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阅渎成为撷取既往知识的最重要途径。王力先生的《谈谈图书馆》说:“人生于世,需要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知识,我们将一事无成”,“知识是从实践中来……个人的实践经验是有限的,我们还必需借鉴于别人的实践经验和古人的实践经验……主要是靠阅…[浏览全文][赞一下]
王西冀费孝通(1910—2005),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奠基人之一,民主党派民盟中央著名领导人。他的调研思想、调研活动和调研作品影响了中国很多代学人。他与江村的故事堪称传奇,辉映当代,光照后人。江村是现江苏省吴江…[浏览全文][赞一下]
●莫喜生在广西桂北,有人的地方就有它,生老病死、弥月寿宴、新居落成、婚丧娶嫁,在各种民俗活动场合中,兴奋时唱它,沮丧时也唱它;得意时唱它,失意时也唱它。每逢秋冬农闲或是过年过节,更是街头巷尾搭起戏棚摆起擂台,短则三天三夜,长则十天半月。“哪子咿嚯嗨——”歌…[浏览全文][赞一下]
季羡林要论资排辈,了一先生应该是我的老师。如果我记忆不错的话,他是1932年从法国回国到清华大学来任教的。我当时是西洋文学系三年级的学生。因为行当不同,我们没有什么接触。只有一次,我们的老师吴雨僧(宓)教授请我们几个常给《大公报》文学副刊写文章的学生吃饭,…[浏览全文][赞一下]
孟昭庚一1935年5月下旬,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终年积雪、人迹罕至的夹金山,6月12日,先头部队一部与红四方面军一部在达维镇会师。6月18日,中共中央与中央红军主力到达四川懋功(今小金)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为了研究解决迫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潘琦王力先生是广西博白县人,是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杰出的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和诗人。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由于我对文学的爱好,早在中学时期,就读过他的一些书,上大学后上诗词课,每当老师提到王力这个名字,我都为广西出了这么一位文化名人、语言学大…[浏览全文][赞一下]
●闫荣安在广西军区南宁桃源路干休所,住着一位年逾百岁、富有传奇色彩的老红军战士,他就是广西军区后勤部原副部长郝毅。郝毅不到15岁就参加了红军。在此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不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和平时期,不论是在工作岗位,还是离职休养之后,…[浏览全文][赞一下]
孟天容1925年3月12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带着未竟的革命理想在北京溘然长逝。国共两党联合在上海公共体育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一位戴着眼镜、浑身透着书卷气、表情刚毅的青年登台发表激奋人心的演讲,字字句句皆深深打动在场的每一位听众。这位青年,就是声…[浏览全文][赞一下]
黄道伟少年失學凄凉娃,矢志求知也无涯。寒来暑往数十载,苦读豆灯独月下。功夫不负寒门子,龙虫并雕集百家。了报沧桑辞世客,一代宗师耀中华。每谈论到王力先生,每读到关于王力先生的文章或传记,脑海里总会浮现出抗战时期那一群被视为中华民族文化脊梁的西南联大的名师学子…[浏览全文][赞一下]
讲好中国历史故事本刊编辑部(1)史海泛舟学贵有悟柳西(2)鉴往知来学党史吴月生(3)求真与立本柳西(4)从党史故事中汲取精神力量吴月生(5)初心·使命·格局柳西(6)学习百年党史坚定理想信念本刊编辑部(7)山水崇左花山岩画何良军(8)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浏览全文][赞一下]
吴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本期的党史学习,与大家一起回忆革命英雄的感人故事,重温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悟他们的传奇人生,从他們身上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争做新时代奋斗者。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呈现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无数共产党人、革命志士…[浏览全文][赞一下]
张衍荣世上本没有后悔药可卖,可偏偏想“吃”后悔药的人不在少数,著名的如南唐后主李煜李重光,南宋词家陆游陆务观。此二人虽说同怀一个“悔”字,但体现出来的心胸、气魄、境界相去甚远,社会效果大相径庭,留诸后世的也不止是关于悲欢离合的一唱三叹,堪称国人“后悔史”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文史春秋》杂志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突出爱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特色,面向全国及海内外华人,非常需要现当代重大活动纪实、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海内外名人成功之路、军警谍史料等稿件。本刊力求突出特色,内容真实,权威可靠,具体生动,图文并茂。《文史春秋》热忱欢迎全…[浏览全文][赞一下]
周游咏风诗最早出自舜帝。《史记·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南风》诗云:“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舜帝借咏南风抒发其政治理想,诗中充溢着爱民恤财的情思。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刘邦率军平叛,凯旋途中路…[浏览全文][赞一下]
饶甘棠50多年前,我在武鸣双桥机电学校(今武鸣职业技术学校)担任教师。那时,班里有许多八桥村的学生,他们不止一次地告诉我,武鸣双桥镇八桥村大伍屯的民居“七十二道门”,是一座典型的壮族古建筑民居,虽历经磨难,却一直保持得相当完美。后来,学生们带着我到“七十二…[浏览全文][赞一下]
裘伟廷湖北省宜昌市桥边镇平善坝有一个神龛山洞,千百年来该洞仅为当地人熟知。民国初年,这个山洞被英国人发现内藏“石龙”,随之在报刊杂志上曝光。为迎合大总统袁世凯复辟帝制,袁氏党羽据此借题发挥,于是“石龙”声名鹊起,并成为动荡不定的政局中的一颗棋子,演出了一场…[浏览全文][赞一下]
●龙立榜20世纪40年代末解放大西南的战争中,一批干部胸怀一腔热血,放弃业已到来的和平生活,义无反顾地奔向百废待兴的异域他乡,完成挺进贵州、建设贵州的历史使命。这批列入军队建制的干部来自冀鲁豫边区的队伍,简称西进支队。西进支队1949年随二野刘邓大军,从山…[浏览全文][赞一下]
●韦英思红十三团的血脉来自百色起义建立的红七军。1929年12月11日,广西右江地区各县农军2800多人在百色举行起义,宣布成立红七军,军长张云逸。1930年2月,李明瑞、邓小平领导龙州起义,建立红八军。龙州起义失败后,红八军余部并入红七军。同年3月,中共…[浏览全文][赞一下]
沈桂才面条和米粉都是线状淀粉类食物,不同的是,面条是用小麦磨制的,米粉则是用大米磨粉、滤浆制作。北方人说“下面条”,南方人尤其桂林人喜说“上米粉”。而这米粉与面条的事情,绝不是一南一北这么简单,二者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米粉与面条制作同出一辙先前,米粉不叫米…[浏览全文][赞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