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君刘关张三人中,刘备的武艺无疑是最差的,虽然他身背雌雄双股剑,但是在整个《三国演义》中,这两把剑亮出的机会屈指可数,其中最著名的一次使用就是“三英战吕布”。其实,“三英战吕布”就是刘备为了抬高自己设计的一个套路。当时十八路诸侯讨贼,刘关张虽然也在其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六神磊磊在金庸小说里,“教徒弟”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好的师父也会教出渣徒弟。比如《天龙八部》中逍遥派掌门无崖子的武功修为很高,他却教出了“星宿老怪”丁春秋;《射雕英雄传》中豪迈奔放的丘处机教出了心狠手辣的杨康;就连以侠义著称的郭靖也会教出郭芙这样的惹祸包…[浏览全文][赞一下]
◎木晓易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明末著名将领卢象升出生于一个秀才之家。受父亲的影响,卢象升从小就酷爱经史,常常手不释卷,年仅22岁就高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几年时间又升迁至大名(今属河北邯郸)知府。只是,此时的大名府已是流寇四窜,地方治安和稳定受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奥北魏名将源贺原是南凉(五胡十六国时期政权之一)宗室,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然而生逢乱世,宗室之子也难以幸免。公元414年,南凉被西秦灭国时,源贺才11岁,随全家被掳到西秦,不久亲人死的死、逃的逃,留下了孤零零的源贺。源贺自此开启了自己的漂泊生活:他侥幸…[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竞跃《三国演义》写了一千多个人物,包括了诸多名将,偏偏漏掉了东吴名将贺齐。在东吴,贺齐非常有名,也很受孙权重用。三国时期,匪患最多的恐怕就是东吴:江南的一些部族武装披发文身,不通教化,远离汉文明,往往啸聚山林,成为统治者的心头大患。贺齐就是专门剿匪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轩鸿无为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大事,却步步高升,善始善终,堪称传奇。他26岁逃避战乱时与家人走散,同继母一起来到江东,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孙权的姐夫对诸葛瑾的才学感到惊奇,向小舅子强烈推荐。刚刚执掌江东的孙权正值用人之际,把诸葛瑾留作门客,先…[浏览全文][赞一下]
◎栏目主持夏涵我跑得慢,但是我踢倒的栏多!真替这哥们儿捏把汗,万一牙齿被连根拔出怎么办?这辆大车用自己分量十足的体积展示了什么叫“信不信我碾压你”。美女有话说:看什么看,小心撞树上!左边拿小手枪的那位,你确定不是来打酱油的?爱因斯坦戴上这个还挺像印第安人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顾静怡在一些男司机眼里,女司机多是“马路杀手”。然而,世界上第一位把奔驰汽车成功开上路的司机是一名女子—贝瑞塔·本茨,是她让汽车这个会“行走的机器”走出了实验室,最终成为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1849年,贝瑞塔出生于德国一个贵族家庭。那个时代并不提倡女性受…[浏览全文][赞一下]
◎李方恩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英美两国在巴黎签署了协定,标志着美国脱离英国殖民统治,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国家。但事实上,当时的美国各方面还不成熟,实行的是高度地方自治的邦联制,即13个州结成的松散的国家联盟。在这种体制下,各个州有很大的权力,邦联政府…[浏览全文][赞一下]
◎韩业玲1829年,牛仔裤的发明者李维·施特劳斯出生于德国,长大后当了一个职员。在他21岁那年,一则“美国西部发现了大片金矿”的消息使他前往加利福尼亚州,加入了汹涌的淘金队伍。到了那里之后,施特劳斯失望地发现,淘金者多如牛毛,即便努力工作也挣不了几个钱。难…[浏览全文][赞一下]
◎士心当今世界各国都在尽可能扩大各自的制海权范围,这个战略的实施源自一百多年前一个“海盗迷”提出并确立的“海权理论”。这个“海盗迷”就是美国军事理论家、海权论的鼻祖艾尔弗雷德·马汉。1840年,马汉出生于美国一个军官家庭,父亲经常把自己的藏书给他阅读,希望…[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彩霞图/春生抗日战争爆发后,有志青年誓死不做亡国奴,纷纷寻求抗日救国之路。上海女青年姚维钧也辞别家乡,一路辗转,最后到达贵阳,考入了为躲避战乱从上海迁至此地的大夏大学(今上海华东师大,抗战时期迁址更名为大夏大学)。在大学里,她和进步同学一起投入到了如火…[浏览全文][赞一下]
◎荷衣蕙带南朝后期一个天气阴沉的日子,鄱阳(治所今属江西上饶)太守府,素白的帷幔、素白的灯笼和低低啜泣的声音交织成一片抑郁的氛围,笼罩在每一个人心头。一家之主的壮年离世令众人陷入了哀伤和混乱之中,女主人、梁武帝之女长城公主更是深陷痛苦之中,顾不得管府中的事…[浏览全文][赞一下]
◎尹成荣春秋时期郑国相国景差因总帮百姓做好事,被人们称作爱民如子的好官。有一次,景差坐车外出,刚出城不远,发现前行的道路由于人和车马拥挤不堪,交通严重堵塞。景差见此情景便下了车,走上前去看个究竟。原来这段路由于年久失修,坑洼不平,淤泥堆积,人车难行。尤其到…[浏览全文][赞一下]
◎朗博苏轼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重视和提出国家文化与信息安全的人,并且亲自参与了在外交文化反间谍方面的斗争。当时宋朝朝野在国家信息安全方面几乎没有什么警觉性,苏轼则是一个有超前意识和战略眼光的人,能从小事中发现国家文化和信息安全的隐患。元祐四年(1089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户力平城市太大、人口太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很不方便,于是需要疏解人口,此事古已有之。在明清时期,为调控北京的城市人口规模,朝廷就采取过多项措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朱棣迁都后,市民、官员驻军及家眷、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等加起来让…[浏览全文][赞一下]
◎任艳1843年,世界病原细菌学奠基人罗伯特·科赫出生在德国,长大后在一个小镇当了一名外科医生。当时,小镇正流行牛炭疽病(动物急性、烈性传染病),这引起了他极大的关注,他决定进行细菌研究。科赫在原本就穷困的家中开辟出一间实验室,每天下班后就一头钻进去忙个不…[浏览全文][赞一下]
◎乔娟南朝宋代的朱百年是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官三代出身,只是朱家向来有清廉自守的传统,因此家境并不富裕。父母去世后,有学问、有气节的朱百年干脆带着妻子一头钻进会稽南山,过起了隐居生活。没有收入来源,拿什么谋生呢?朱百年和妻子开始了另类“创业”之路: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巨少蕊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被迫流亡日本。1899年,清廷向日本交涉,不准康有为留日,康有为又辗转至加拿大和美国,因人生地不熟且名声不大,屡屡碰壁。迫于生计,他四处向华侨商人宣扬国内的变法,希望能够获得他们的支持、给自己捞点儿金,但效果并不理想。一天,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荒沙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时,由于战线拉得太长,曹军运粮补给越来越困难,出现了缺粮现象,曹操便令督军校尉夏侯渊督运其他地区的军粮到官渡。夏侯渊不敢怠慢,立即多方筹措,很快就筹集够了粮草。只是在押送过程中,夏侯渊由于没有做好保密工作被人偷袭,粮食全…[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