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无心著名出版家王云五幼时家贫,只受了五年私塾教育就被迫辍学,被父亲送到五金店当学徒。但他并未放弃对学业的追求,没有老师教导,他就自学。当时的王云五对英文十分感兴趣,想提高自己的英文翻译和写作水平。但在20世纪初,中国人中会英文的只占极少数。自学一段时…[浏览全文][赞一下]
◎林梅朵《红楼梦》中,春燕是怡红院里不起眼的小丫鬟,一出场就被姑妈骂了一顿,又被母亲何婆子追着打,让人不禁为她捏一把汗。最终,春燕却奇迹般地化险为夷了:她跑回怡红院,一把抱住袭人求救。袭人指责何婆子不知王法,麝月赶紧给春燕使眼色让她找宝玉去。这样一来,何婆…[浏览全文][赞一下]
◎蔡超锋蒋少游作为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家,其人生道路是颇为坎坷的。喜欢书法和绘画的他一直希望能够有机会进入皇宫,好好发挥才能,但他没料到自己生活的刘宋王朝不久便被北魏灭亡。公元469年,蒋少游和众多百姓被北魏士兵强行迁徙到北魏服兵役。蒋少游虽然成了一名士…[浏览全文][赞一下]
◎另一个天空17世纪,欧洲各国为争夺海洋霸权纷纷造出各种体量巨大的船,并竞相在船上装上大口径的火炮。但是,最终胜出的是船体看上去不起眼的英国舰队。其实在争夺霸权中,对各国舰队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敌方船上威力巨大的火炮,而是附着在船底的贝壳类生物和水草。贝类善于…[浏览全文][赞一下]
◎爱乐乐《倒牛奶的女仆》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这两幅画家喻户晓,但其作者维米尔的生活窘迫无人知晓。1632年,约翰内斯·维米尔出生在荷兰一个画商家庭。耳濡目染下,维米尔渐渐对画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兴趣加上良师的引导让他的绘画技艺进步很快。父亲去世后,他继承父…[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嵚光绪十三年(1887年)八月,扼守渤海湾的“东亚第一要塞”旅顺口(今辽宁大连的旅顺港)正处在紧张施工的关键时刻。但在清朝官兵森严的戒备里蹿出一个辣眼睛的日本青年:此人二十岁出头,瘦弱的身板穿着中国服饰,拄着一根斑驳的拐杖穿梭其间,把这个未来钢铁要塞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杨津涛北洋军阀的直系领袖吴佩孚常被网友推崇为“不纳妾、不积金钱、不出洋、不走租界”的道德楷模,且是坚守气节、拒任伪职以致被日本杀害的民族英雄。其实,吴佩孚虽没有担任伪职,但他仍然晚节有亏,不足以得到“民族英雄”的荣誉。吴佩孚当年确实拿过日伪的钱。1927…[浏览全文][赞一下]
◎程刚著名爱国人士张奚若脾气耿直,不惧得罪人,堪称有棱有角、立场坚定之人。而他怒怼蒋介石的故事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1946年,张奚若在西南联大任教时,向来不喜欢张扬的他有一天专门找到校长梅贻琦,提出要开一个新闻发布会,请校方邀请记者参加。梅贻琦很纳闷,以前…[浏览全文][赞一下]
◎淘历史唐玄宗天宝初年,南岳衡山一座寺庙里有一个做杂役的僧人。他性格懒散,每次都捡别人的残羹剩饭吃,所以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懒残”。懒残似乎并不在意,他白天干活,晚上和牛一起休息,如此生活了20年。后来的中唐宰相李泌当时正在寺中读书,他注意到懒残的事迹,觉…[浏览全文][赞一下]
◎萌书生“铁扇子”宋清被很多读者看作《水浒传》中的无用之人,这主要是因他的绰号: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用铁扇子。大热天,一个人拿着铁扇子使出吃奶的力气扇,不仅不会凉快,反而会被折腾得满身大汗。单从这点来看,“铁扇子”是对宋清的讽刺,说他像铁扇子一样没用。可是《…[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左中右《水浒传》中潘金莲不喜欢武大郎,是因为武大郎又丑又穷吗?武大郎确实长得不帅,但他不穷,相反还能很踏实地赚钱。他住的是两层临街的房子,不然潘金莲挑帘子的竿子也不会砸中行人西门庆的头。而在衙门当差的武松曾经住在这儿一段时间,证明这儿离县衙不远,是闹市…[浏览全文][赞一下]
◎浅水戏虾曹锟驻防东北时,由于军务繁忙,总感觉身体不大舒服,整天头昏脑涨,腰酸腿疼,但郎中把脉诊断后发现他并没什么疾病。这可急坏了下面的人。为了让曹锟摆脱亚健康,下属们问干了喉咙、跑断了腿,终于寻来一个“秘方”:长春有家澡堂,里面的技师手法一流,据说经常去…[浏览全文][赞一下]
◎栏目主持夏涵你没有看错,她们脚底下是皑皑白雪——这才是快速通过雪地的正确姿势!两名女生身穿短衣、短裤在冬天练习臂力和平衡力——与又累又冷相比,我更喜欢在太阳底下走正步。提起军训,很多人的感受都是又苦又累,其实是因为你没经历过真正的军训。二战期间,美国某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超伟明英宗天顺八年(1464年),浙江杭州官场上出现了一个奇特的景象:被朝廷贬为布政司左参政的韩雍从不过问政务,每日只与一帮文人宾客逛西湖,饮尽美酒佳酿,纵享美好时光。更为奇特的是,百姓并不认为韩雍如此做是懒政,反倒有点儿同情他。原因很简单,韩雍被贬并…[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飞鱼图/春生古代的隐士有真有假。真隐士一生如闲云野鹤,假隐士不过以隐居来抬高自己的身份,等朝廷征召时他跑得比谁都快。盛唐时期的甄济就是一个真隐士,他隐居在故乡的青岩山(又名云梦山,在今河南鹤壁),晴天种地,锄豆南山,雨天读书写诗,饮酒品茶。朝廷有个采访…[浏览全文][赞一下]
◎余竞跃当明珠埋于尘埃、英雄匿于风尘,最先识货的人最是难能可贵。三国时期英雄辈出,能识货的却寥寥无几。比如曹操,看好他的人有太尉桥玄、大V许邵。虽然桥玄说过曹操日后必成大器、自己愿意以妻子儿女相托,但是桥玄和曹操的老爸都是汉朝高级官僚,互相照顾提携对方的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许云辉图/冯乾北魏三朝元老李崇少年有志,14岁就承袭陈留公封爵,长大后也是能文能武。他性格谦和仁厚,在朝为官期间忠君为民、有勇有谋,并享有赏罚分明的美誉。在出任各地刺史期间,他更是恪尽职守,留下美名。一孝文帝初年,原荆州(北魏地名,仅存在48年,今在陕西…[浏览全文][赞一下]
◎木晓易作为晚明第一猛将,官二代出身的刘綎继承了父亲的军事才能与勇猛武艺,为晚明江山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在后世并不出名,因为他干过索贿、行贿之事。1583年,刘綎平定云南之乱,立下赫赫战功,被朝廷嘉奖、升为副总兵。不久,朝廷增设蛮莫(今缅甸八莫附近地…[浏览全文][赞一下]
◎刘燕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血液交易大都掌握在非法团体手中,导致日本血库里的血液非常不干净,结果病人在日本医院治疗时肝炎的感染率高达65以上。1964年3月,美国驻日本大使刚回到东京,就遇到了一起行刺事件,好在抢救及时,经过输血治疗和手术,大使终于脱离了…[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