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9018
    2023-11-09
  • ◎张高峰简论封建社会孝道思想批判与继承◎张高峰孝道作为一种伦理道德准则,既是对亲子、君臣等关系的规范,也体现了人生伦理行为的价值取向。它既是人们最基本的行为规范,也是涉及面极广、功能性极强的道德实践。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既有精华部分,也有糟粕的一方面。本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050
    2023-11-09
  • ◎苑海丽《颜氏家训》中的教育思想对现代语文写作教学的启示◎苑海丽我国的传统优秀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其中不乏教育类书籍,《颜氏家训》就是其中的代表。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指出了对教育子女以及对读书和习作的一些看法,为后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语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230
    2023-11-09
  • ◎毛华中商业化背景下的网络文学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毛华中一、网络文学的概述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文学基于网络技术而产生。网络文学指以网络为载体,在互联网上进行发表、传播和扩散的文学作品。在市场化的导向下,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网络文学在题材…[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333
    2023-11-09
  • ◎潘胜男古代写作教学的共性与个性研究◎潘胜男当前的作文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为摆脱“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困境,我们可以通过对古代写作教学的共性与个性研究,借鉴古代写作教学中的方法,来服务今天的作文教学。如大家较为认同的模仿写作,先放后收,多作多改,读、议、思…[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342
    2023-11-09
  • ◎魏全利国学经典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研究◎魏全利在当代社会中,文化的竞争越来越受到大众重视,从最近各类文化电视节目的热播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正以一种更亲民的方式走进人民大众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大众的精神世界。新课标明确指出:…[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541
    2023-11-09
  • ◎卢艳丹卢艳兰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卢艳丹卢艳兰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说:“在中国的语文教育界,叶圣陶、朱自清、夏丐尊是耸立在三四十年代的三座高山;其中叶圣陶的活动一直延续到80年代,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他留下的宝贵遗产,历史上无人与之相比;一代宗师,万代垂…[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700
    2023-11-09
  • ◎王璐论“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师生关系的构建◎王璐一直以来,师生关系作为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关系而受到高度重视,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时代特征下师生关系具有不同特点。当今社会,互联网与各行各业以及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互联网+教育”模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教育行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576
    2023-11-09
  • ◎邓楠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论《周易·乾》的美学内蕴◎邓楠《周易》作为一本充满智慧的古籍,包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识,并揭示出众多的审美规律。由《周易》中三才(天、地、人)的关系、阴阳五行和拟物制象的思想内涵,生发出了丰富的中国古典美学范畴,这些美学范畴奠定了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9708
    2023-11-09
  • ◎卜俊伊吉林市餐饮店命名的文化心理考察◎卜俊伊本文以吉林市的饭店店名为研究对象,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其进行研究,以期探究出语言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和大众心理。一、社会文化透视罗常培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引用了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的话:“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017
    2023-11-09
  • ◎何奇雪纵观中国语文教育史,浅谈语文教育的发展◎何奇雪从古至今,伟大的先辈教育家们都非常重视语文教育的发展,把语文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其历史轨迹可以追溯到上千年前。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发面发展的能力,陶冶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道德,提炼学生的文化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122
    2023-11-09
  • ◎陈新浅谈和服对唐朝服饰文化的吸收◎陈新中日两国作为邻邦,其友好文化交流已有千年历史,唐朝时期国力强盛,文化璀璨,日本国服——和服吸收了不少唐朝元素,加上本土人民的智慧创造,进而演变地更加高贵优美。由唐朝时期的服饰文化交流延伸至今,中日文化之交愈加频繁、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302
    2023-11-09
  • ◎陈冠名论新时期我国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初探◎陈冠名十八大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等建设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但由于转型期各方面的机制体制尚不完善,各种社会矛盾凸显,尤其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易发高发,近年来更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573
    2023-11-09
  • ◎杨冯磬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及其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分析◎杨冯磬通过分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对现有模式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做了简单论述分析。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必然要朝现代化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困境,逐步突破现有…[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640
    2023-11-09
  • ◎魏艳伶单小艳“文学圈”模式下英语阅读的策略分析◎魏艳伶单小艳在新课标改革的基础上,我国在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阅读方面提出了多项提纲,对英语专业的阅读进行详细的规划。在这些提纲整体性描述中,主要展现了英语阅读是向学生传授更加深入的英语阅读技巧,培养其自主学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733
    2023-11-09
  • ◎贾亚锋声乐演唱及教学中表现欲望的培养策略分析◎贾亚锋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的生活与音乐密不可分,音乐是人们用来抒发情感和交流的表现形式。演唱者将内心对歌曲的理解,在舞台上用丰富的音乐语言表现出来,就是声乐演唱艺术的内涵。可见任何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都与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870
    2023-11-09
  • ◎宋元祺儒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分析◎宋元祺儒学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其影响力在古今中外得以见证。儒学思想在日本文学领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儒学对日本文学作品的发展、国人的行为举止、思想道德等方面有着深刻影响,儒学在日本文学发展过程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27
    2023-11-09
  • ◎温淑窈论新媒体与网络文学的传播◎温淑窈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社会,互联网+不断演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形式。文学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也发生着变化,文学在互联网的运用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网络文学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的个性。本文就新媒体与网络文学的传播展…[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59
    2023-11-09
  • ◎何骥晨略论中国古代历法沿革◎何骥晨中国的历法源远流长,在商周以前人们大多观象授时,随后才有历法。本文以历史为脉络,讲述从春秋到清的主要历法,以及它们对历史的贡献和先进方法。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天文学在相当长时期内在世界上独树一帜且居于领先…[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0990
    2023-11-09
  • ◎宋宗阳探究美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宋宗阳本文通过对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究整合,对多种有益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方式展开论述,以期丰富相关理论,推进美术教育教学实践的新发展。美术教学作为学生们欣赏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建立有着积极的推进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41189
    2023-11-09
  • ◎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美国)董越(翻译)松潘采集之行◎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美国)董越(翻译)译者按: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博士是美国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考古学家,他于上世纪初到1948年在中国度过38年,曾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教授,他多次奔赴四川、…[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