承元帅写给丁芒的亲笔信。这件颇有轰动效应的新闻被南京某些媒体报道后,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远在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巴西等国的华人诗社以及丁芒先生的文友,在网络…[浏览全文][赞一下]
袁普泉1994年4月,我和茗山法师陪同赵朴初夫妇视察南京鸡鸣寺。鸡鸣寺住持尼宗诚老师太热情接待,请大家在豁蒙楼吃素宴。喝茶聊天时,茗山法师说,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把佛教同封建迷信混为一谈,有些人把信仰佛教的人看做是搞迷信活动的落后人群。赵朴老接着說,对佛教有这…[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