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5600
    2023-11-09
  • 刁艳红《儒林外史》中杜少卿的人物形象刁艳红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文化需求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传统文学著作成为人们研读的重点书目,《儒林外史》就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这部小说讽刺意味十足,堪称古代讽刺小说之最。吴敬梓编著的这部长篇小说深刻揭露了朝政的奢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509
    2023-11-09
  • 丁保花对当下文学批评的反思——“学院派批评”为何成为一个贬义词丁保花现今从事文学批评工作的人大致分为三种:专业批评、媒体批评、学院批评。专业批评注重跟踪前沿文本,用简短而感性的文字评述文本,从众多文学作品中挑出精品,引导读者阅读。媒体批评注重热点事件,是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479
    2023-11-09
  • 沈丹萍建安七子后期文学创作的幕僚侍从色彩分析沈丹萍汉末三国期间,建安七子与三曹被视为那时文学成就的典范,建安七子对诗词、赋、散文的发展做出了不朽贡献。汉建安年间,天下大乱,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朝廷昏庸宦官当政,这段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壮志报国的文学家,其中建安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575
    2023-11-09
  • 王志强批判视野下的莫言作品分析王志强莫言是当代著名的作家,主要作品有《红树林》《檀香刑》《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和《蛙》等,他的作品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本文主要介绍了莫言的创作背景、文学价值观,在批判视角下对他的作品进行赏析。莫言…[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29
    2023-11-09
  • 李明洁《大地》与鲁迅作品中农民形象塑造异同李明洁赛珍珠和鲁迅都曾以中国农民作为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但因两人不同的国籍和写作目的,创造出的中国农民形象也有同有异。赛珍珠《大地》中的王龙是美国社会认识中国和中国人的窗口,鲁迅乡土小说中的农民是中国人自身的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25
    2023-11-09
  • 白羽东野圭吾的恶女观——以《神探伽利略》和《预知梦》为例白羽自东野圭吾登上推理小说的舞台以来,他出版了大量的畅销作品。其中《白夜行》《幻夜》《神探伽利略》和《预知梦》等作品中的“恶女”主人公,受到了读者的极大关注。这些“恶女”不仅是文学作品的一种形象塑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616
    2023-11-09
  • 刘昶分析青山七惠《碎片》的主题刘昶青山七惠是日本新锐女作家,她的第一部作品《窗灯》获得了42届日本文艺奖,第二部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获得日本文学最高奖项。青山七惠的小说作品往往具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相对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内容可以带动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17
    2023-11-09
  • 杜佳从无声到有声——从女性主义解读《接骨师之女》杜佳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试图说明华裔女性在美国遭受的双重边缘困境以及处于压迫中的她们如何努力“发声”来定位自我身份,同时指出作者叙事的女性言说特色。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华裔文学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14
    2023-11-09
  • 李志杰新时代视角的莎士比亚部分文学作品赏析李志杰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文字和戏剧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至今在文坛仍是一座高峰。在分析莎翁作品时,人们可以从时代特点来看待其艺术和价值。随着历史和社会的发展,许多作品都开始以新的时代视角…[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60
    2023-11-09
  • 魏振华《达洛卫夫人》中的和谐与幸福魏振华《达洛卫夫人》描写了克拉丽莎·达洛卫(以下称克)从自我、家庭、社会和自然不同维度追寻幸福的轨迹。一、自我维度的幸福克在自己的房间里认识和接受自我,使生命不断趋向成熟和完整。(一)容纳自我的房间克凭非凡天赋拥有自己的房…[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854
    2023-11-09
  • 朱然然《谢小娥传》持续再创作的动力源泉探析朱然然《谢小娥传》是特定文化土壤下的文学创作,后世却持续出现对其因袭与再创作的作品。有关谢小娥的研究,多是从故事流变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或是从再创作作品与原作的比较着手。本文对《谢小娥传》文本内涵进行探析,侧重于对原…[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799
    2023-11-09
  • 李亚玲司马迁“发愤著书”情结对唐宋诗人的影响李亚玲“发愤著书”理论源于《诗经》的怨刺诗,至屈原又提出“发愤以抒情”的命题,最终形成于司马迁《史记》中“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的论点。是创作者在经历了人生苦难或国破家亡后,写出的能够表现愤慨郁闷之情的文学作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42
    2023-11-09
  • 乔瑢文学评论灵动的生命,中和的审美——论冯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创作乔瑢本文从冯至的代表作《十四行集》《伍子胥》出发,探讨冯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写作的主题,并从艺术加工和个人经历等层面分析主题产生的心理机制,得出“灵动的生命”主题是作者内化了各种经历、影响之后得出的…[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5926
    2023-11-09
  • 孙晶宇左辅传孙晶宇插画张杨《易传·系辞上传》:“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系辞上》:“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混沌初开,万发自然。星象学自古有北斗九星,而今只闻七星之名,曰:…[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04
    2023-11-09
  • 王韩艺蕾强大诚可贵,优势价更高王韩艺蕾优势是一种力量,在你无助时让你奋起;优势是一种精神,在你绝望时让你重振旗鼓;优势是一种智慧,在你困难时带你开启心智。强大固然是一个优点,但仍需合理发挥优势,方可取得成功。强大的鲸鱼与瘦小的沙丁鱼是鲜明的对比,一般我们会…[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31
    2023-11-09
  • 刘昱昕做自己的蜡烛刘昱昕人生常有不如意。在那个时候,我们总希望有一个人可以指引我们前进,就像一支蜡烛,为我们照亮前方的路。但贵人不常有,所以我们要学会做自己的蜡烛,在黑暗之时,为自己照亮前方的坦途。再明亮的人生也会有一段黑暗迷茫的过去。李嘉诚,现在世界屈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033
    2023-11-09
  • 马骁文学咖啡馆记录成长足迹留住青春脚步马骁插画张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值得每个政治老师和班主任认真探究和科学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了青春之美、职业之美和人生之美。从教二十多年,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有太多的精彩画面,让我这个政治老师兼…[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06
    2023-11-09
  • 钟起炎钟起炎的诗钟起炎如果,那么如果,人群中我不能辨出你的足音足音越近我的脸不会阵阵发热那么,我不会爱你如果,在夜晚你不曾入我的梦梦醒之后世界没有变得更加可爱那么,我不会继续爱你如果,街道上我还想见到更漂亮的脸蛋凝眸之间心里还会腾出小小的邪念那么,我不算只…[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18
    2023-11-09
  • 铎木乡村壁画(组诗)铎木恋乡的情结金属的声音比木器刺耳在一张瓷质的画中,衍生恋乡的情结如类似的蚊虫撕咬着岩缝中逸出来的血腥希望找到垂怜。在成长中善于种植成熟之后,依然幻想将村庄穿上绅士的装束,或一件破旧的棉袄像父亲一样的男人,是她的男友而大龄的夜鸟,通常能…[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6140
    2023-11-09
  • 韩姣燕飘零(诗四首)韩姣燕远·近远方,如此神秘,因为,它如此遥远,走近它,当咫尺消减了距离,神秘,了无踪迹。啊,原来,美在距离,远方只是因为遥远而美丽。当家乡成为远方时,反羁情意,于是,曾经的向往衍生今日的回忆。谁是谁的谁你是当年的南山月,我是当年的西湖水…[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