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0月18日,陕甘支队红军开路先锋第一纵队第四大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四大队政委杨成武回忆:“走进吴起镇,窑洞口挂着的一块牌子吸引了我们,这是当地政府苏维埃的牌子。苏维埃,多么亲切的名字啊,见了它就像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吳起镇至今流传着当年支援红…[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国焘知道中央军委二局的英雄事迹,知道无线电侦察能够在战争中掌握“制信息权”。一、四两个方面军会师后,他通过两个方面军的通讯和无线电侦察部门的交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中央军委二局是个不可或缺的“宝贝”。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他千方百计“挖墙脚”,多次找曾希…[浏览全文][赞一下]
从江西雩都出发的中央红军,跨越逶迤五岭,攀登磅礴乌蒙,跋涉滚滚金沙江,征服滔滔大渡河,翻过皑皑岷山,历尽艰辛万苦,付出重大牺牲,终于抵达陕北。从此,红星从这里照耀中国。毛泽东“打着灯笼”北上,运用“秘密武器”,保障红军东征胜利,为红军在大西北建立革命大本营…[浏览全文][赞一下]
在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中,周恩来充分发挥隐蔽战线的作用,建立了不朽功勋。1927年7月24日,中央临时常委会和共产国际代表认真分析了革命形势,决定在南昌进行革命武装起义,并组建以周恩来为书记,恽代英、李立三、彭湃为委员的中共前敌委员会。这是一项关乎共产…[浏览全文][赞一下]
1863年,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大渡河,3万多太平军在此覆灭。蒋介石南昌行营秘书长杨永泰曾多次“预言”朱德、毛泽东将成为“石达开第二”。毛泽东继续运用“秘密武器”,通过分析国民党军战略、战术情报,指挥战斗。红军不仅创造了“彝海结盟”的民族团结奇迹,而且把…[浏览全文][赞一下]
四渡赤水战役是遵义会议之后,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著名战役。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中央红军用高度机动的运动战,寻找战机,灵活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徐向前曾说:“我们党史、军史上有一个遗憾,反映隐蔽…[浏览全文][赞一下]
1934年9月,莫雄十万火急地将“铁桶计划”的情报通报给中共地下党员项与年,并将一整套足有两公斤重的绝密材料交给他。此重大情报如何突破重围,传到遭层层封锁的中央苏区?“铁桶计划”的全部绝密材料落到了共产党人手里根据“铁桶计划”,蒋介石准备集结150万大军、…[浏览全文][赞一下]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红军被迫开始长征。湘江战役结束后,红军陷入全军覆没的危险之中,毛泽东、张闻天、王稼祥对“左”的错误领导再也不能保持沉默,他们挺身而出,挽救红军、挽救革命,利用中央二局侦察出的敌情,帮助红军败而不溃,绝处逢生。“有了充分、准…[浏览全文][赞一下]
中央苏区在长达4年的时间内被国民党军事、经济封锁,再加上蒋介石的五次“围剿”,苏区军民生活遇到极大的困难,缺盐、缺药严重地影响了军民的生存。没有别国的协作,没有科学家、数学家、語言学家的攻关克难,没有雄厚的机械、电力物质基础,中革军委二局隐蔽战线的英雄们,…[浏览全文][赞一下]
“毛泽东说:‘和蒋介石打仗,我们是玻璃杯押宝,看得准,赢得了。这个玻璃杯就是指破译敌人密码的工作。”这是破译英雄邹毕兆回忆录《玻璃杯》中的第一句话。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就已经拥有了一支“制电子信息权”的无线电侦察部队。这支部队能破译敌人的所有密电码,掌握敌人…[浏览全文][赞一下]
北京西山无名英雄纪念广场的纪念碑上,刻着这样一段碑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这正是隐蔽战线工作的真实写照。在战争年代,隐蔽战线与公开战线交相辉映,无数英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及时、准确情报,为党中央转危为安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30年代,…[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永芳读完由杨如风主编,九州出版社出版的《人民公仆》,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雨果的一段话:“有时候,当读者读完一本书后竟完全变了一个人……无论是最高傲的人、最练达的人、最圆滑的人、最粗俗的人,甚至最伟大的人——全都要为它的魅力所倾倒。”我用两周的时间读完《人民公…[浏览全文][赞一下]
说起我与《今古传奇》结下深厚友谊的难解之缘,真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那是2013年10月下旬的一天,我还在湖北省鹤峰县刘家湾村,在担任村支部委员和村代表时,接到中营镇党政办公室电话通知,参加全镇行政干部大会。我听完精神后才知道,要在鹤峰县中营镇成立了两个…[浏览全文][赞一下]
唐凤生不知何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个报刊销售亭买了一本《今古传奇》人物专刊,而后每月末,我都去那个报刊亭,期盼新一期的到来。随后干脆押了定金,请求报刊亭主人每次给我留一本,就这样过了几个月。那年11月份,我就到邮局订了第二年全年的《今古传奇·人物专刊》…[浏览全文][赞一下]
或许是祖先灵魂在冥冥中萦绕,让我有机会与家谱续上缘分。1984年冬,我在省委党校二年制大专理论班读书。一日浏览河北日报时,一条短讯跃入眼帘:崇礼县发现《杨业家谱》,已收藏在县档案馆。我一阵惊喜,自己姓杨,家乡山村杨氏家族人口众多,从小听《杨家将》故事长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菊艳亲爱的爸爸:2014是马年,您的本命年,在暮春时节的一个傍晚,您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2岁。那时,妈妈已经去世近三年了。七年多了,您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爸爸,为什么记忆中的您总是神情忧郁呢?因为时常皱眉,您的眉宇間已有了明显的“川”字…[浏览全文][赞一下]
戴源正一位老年妇女,开着一辆国产小车,用80码之内的车速,从沙市开往南安县城。一路驰来,艳阳高照。她一边开着车,一边哼着小调:“马儿啊,你慢些走啊……”刚进入南安县,一辆别克越野车突然从右车道超越她,并且左转横穿过来。她猝不及防,赶忙踩刹,车子“砰”的一声…[浏览全文][赞一下]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符号。我是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工作在红旗下,退休在红旗下的。可以说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也就不会有我的一切;没有党的光辉照耀,就没有我这个“退休园丁”的今天。军垦农场养育了我,我是喝着涝坝(储藏人畜饮用…[浏览全文][赞一下]
第二次费卢杰战役是2004年底美国、英国和伊拉克军队联合发起的军事行动(联军称为“幻影狂怒行动”,伊政府称为“破晓行动”),由美国海军陆战队为主导。行动的目的是攻克被武装分子占据的伊拉克西部安巴尔省的费卢杰市。战斗轰炸机袭击居民区,以及美国狙击手的开火,共…[浏览全文][赞一下]
海湾战争后,伊拉克癌症、白血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上升了70,原因和美英部队使用的贫铀武器有关,这种武器在伊拉克全国都留下了放射性尘埃。据专家介绍,这些尘埃已经通过地下水和土壤进入了食物链。费莉西蒂·阿巴思诺特曾在文章中写道:“巴斯拉正在进行一场安静的大屠杀…[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