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田在“娜拉”的中国接受中,胡适、鲁迅、周作人、茅盾、郭沫若、欧阳予倩等一批知识分子,都先后介入其中。知识分子针对易卜生剧作或者现实中的“娜拉事件”直接发言,让人大开眼界;不过,另一种方式也不容忽视,即通过话剧文本的创造,再现中国化的“娜拉”,建构中国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散木许广平在《鲁迅在日本》一文中曾写道,黄萍荪系一“无耻文人”,他想借助鲁迅的名义扩大影响,通过郁达夫的关系以同乡和后学的身份向鲁迅求书索稿。以拉名人的稿件、借重名人效应为刊物开道,这或许是黄萍荪为鲁迅“愤恨”之处。其实,简单或符号似的评判是很难概括一个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麦群忠中国语言学界一向尊赵元任为“汉语言学之父”,本文不准备叙述赵元任是如何攀登语言科学高峰的,而是撷取他多彩人生中的几件逸事趣闻,以飨读者。到处有人攀“老乡”赵元任会说各地汉语方言,一方面是他有会话方面的天赋,一学就会,过耳不忘;另一方面是他从小就跟做官…[浏览全文][赞一下]
同毛主席吃饭我同毛主席一共吃过四次饭。第一次是在怀仁堂晚会上,时间是1957年。他大概已经知道我是湖南人,坐下来,就给我几只辣椒(好像特别为他预备的)。这一次最突出的事,是一年轻小伙子跑来抱住了毛主席。毛主席在他背上轻轻地拍个不停,这时主席饭也不能吃。后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曾拥有一间私密性的小书房1949年以前,我父亲是个商人,坐镇上海,公司叫“大安贸易商行”,把上海厂家的日用商品批发到江西,勉强算是个富商,在上海根本排不上号,但在南昌百货行业却有排名。1949年年初,父亲在南昌马家巷口买了一家破落的酿酒厂,准备推倒,盖栋…[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艾禾提要:1957年,已经是12级“高干”的薛毅给中央写下关于干部制度的《刍议》,反对干部终身制。这个在薛毅看来是“行使党章赋予的权力”的举动,给他和家人带来惨痛灾难,也牵连地质部100多位同情其观点的人成为右派,占地质部右派总数的三分之二。1949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盛夏一1936年2月,左联解散,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两个口号论争不了了之,远在陕北的党中央始终关注这场论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决定停止周扬对上海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同时考虑延安需要文化方面的带头人,以领导推动延安文化向前发展。经中共…[浏览全文][赞一下]
郦千明杨月楼为清同治年间名伶,其“诱拐”冤案当时轰动全国。该案的错判,引起媒体的强烈不满,有人在《申报》刊文转引英国伦敦某报消息,控诉当时“尽管法理越辩越清,老百姓对官府却无可奈何”。杨月楼“诱拐”案风波发生于清同治年间,是一桩轰动上海乃至全国的著名事件。…[浏览全文][赞一下]
陆志成读《“放卫星”的第一条新闻怎样发出?》之后,使我想到作家陈登科当年同方徨几乎一模一样的遭遇。所不同的是陈登科比方徨走得更远,由“瞒和骗”的新闻“升华”到文艺创作,写出了一系列散文、小说、电影剧本等作品,给他本人,也给那个时代留下了沉痛的教训。派往卧龙…[浏览全文][赞一下]
叶永烈海峡对岸也有人探讨“约法三章”1938年8月,毛泽东与江青在延安开始同居,11月结婚。据传,中共中央政治局对毛、江结婚提出“约法三章”(以下简称“约法三章”)。到底有无“约法三章”?这一问题曾引起争论:2001年第4期《党史博览》杂志发表阎长贵先生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庐山会议及党史文献证明,毛泽东对彭德怀有两次大误解,终身未得消释。一次是1935年5月,会理会议上认定彭德怀搞非组织活动。庐山会议上,林彪当面申明他在会理会议前写的信,与彭德怀无关。毛泽东立即说:“是呀!你就不去下面活动!”但仍认定彭德怀同张闻天私下有幕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张寒晖:《松花江上》,1932年1931年6月22…[浏览全文][赞一下]
古代人读书很不容易,因为在印刷术和纸没有发明之前,一般人是读不起书的。第一,书很贵重,得用手抄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后来人们把书写在帛上,帛也很贵,只有有钱的人才抄得起。一句话,贵重的书,普通人是读不起的。第二,有了书,还得有人教,古代学校很少,而且也只有贵…[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福明1963年初夏的一天,我来到中南海服务处取衣服。洗衣房的同志对我讲:“小周,给主席换换新的吧,你看这件睡衣,洗的时候,睡衣从水里也实在不好往外提,弄不好就被拽坏了。”我不止一次听洗衣房的同志说这样的话,可他们哪里知道,我多次向主席提过,可主席总说:“…[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连登1958年以后,由于苏联逼债,全国又遭特大自然灾害,经济极度困难,为了共度难关,毛主席主动提出把自己的工资降下来,由国家行政一级降为三级,月薪404.80元,直到毛主席去世。全家的生活、日用全靠工资,国家是没有额外的一分钱补贴。吃的、用的、喝的茶、抽…[浏览全文][赞一下]
尹荆山毛主席练草体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他喜爱书法,博采众长,自成一体。黄炎培先生藏有一本王羲之的真迹,主席听说后非常高兴,便决定向他借来一阅。主席知道这是世间珍稀之物,价值连城。但自己向他借,黄先生肯定不好意思拒绝,可是如果时间过长,又怕黄先生有苦…[浏览全文][赞一下]
杜修贤1972年2月21日,是中国和美国历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日子。美国总统在这一天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将手伸向中国共产党,从而结束了25年互相敌视的局面。尼克松到达北京的当天,毛主席就在游泳池住宅会见了尼克松和夫人,以及全体随同官员。一个月前,毛…[浏览全文][赞一下]
苏童说到过去,回忆中首先浮现的还是苏州城北的那条百年老街。一条长长的灰石路面,炎夏七月似乎是淡淡的铁锈红色,冰天雪地的腊月里却呈现出一种青灰的色调。从街的南端走到北端大约要花费十分钟,街的南端有一座桥,以前是南方城池所特有的吊桥,后来就改建成水泥桥了。北端…[浏览全文][赞一下]
方英文我的某些行文里,曾对领导发过不恭之词。不过平心而论,要是我也有机会当领导的话,我只能诚惶诚恐抱拳作揖道:不敢不敢,谢了谢了!先不说怎样平衡各方利益的复杂技巧,也不说如何应对千奇百怪的场面与事件,单是一个喝酒,我就断然不能胜任。陪领导喝酒,能喝不能喝都…[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澜新一代的人已经不大会吃瓜子了,最多是在中秋时把月饼中的五仁之一的瓜子仁挖了出来嚼几口。旧社会中,吃瓜子是人生乐趣,尤其是女人,吃起瓜子来真是好看。电影《南京的基督》中,芥川龙之介在原著中很详细地描写女主角嗑瓜子的姿态,我很喜欢这一段文字,但是编剧和导演…[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