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捲雪城36春暖花开,阳光灿烂,大雪融化,山青水秀,自然界一派生气勃勃。然而,h省文革的战车仍隆隆作响,潘复生一伙磨刀霍霍,准备着对炮轰派发动致命一击。5月初,潘复生在一次常委会上提出,h省当前文化大革命的主要危险是“右倾机会主义”、“右倾分裂主义”和“右…[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35暴风雪突袭哈尔市。今天天气格外冷酷,滴水成冰,整个市区成了冰雪世界。到了晚上,狂风更猛,呜嗯怒吼,啸音飞旋,扬起满天大雪。整个街市迷迷茫茫,显得凄清、荒凉、冷寂和可怖!回到哈尔市后,省革委会安排两派汇报团的代表入住龙江旅社。当晚,凡家或有亲友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艰难的谈判毛主席说:“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起来,夺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权!”无产阶级革命派响应毛主席的号召,经过惊心动魄的较量,终于打垮了党内走资派,夺回了他们掌握的那一部分权力,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临时权力机构------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的建立,标…[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33省革会常委会后,崔钢和宋振业成了孤家寡人。崔钢和宋振业商量:潘复生他们是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他们还会继续施加压力来迫他就范。必须尽快到北京去,直接找周总理,找中央文革汇报。7月中旬,崔钢和宋振业来到北京,烈日炎炎,酷热难忍,他们不顾疲劳,抓紧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风捲雪城321967年7月12日下午,在省革委会主任办公室里,崔钢再次找潘复生谈心。这时,潘复生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我们个人之间就不用谈了,你好好准备一下,明天你向全体常委谈谈,再听听大家的意见。”崔钢心情沉重地回到他的办公室,准备明天常委会议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77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1968年春节降临到了人间。在圣殿里,难友热烈地庆祝新春佳节,他们深情地拥抱,高唱毛主席语录歌和革命歌曲,有人甚至跳起了舞蹈,场面激昂而悲壮,联总派的暴徒们感到惊慌,他们乱叫乱喊,暴跳如雷。“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76在圣殿的四周是一片居民区,每到夜里,市民们总会听到从圣殿里传来一阵阵的歌声。这不,还不到10点钟,圣殿里又响起了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歌声激昂悲壮,穿过牢房回荡在文城上空,吓坏了联总派的一小撮暴徒…[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751968年1月10日,紫贝井系旗派的最后一支武装力量-------东线撤离了紫贝县,紫贝地区成了联总派的一统天下。随后,联总派对各公社的井系旗派进行了围剿,许多来不及逃走的井系旗派红农会骨干人员都成了联总派的“战利品”。联总派在各公社都建立了拘留…[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741968年1月1日,联总派在攻下紫贝岭,控制了紫贝县城后,首先送给四四一一部队的第一个节日礼物就是抛出了号外【四四一一部队某些人在支左工作中的错误事实】。在这篇洋洋万言的号外中,联总派极尽其恶毒的语言,对全国支左的一面红旗-------海军四四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紫贝岭73紫贝岭被联总派攻占一周以后,符开明的队伍转移到昌洒公社沿海的一个偏僻的村庄里。联总派指挥部探知了这一消息,便派出大批人马来剿围符开明的队伍。符开明对敌情了如指掌,他决心利用这个机会对联总派进行一次致命的打击,然后安安稳稳地离开紫贝县。他对他的部下…[浏览全文][赞一下]
反对经济主义在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一伙肆无忌惮地制造动乱,妄图乱中夺权。文革初期,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鼓吹无政府主义,大搞经济主义,并加祸于各级当权派,以此为借口打倒各级党政负责人。经济主义的表现在于:一是挑动一部分人,不但要恢复而且要扩大过去关于…[浏览全文][赞一下]
军训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表了【五、一六通知】,吹响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军号。学校首先成了文化大革命的主战场。校园里大字报铺天盖地,各种类型的批判会和集会频繁举行,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了。6月1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抓革命,促生产毛主席八一八检阅百万文化革命大军以后,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轰轰烈烈地展开,越来越多的工矿企业被卷入了这场政治运动,工人阶级成了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工矿企业的工人不能象学生那样,停产闹革命。工人必须坚守生产岗位,做到革命生产两不误。如果大批的工人离…[浏览全文][赞一下]
“黒材料”1966年6月1日,经毛主席批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人的大字报。文化大革命的熊熊烈火被点燃了。北京大学成了全国文化大革命的中心。各地学校纷纷效仿北大的作法,掀起了楸斗党委一二把手的浪潮,秩序被打乱了。为了拔正文化大革命的航向,…[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5、16通知到【十六条】五十多年前,在中国大地上爆发的文化大革命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场政治运动,它的发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么,它是如何发生的呢?1965年11月10日,上海【文汇报】抛出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吹响…[浏览全文][赞一下]
六、鹰犬6【本文完】一九六七年二月,在中央政治局怀仁堂碰头会上,政治局委员谭震林、陈毅、叶剑英、李富春、李先念、徐向前等对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表示了强烈不满和异议。谢富治是唯一发言为林彪、江青等辩护的人。会后,张春桥向江青报告会议情况。江青说,谢富治是唯一…[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蒙难4一九六七年一月的一天,张霖之的女儿张克非背着母亲,偷偷来看多日未归的父亲,在一位扫地老人的指点下,她找到了多日未见的父亲。多日未见,父亲的形色更加牯槁谯燧,本来就虚弱的身子在寒风中摇珖。“阴阳头”上的一半头发散落在脸上,胸前背后各挂一块用铁丝吊着…[浏览全文][赞一下]
三、蒙难3刚刚回到北京的煤炭部长张霖之,服从党组织的决定,来到了北京矿业学院。此刻,他正在坐在矿院一号楼313房间的一张条凳上,他的心中不由涌起一阵悲切。这所中国矿业研究和教学的高等学府,对他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他曾多次陪外国专家到校叁观,也在学院大礼堂给…[浏览全文][赞一下]
二、梦难2十多年后,一场文化革命的大风暴扫荡着祖国的大地。一九六六年八月的一天,张霖之披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家。“爸爸!”“爸爸,我们今天看见西单大街上在破四旧呢!”孩子们高兴地迎了上去,吱吱喳喳地讲着新闻。父亲接过扇子摇了两下,心不在淵地搭讪两句,就示意妻…[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蒙难1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大浩劫,从共和国主席到普通的黎民百姓,都受到不通程度的摧残。原煤炭工业部部长张霖之,是文革中第一个蒙难的共和国部长。一九五零年,张霖之在刚刚解放的重庆市任市委书记。此刻,忙碌了一天的他,偷偷躲过秘书和警卫员,只身来到军管会大楼下的…[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