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一云思
  • 文章标题
  • 作者
  • 赞/阅
  • 日期
  • 0/32354
    2023-11-09
  • 胡可涛章沦清(1880—1958),原名登元,出生于江苏省灌云县板浦镇的书香门第。祖父章大猷,清末贡生,以私塾教授同乡子弟为业。其父章鸿镳,秀才出身,曾任灌云县教育会会长,后为实业家张謇延聘至南通师范任教。章沦清受家庭环境影响,自小就受到很好的国学训练。他…[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40
    2023-11-09
  • 于慧铎“皖南事变”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冲突的一个大爆发点,发生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探究“皖南事变”產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有助于考察当时国共关系的真实状况。“皖南事变”发生的原因及其必然性国共第二次合作以来,初期双方合作虽使两党关系…[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291
    2023-11-09
  • 郭松林开国少将余洪远曾在红四方面军长征中承担着筹粮的重任。在与中央红军会师前,他又专门为中央红军筹措粮秣,为远途跋涉的中央红军解决了燃眉之急,得到中共中央、中革军委领导同志的赞扬。翻越巴山找红军余洪远(1907-1991),陕西省西乡县高川乡人。1932年…[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263
    2023-11-09
  • 赵雪峰夜市,顾名思义就是在夜间做生意的市场。对于夜市,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都不陌生,但夜市并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我国的古代社会就有夜市。根据史家、学者的研究,中国古代城市最早的夜市出现在两汉之际。学者倪根金(言金星)在其《汉代夜市考》中说,最早明确记载夜市的文…[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295
    2023-11-09
  • 蒋咸喜从秦置五岭之戍“九疑之塞”说起《淮南子》有两处关于九疑山的记载:一是记载秦始皇派兵南下平百越对岭南用兵的情况:“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驰弩,使监禄无以转饷…[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12
    2023-11-09
  • 王树仁刘亚楼,原名刘兴昌,1910年4月生于福建省武平县湘店乡湘洋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生母曹秀孜生下他后卧床不起,第二天就病故了。父亲刘克芳因无力抚养他,就把他过继给同姓好友刘德香,并改名为刘振东。1929年8月中旬,刘振东加人中国共产党后,为表示跟党永远…[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298
    2023-11-09
  • 周允中周木斋(1910—1941),名周朴,号树瑜,又号讷庵,取义“刚毅木讷近仁”的意思,笔名有辨微、列御、吉光等。他是江苏常州人,早年求学于无锡国学专修馆,1930年来沪,曾任大东书局、《大晚报》《大美晨报》的编辑,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杂文家。他的《边鼓…[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27
    2023-11-09
  • 赵东云巍巍大别山,青山绵亘千里,溪流纵横交错。这里是一片绿色的土地,物华天宝,物产丰饶;这里更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血沃中华奠国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从这里走出了无数英雄、志士和革命烈士,胡继亭,正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位烈士。有志少年投身革命胡继亭(又名胡继…[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92
    2023-11-09
  • 韦英思黄锦辉(1903-1928),广西桂林籍最早的中共党员,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的军事干部之一,是1927年4月召开的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正式代表。大革命时期,他是周恩来在广州的得力助手,广州起义的组织领导者之一。在黄埔军校政治部黄锦辉,又名润生,19…[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404
    2023-11-09
  • 冯晓蔚20世纪30年代后期,澳门(别称“濠江”)曾经掀起轰轰烈烈、影响深远的抗日救国运动。从纸醉金迷的城市到抗日救亡的支援基地1937年至1940年,是澳門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非凡年代。这一时期的澳门社会十分独特,既有颓废、灰暗的一面,更有朝气蓬勃、进步向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49
    2023-11-09
  • 孟红在险象环生、千难万阻的二万五千里漫漫长征路上,中国工农红军将士们时时处处都伸出温暖的手,彼此关照,团结互助,患难与共,渡过无数个的险关隘口,手挽手、肩并肩,齐心协力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今天,陈列于全国各地革命纪念馆里的数件长征期间的文物,如毛毯、毛衣、…[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439
    2023-11-09
  • 胡平原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以及延安和各解放区军民的英雄业绩,无不吸引着中外人士。1944年夏,驻重庆的中外记者组织西北参观团访问延安。国民党企图掌控这一行程,派特务装扮成记者混入参观团,以图趁机进行反共宣传活动,未果。记者们纷纷撰文报道陕甘宁…[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83
    2023-11-09
  • 张燕1943年至1945年,面对晋冀鲁豫边区严重的蝗灾,根据地党政军民一齐动手,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剿蝗斗争,全力消灭蝗虫,保卫粮食,减少灾害,最终成功战胜了这场严重的自然灾难。泛滥成灾的蝗山蝻海1943年,太行山、冀南等地发生旱灾。而在敌占区平汉线两侧以及…[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55
    2023-11-09
  • 刘江平徐厚俊(1932—),廣西鹿寨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出国赴朝作战3年余,亲历战争,在战场上与美军厮杀较量,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近期,笔者3次采访已89岁高龄的徐厚俊老人。一路北上入朝参战1951年,徐厚俊经柳州军分区军政干部学校四五个月学习培训,…[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86
    2023-11-09
  • 胡平原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时期,陪都重庆的《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的机关报,因此,该报纸的编辑方针必须完全符合蒋介石的意图。抗战期间,曾经先后在重庆《中央日报》当过社长的程沧波、陈博生、陶百川等人,都是因为编发文章时不符合蒋介石的心意,在…[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32
    2023-11-09
  • 张瑞安1933年7月,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左”倾路线的错误指导,造成反“围剿”严重失利。为求得生存发展,红二十五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转移途中,历经艰难险阻,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为迎接中共中央和配…[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21
    2023-11-09
  • 叶介甫被称为“人民的哲学家”的艾思奇,一生致力于研究、阐述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坚定地信仰马克思主义艾思奇原名李生萱,1910年2月3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乡水碓村。其父李日垓是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曾积极参加…[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29
    2023-11-09
  • 柳西心灵深处有一方圣地,那是精神的家园,生命最坚固的堡垒。这里,栖息着以理想信念为灵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情感意愿、心理归属。它给情感以慰藉,给人生以导向,可以帮助疗伤,也可以激发斗志。人生沧桑,征途漫漫,绕不开精神家园这一古老的命题。1835年,卡…[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401
    2023-11-09
  • 金志宇1947年,被史家称为中国的“转折年代”。这一年,国民党在军事上气势汹汹的攻势受挫后被迫转为守势,内部分崩离析,无形中加速了其走向失败的进程。蒋介石在当年11月30日的日记中写道:“全国各战场皆陷于劣势被动之危境……李济深、冯玉祥且与之遥遥相应,公然…[浏览全文][赞一下]

  • 0/32322
    2023-11-09
  • 郑学富在科技和医学都不发达的古代,一旦有了疫情如何应对?古人也很有智慧,有很多防治的办法,如药酒、建隔离医院、药物医治等。本文所述的只是其中幾种,古人在春节时有喝防疫药酒——屠苏酒的习俗。屠苏酒,相信是由汉末名医华佗创制而咸,后经唐代医药学家孙思邈流传开来…[浏览全文][赞一下]

延伸阅读

  • 您也可以注册成为归一的作者,发表您的原创作品、分享您的心情!