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9284
    2023-11-09
  • 胡忪涛开元二十四年(756年),张九龄被罢相,大唐权柄落入李林甫手中。张九龄曾对王维有知遇之恩,所以王维深情地写诗相送。同年,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使河西,有人认为他是受了李林甫的排挤,但这种说法没任何凭据;况且监察御史这一官衔不算低,王维正是在任职期间写…[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165
    2023-11-09
  • 鼎湖听泉贞元十九年(803年),饱经仕途坎坷的韩愈终于时来运转,升任监察御史,与刘禹锡、柳宗元成了同事。三位文豪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挚友,常在公务之余饮酒赋诗,堪称“大唐铁三角”。尤其在韩愈揭开“古文运动”的序幕后,柳宗元立刻发声力挺,并创作了《黔之驴》《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62
    2023-11-09
  • 李牧谣陆游是个悲壮而复杂的人,一生都在“求而不得”中度过:他爱唐琬,却不敢违抗母命,将她休了;他有报国热情,却做了一辈子冷官;他无数次在梦里冲锋陷阵,可在宋孝宗眼里不过是个诗人。初春的沈园湿润又迷蒙,像刚哭过的美人脸,来访的陆游恰巧愁肠百结。在前些日子的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39
    2023-11-09
  • 李湖光作为“高大全”式的理想型英雄,关羽兼具忠、义、勇、烈等美好品德,不断被后人神话。儒、佛、道三教不管平时吵成啥样,在崇拜关羽方面步调相当一致。最早把关羽捧上神坛的是佛教。《佛祖统纪》等佛教典籍中载,隋朝开皇年间,天台宗智顗大师远远望见玉泉山上紫云缭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61
    2023-11-09
  • 唐山丁玲与沈从文结识于1925年,当时沈从文向《京报》投稿,丁玲的男友胡也频是该报的编辑,丁玲听说沈从文“长得好看”,又是老乡,便跟胡也频一起去见他。当时三人都住在香山,丁玲与胡也频不善理财,生活要靠丁母接济,常为小事争吵,沈从文便居问说和。1926年,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92
    2023-11-09
  • 梁贤之1917年,夏明翰在学校组织成立了革命团体“砂子会”,用诗歌和漫画揭露卖国军阀的丑恶嘴脸、宣传反帝爱国思想。一天,他回家后发现檐下张灯结彩,以为有什么喜事,结果瞧见堂屋墙上挂着崭新的字幅——“德盖衡岳,誉满湘南”。那是北洋军阀吴佩孚亲笔写给他爷爷夏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979
    2023-11-09
  • 竹映月江弘治十八年(1505年),江西一位青年才俊金榜题名,随后官授翰林学士,俨然大明未来之星。他本想做个好官青史留名,谁知一番官场沉浮后,昔日少年迅速黑化,成为《明史》上臭名昭著的六大奸臣之一——严嵩。安守清贪严嵩刚参加工作时满怀热情,立志做个好官,从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898
    2023-11-09
  • 郑焕坚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孙传庭考中进士,先做了五六年的知县,后来升任吏部官员,但没多久就因厌恶党争而辞职了,在家乡代州一待就是10年。1630年,就在他赋闲期间,农民起义军冲入他的家乡,那里成了官军与义军对抗的前线。四年后,后金军队乘虚而入,攻克…[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835
    2023-11-09
  • 余显斌隋末名臣李纲素以正直闻名,见到不合规矩的事,马上站出来口诛笔伐,毫不留情。大家都觉得他难缠,李渊却认为这才是忠贞之人,因此入主长安后到处寻他为自己打工。李渊登基后马上重用李纲,让他做了礼部尚书。一次,李渊在朝堂上夸奖李纲,“今我有公,遂使刑罚不滥。”…[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826
    2023-11-09
  • 华伟552公元647年的盛夏,一位身穿青色粗褂的老汉正在终南山的草芦里看书,不时拨弄一下身边的草药。忽然,几个全副武装的士兵冲进门,一句话不说,架起他就往外走。老汉挣扎着质问:“你們到底要干什么?我这里只有医书和草药。”为首的军官尴尬一笑,拱手道:“孙真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665
    2023-11-09
  • 牛山野夫不得不给领导提意见时,就提“您可一定要注意保重身体啊”,大概是帝制时代的“传统文化”,《史记》中司马相如走的也是这个路子。司马相如是个追求进步的人,从小就喜欢读书、击剑,想为汉家做一番事业,但不顺利。景帝时,他曾找门路到长安做了郎官,可以排在队伍里…[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619
    2023-11-09
  • 承平洪武年间,京城突降大雪,气温骤降。朱元璋微服私访,在京城转了大半天,看到百姓无家可归甚至饥寒而死,心情愈发沉重。他忍着怒气,等官员向自己汇报实情,结果一连几天他们仍是“国泰民安”那套说辞。朱元璋终于爆发,在一次早朝上铁青着脸将百官大骂一通。百官战战兢兢…[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8263
    2023-11-09
  • 程非明代文学家康海生于仕宦兼经商世家,父亲对他管教甚严,动辄棍棒相加。在这种教育模式中,他很快成了“别人家的孩子”,博览群书,文采飞扬,并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及第。当时还有个文豪叫李梦阳,大概是文人相轻吧,他们常明争暗斗,谁也不服谁。正德年间,宦…[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271
    2023-11-09
  • 王芳芳“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写出这样豪言壮语的私盐贩子黄巢,攻入长安后只做了两年皇帝就兵败被杀。成王败寇,黄巢大概也很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在短短的皇帝生涯里大肆搜罗钱财和美女。他死后,他的三宫六院就被作为战利品献…[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7154
    2023-11-09
  • 闫达周公国的姬根跟他哥姬朝吵着分家,听说就要抄家伙了;魏武侯死后,其子魏警和魏缓也开始对砍。收到谍报,韩懿侯很兴奋,不禁又在心里大骂刚被他搞死的亲爹。他爹在几年前灭了郑国,这事听起来挺牛的,却是个坑。本来平起平坐的魏国俨然已成“天下第一”,现在不仅要唯其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948
    2023-11-09
  • 程刚“百日维新”失败后,慈禧却总是高兴不起来,觉得很多官员都在疏远自己,自己的地位也岌岌可危。由于封建思想作怪,慈禧开始对一些自然现象特别敏感,有时看到树叶掉得多了也会十分伤心,认为是不祥之兆。偏偏李莲英在这段时间开启“神隐”模式,总是不见人影,每次慈禧找…[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930
    2023-11-09
  • 郁栀子成丰九年(1859年),年近花甲的张集馨终于撞了大运,升任福建布政使。时任闽浙总督的庆端是“根正苗红”的满洲镶黄旗人,没等张集馨到任就公开表示不欢迎他,阴阳怪气地说:“福建怎能容下如此排场的布政使,他又如何看得起我这个上司?等他来了,必须仔细察看一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10
    2023-11-09
  • 刘诚龙历代世人争当名利场上的运动员,较量极为激烈,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祖禹却是个稀有的“不动员”。他生于书香门第,后来家道中落,穷得叮当作响,房屋不是灌风就是漏雨。他靠教书授徒为生,薪水十分微薄,只好兼职上山打柴、下河捞虾补贴家用。他并非无才傍身,而是怀才不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845
    2023-11-09
  • 宋慧敏大宋不仅是读书人的天堂,也是读书人女儿的玫瑰园。那些读书人一旦跨过国考的彩虹桥,融入主流社会,就开始在另一件事上下功夫——为待字闺中的女儿寻找幸福,同时也是为家族事业寻找人力资源,开辟更广阔的根据地。李昌龄头脑活络,国考后很快脱颖而出,因为在那次宴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340
    2023-11-09
  • 沧海明月生五代时期,成都郊外有户王姓农家,由于连年战乱、缺衣少食,便将13岁的儿子王昭远送到附近的寺里。住持看他生得聪明伶俐,便让他做了侍奉起居的童子。幼年的饥饿经历使他很怕被送回家,便用心讨好住持,久而久之练就了阿谀奉承的本领。公元925年,唐庄宗令太原…[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